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展现个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1: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2:16
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是: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但在小学美术课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表现手法单一,*化、公式化的“作品”。是我们的小学生不会创造、不会想象吗?不,责任主要在于我们这些教师,是我们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落后的观念,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创造力减弱,想象力枯萎,失去了个性。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一、营造氛围,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呈现出来的个性包括对问题个性化的见解,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以及独具个性的美术创作。个性的呈现与表达需要一个轻松愉悦、充满民主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自由表现,展示其个性。在一个由教师主宰,死气沉沉的课堂上,学生怎能会有新奇的想法、与众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环境和民主氛围,允许各抒己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与众不同,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形成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表现个性。
二、更新观念,激发个性创作的灵感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同样上《画苹果》这一课,美国小学生画苹果,教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日本的学生也是自己拿着一个苹果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学生再模仿着去画。结果自然是中国学生画得最像。对于我们这些教师而言,无疑会喜欢那个符合“标准”的苹果。但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绘画教学的目的是单纯让学生会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绘画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每个学生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学生,或者拿着一些“范画”让学生借鉴甚至是临摹,那么,学生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想象和创造力从哪里来?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学生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也是学生个性的体现,不能一棒子打死。
三、教学多样化,使学生学会表现个性
1、创作方法、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虽然看起来很工整,但是却局限了一部分儿童的思维,以至于儿童作品中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又如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学生喜欢动手去做,而不是用笔画,有些教师无法接受,否定了他们的想法。其实,学生怎么表现都可以,只要能将他们想到的充分发挥出来就行,不必拘泥于这些所谓的形式。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学生敢于突破绘画模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思维潜能。
2、绘画工具多样化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学生绘画常用的工具是铅笔、水彩笔或油画棒,长时间只用这几种工具也会*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工具的*,即使儿童就算有好的想象,也无法用合适的工具表现,学生的个性也会被*。现在的孩子应该学会了解、运用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进行实践,使自己的画面看上去更生动。在工具的准备上,一部分可以由教师提供给学生,如水粉(水彩)颜料、毛笔、粉笔等;另一部分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找到适合自己表现的工具,而寻找工具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初步形成的过程。如:各种彩色的纸、五彩的羽毛、蜡烛甚至是废报纸、废弃罐头等都可以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材料。
3、思维方法多样化
我们教学生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全部培养成画家,而是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化,使学生在无意中创造出奇特的令人惊奇的画面。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好朋友》一课时,学生画着画着,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他没有画他的好朋友,画的是笔和笔筒。”当时,我并没有指责那位画画的学生,而是叫他说说为什么这样画。他解释说:“我觉得笔和笔筒天天在一起,也是好朋友啊!”多么独特的想法啊!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十分开心,创新意识更强了。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参与创造性作画,画出了一幅又一幅既具有个性特色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图画。
四、自主活动,拓展发展个性的空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管图画的结构多么简单,它里面总要反映出感知、思维、审美评价的个人特征。”创造是艺术的灵魂,也是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最根本途径。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独立地参与是发展个性的核心。所以,在美术课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感知和思考的机会,特别要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活动,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培养能力。另外,还让学生谈创作之后的感想,这样,既加深了记忆力又丰富了想象力,使学生的绘画技法和个性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而且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五、尊重规律,合理评价富有个性的作品
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
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所以我们要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正确评判孩子们富有个性的作品。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激励引导,提供展示机会,而且要落实到每节课,针对不同的课型精心设计,常抓不懈。这样才能真正使美术课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让表达个性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