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书的唐诗宋词或元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1: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16
渭川田家 王维 P66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在*上王维深感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
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孟浩然 P8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首先,情景交融 。全诗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胡地风雪之大,寒冷袭人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戍守胡地的将士们的生活的艰辛,也为表现武判官归京而设置了环境。在诗歌中,极力描写环境的恶劣,同时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合其中,不但表现了对将士们的爱国精神的赞扬,而且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可以说,诗情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想象丰富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把大笔挥酒与细节描写结合起来,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结合起来,这样,不但从大的方面描写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也从小的方面刻画了环境的恶劣。又如,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真实的描写,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浪漫奇妙的想象。这样,不但再现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也表现出诗人乐观主义精神。
再次,节奏鲜明 。这首诗歌由于主观因素明显,而韵脚的变化也是清楚地。也就是说,诗人运用了换韵的方式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的方式,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在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跟着变换。
《出塞》 王昌龄 P8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这一首有名的边塞七绝,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诗人在三四句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P82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它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的笔法。诗歌所写的是唐军与敌人进行的一次激烈夜战。对战斗进行的过程及战况之惨烈,作者全然避开,没作一笔正面描写,而是从三个侧面进行渲染烘托:一是以气候之恶劣烘托军情之紧迫;二是以唐军半卷红旗、戎装疾进的情景衬托其旺盛的士气和昂扬的斗志;三是以唐军前锋部队牛刀小试,已生擒敌酋的赫赫战果烘托其英勇善战,强大无比。
虚实相生而见空灵之妙。以此诗而言,对唐军前锋部队“生擒吐谷浑”的辉煌战果,作者用“已报”二字化实为虚,由后续部队耳中带出,但却令人信服,全无疑猜,原因即在有“红旗半卷出辕门”的实写基础。第二句对“红旗半卷”的细节描绘,写出了唐军军纪之严整、行动之迅猛、士气之强盛。这样十支训练有素、威武强大的军队所向披靡,不足为怪。因而,尽管前军生擒敌酋的捷报来得太快,快得出入意料,然而却合乎情理,合乎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
诗中的“半卷”二字极为生动传神。其一,是写出了风沙的狂暴,唐军半卷红旗,为的是减少风沙的阻力,加快行军速度。其二,是写出了唐军轻装疾进的状态,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和强烈的动感。其三,半卷的红旗,形状犹如一柄利剑,似乎象征了这支唐*破风沙,直指敌营,又似乎象征了这支唐军斩钉截铁,锋利无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16
渭川田家 王维 P66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在*上王维深感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
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孟浩然 P8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首先,情景交融 。全诗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胡地风雪之大,寒冷袭人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戍守胡地的将士们的生活的艰辛,也为表现武判官归京而设置了环境。在诗歌中,极力描写环境的恶劣,同时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合其中,不但表现了对将士们的爱国精神的赞扬,而且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可以说,诗情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想象丰富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把大笔挥酒与细节描写结合起来,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结合起来,这样,不但从大的方面描写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也从小的方面刻画了环境的恶劣。又如,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真实的描写,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浪漫奇妙的想象。这样,不但再现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也表现出诗人乐观主义精神。
再次,节奏鲜明 。这首诗歌由于主观因素明显,而韵脚的变化也是清楚地。也就是说,诗人运用了换韵的方式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的方式,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在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跟着变换。
《出塞》 王昌龄 P8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这一首有名的边塞七绝,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诗人在三四句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P82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它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的笔法。诗歌所写的是唐军与敌人进行的一次激烈夜战。对战斗进行的过程及战况之惨烈,作者全然避开,没作一笔正面描写,而是从三个侧面进行渲染烘托:一是以气候之恶劣烘托军情之紧迫;二是以唐军半卷红旗、戎装疾进的情景衬托其旺盛的士气和昂扬的斗志;三是以唐军前锋部队牛刀小试,已生擒敌酋的赫赫战果烘托其英勇善战,强大无比。
虚实相生而见空灵之妙。以此诗而言,对唐军前锋部队“生擒吐谷浑”的辉煌战果,作者用“已报”二字化实为虚,由后续部队耳中带出,但却令人信服,全无疑猜,原因即在有“红旗半卷出辕门”的实写基础。第二句对“红旗半卷”的细节描绘,写出了唐军军纪之严整、行动之迅猛、士气之强盛。这样十支训练有素、威武强大的军队所向披靡,不足为怪。因而,尽管前军生擒敌酋的捷报来得太快,快得出入意料,然而却合乎情理,合乎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
诗中的“半卷”二字极为生动传神。其一,是写出了风沙的狂暴,唐军半卷红旗,为的是减少风沙的阻力,加快行军速度。其二,是写出了唐军轻装疾进的状态,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和强烈的动感。其三,半卷的红旗,形状犹如一柄利剑,似乎象征了这支唐*破风沙,直指敌营,又似乎象征了这支唐军斩钉截铁,锋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