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4
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是小水珠。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所谓的“白气”是小水珠,周围的空气遇到雪糕,温度马上降低,液化成小水珠;热汤的“白气”,是因为热的水蒸气跟空气相遇,液化形成的。所以这两种“白气”是一样的原理。区别在于温度不同。
扩展资料:
气态水是大气很小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约有99.99%是在对流层中。冷凝水蒸气到液体或冰的阶段主要由云,雨,雪,和其他沉淀物完成,而所有这些也是最重要的天气要素。
雾和云的形成,通过缩合周围云凝结核。若是在缺乏核的状态,凝结只能发生在更低的温度上。在持续凝结或沉积后,云滴或雪花形成,并促成它们达到了临界质量。
平流层的水蒸气平均停留时间是10天左右。水的补充、降水、蒸发,是海洋,湖泊,河流和植物蒸腾及其他生物和地质过程作用的结果。
测量水蒸气浓度表示为特定的湿度或相对湿度。如果降水立即凝结,那么在整个地球表面,年全球平均水蒸气只会带来约25毫米的降水。然而,年平均降水量约1米,这表明在水在空气中快速周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5
当然不是,要记住,水蒸气是气体,肉眼看不见的,凡是能看见的肯定不是水蒸气.烧水时温度高,产生水蒸气,挥发后遇到温度低的空气,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就是我们所看见的“白气”,故此“白气”也是液态的水,只不过水珠细小,看起来像气.同理,冬天天气冷时,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也是体内的呼出的水蒸气凝结的水珠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5
是水蒸汽,随着烧水温度的升高从壶内对流出来的热气中含水量逐渐增加,接触到壶外较低的环境温度,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汽饱和凝结成微小的水珠,即是看到的白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6
不是。严格来讲这些白气是液体。水达到沸点后汽化成为水蒸气(无色透明),水蒸气又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也就是所谓的“白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6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所谓的“白气”是小水珠,周围的空气遇到雪糕,温度马上降低,液化成小水珠;热汤的“白气”,是因为热的水蒸气跟空气相遇,液化形成的。所以这两种“白气”是一样的原理。区别在于温度不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4
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是小水珠。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所谓的“白气”是小水珠,周围的空气遇到雪糕,温度马上降低,液化成小水珠;热汤的“白气”,是因为热的水蒸气跟空气相遇,液化形成的。所以这两种“白气”是一样的原理。区别在于温度不同。
扩展资料:
气态水是大气很小但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约有99.99%是在对流层中。冷凝水蒸气到液体或冰的阶段主要由云,雨,雪,和其他沉淀物完成,而所有这些也是最重要的天气要素。
雾和云的形成,通过缩合周围云凝结核。若是在缺乏核的状态,凝结只能发生在更低的温度上。在持续凝结或沉积后,云滴或雪花形成,并促成它们达到了临界质量。
平流层的水蒸气平均停留时间是10天左右。水的补充、降水、蒸发,是海洋,湖泊,河流和植物蒸腾及其他生物和地质过程作用的结果。
测量水蒸气浓度表示为特定的湿度或相对湿度。如果降水立即凝结,那么在整个地球表面,年全球平均水蒸气只会带来约25毫米的降水。然而,年平均降水量约1米,这表明在水在空气中快速周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5
当然不是,要记住,水蒸气是气体,肉眼看不见的,凡是能看见的肯定不是水蒸气.烧水时温度高,产生水蒸气,挥发后遇到温度低的空气,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就是我们所看见的“白气”,故此“白气”也是液态的水,只不过水珠细小,看起来像气.同理,冬天天气冷时,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也是体内的呼出的水蒸气凝结的水珠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5
是水蒸汽,随着烧水温度的升高从壶内对流出来的热气中含水量逐渐增加,接触到壶外较低的环境温度,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汽饱和凝结成微小的水珠,即是看到的白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6
不是。严格来讲这些白气是液体。水达到沸点后汽化成为水蒸气(无色透明),水蒸气又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也就是所谓的“白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6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所谓的“白气”是小水珠,周围的空气遇到雪糕,温度马上降低,液化成小水珠;热汤的“白气”,是因为热的水蒸气跟空气相遇,液化形成的。所以这两种“白气”是一样的原理。区别在于温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