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1: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10
元宵节称为灯节,可见灯是这个节日的主题,张灯、观灯是是最有趣的活动。
老北京人一年当中有两个玩灯的节日,分别是上元和中元,以上元为最热闹。从正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共计五天。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罢灯。
提起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只有皇宫和京师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借以显示身份地位。
后来,民间富户也模仿起来,于是民间元宵节也就渐渐有了灯市。而张灯、赛灯、观灯也就逐渐成为普通习俗。
明代有所谓灯市,那时东城灯市口是灯与市合一的。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金银珠宝,下至日用百货,应有尽有,茶楼酒肆也彻夜开放,供游人饮宴作乐。
各铺户、摊贩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花灯,让顾客们观赏。
这样的灯市,从正月初八日开始,十天后结束。皇帝为使百官与民同乐,还放假5天,让他们心情观赏。
清代将灯与市分开了(市归琉璃厂、灵佑宫),人们仍习惯地称为灯市,但这种灯市只有娱乐性质,而没有了商业性质。所以确切地讲,乃是灯会。
清代升平盛世时,张灯是元宵夜很讲究的活动内容。
当时,内城以东四牌楼、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
这些地方的铺户,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都争先恐后地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纱绢的、玻璃的、羊角的,还有西洋的。
上面有绘人物的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聊斋》等;有绘花卉的,如兰、菊、梅、桂、萱、竹、牡丹、芍药者;有绘禽兽的如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虫蟹鱼虾等,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有的独出心裁,浇铸冰灯,搞冰灯会。
清末民初的地安门外大街聚盛公干果铺(小门姜店)、义溜河沿的冰害工人均巧手结冰为神佛(如弥勒、八仙)、戏剧人物、器具,内燃灯烛;又裁麦苗为龙虎鱼鸟,华而不侈,朴而不俗。
当年北城居民每届上元,都要和全家老小一起去观赏。
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各种各样的走马灯便开始上市。据《燕京岁时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当时的走马灯,形状像小龛,中有竖柱,柱上端有一张开的纸伞,伞下用细铁丝系四戏剧人物。燃烛直嘘其伞,伞转则人物亦转,从灯正面可以观人,背面白纸上可以观影。
此外,灯市上还有姿态各异晃动头脑的狮、狗、兔、羊等纸灯;象征吉庆有余的大龙井鱼;各种大小不等的红纸糊的气死风灯供观赏人选购。
从正月十三这天起,各家的小孩们,都提着灯笼到处玩耍,形成提灯逛灯的热闹场面。
到了上元之夜,官宦贵人和平民百姓都纷纷地上街观灯,形成万人空巷之势。正如《都门竹枝词》里所说:肘足相挨都不觉,布衣尘污贵人貂。清·劳之辨在《上元杂咏》中说:二八谁家女,贪看落鬓钗。
元宵狂欢之夜,每夜均有用红灯数十盏导引的巡城御使至市查看,严禁观灯者惹是生非。为确保众生安全,官厅还暗嘱更夫,三更便打五更鼓,谓之催灯梆,劝导观灯者早日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