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38
孟子与齐宣王谈论音乐,有一段饶有兴味的对话;(孟子)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庄暴)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下》第一章)(孟子见到齐宣王,问:“大王曾经对大臣庄暴说您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说:“我并非喜好先王的音乐,只是喜好现在社会上的流行音乐罢了。”孟子说:“大王如此喜好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差不多了吧!听流行音乐同听先王的音乐都一样呀。”齐宣王说:“可以说来听听吗?”孟子问:“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和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说:“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孟子又问:“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和与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为快乐呀?”齐宣王说:“不如与很多人一起欣赏。”孟子说:“就让我为您谈谈音乐吧。现在大王演奏音乐,老百姓听到大王的钟鼓的声响、管龠的音调,都头疼皱眉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喜欢音乐,为什么让我们走投无路?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飘扬的旗帜华美,都头疼皱眉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喜欢打猎,怎么能让我们走投无路?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不能与百姓同乐啊。现在大王在这里演奏鼓乐,百姓听到钟鼓的声响、管龠的音调,都眉开眼笑地互相转告说:‘我们大王大概没什么疾病啊,不然怎么能演奏音乐呢?’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都眉开眼笑地互相转告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啊,不然怎么会出来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能与百姓同乐呀。现在大王能与百姓同乐,就能称王统一天下了。”)墨子看到统治者为了欣赏音乐而加重人民的负担,造*民的痛苦,因而主张取消和禁止一切音乐。孟子的思想和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主张不同,他认为应该实行“与民同乐”,让文艺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这样,文艺不但不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反而能满足人民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他与齐宣王所说的“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实质上是提出了艺术审美活动的社会性。个人或极少数人单独的艺术活动,得不到别人的赞赏和共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孟子还曾对梁惠王说;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为灵沼,乐其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上》第二章)(周文王用百姓的力量兴建高台和池沼,百姓干这事很高兴,把台叫灵台,把池沼叫灵沼,喜欢那里有许多麋鹿鱼鳖。古代的人与百姓一同快乐,所以文王也得到快乐。《尚书汤誓》有句话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毁灭,我要和你一同灭亡。”百姓要和他一同灭亡,纵然有台池鸟兽,他能独自享乐吗?)听音乐,田猎,都是正当的文化体育活动,君主当然也可以有这样的娱乐,但前提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君民同乐,绝不能把君主的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的痛苦之上。那样的话,就会激起人民的怨恨和反抗。一切“独乐”的*暴君,他们激怒了人民,结果是被人民推翻,最终是不可能“独乐”的。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与古代氏族社会艺术活动的集体性是一致的,而他要求帝王“与民同乐”正是古代民主精神的一种反映;在这个主张里,包含着艺术活动应该符合人民的意愿、受到人民的欢迎这些成分。现在来看,孟子的这种思想仍不失其光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38
孟子与齐宣王谈论音乐,有一段饶有兴味的对话;(孟子)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庄暴)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下》第一章)(孟子见到齐宣王,问:“大王曾经对大臣庄暴说您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说:“我并非喜好先王的音乐,只是喜好现在社会上的流行音乐罢了。”孟子说:“大王如此喜好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差不多了吧!听流行音乐同听先王的音乐都一样呀。”齐宣王说:“可以说来听听吗?”孟子问:“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和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说:“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孟子又问:“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和与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为快乐呀?”齐宣王说:“不如与很多人一起欣赏。”孟子说:“就让我为您谈谈音乐吧。现在大王演奏音乐,老百姓听到大王的钟鼓的声响、管龠的音调,都头疼皱眉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喜欢音乐,为什么让我们走投无路?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飘扬的旗帜华美,都头疼皱眉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喜欢打猎,怎么能让我们走投无路?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不能与百姓同乐啊。现在大王在这里演奏鼓乐,百姓听到钟鼓的声响、管龠的音调,都眉开眼笑地互相转告说:‘我们大王大概没什么疾病啊,不然怎么能演奏音乐呢?’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都眉开眼笑地互相转告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啊,不然怎么会出来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能与百姓同乐呀。现在大王能与百姓同乐,就能称王统一天下了。”)墨子看到统治者为了欣赏音乐而加重人民的负担,造*民的痛苦,因而主张取消和禁止一切音乐。孟子的思想和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主张不同,他认为应该实行“与民同乐”,让文艺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这样,文艺不但不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反而能满足人民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他与齐宣王所说的“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实质上是提出了艺术审美活动的社会性。个人或极少数人单独的艺术活动,得不到别人的赞赏和共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孟子还曾对梁惠王说;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为灵沼,乐其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上》第二章)(周文王用百姓的力量兴建高台和池沼,百姓干这事很高兴,把台叫灵台,把池沼叫灵沼,喜欢那里有许多麋鹿鱼鳖。古代的人与百姓一同快乐,所以文王也得到快乐。《尚书汤誓》有句话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毁灭,我要和你一同灭亡。”百姓要和他一同灭亡,纵然有台池鸟兽,他能独自享乐吗?)听音乐,田猎,都是正当的文化体育活动,君主当然也可以有这样的娱乐,但前提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君民同乐,绝不能把君主的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的痛苦之上。那样的话,就会激起人民的怨恨和反抗。一切“独乐”的*暴君,他们激怒了人民,结果是被人民推翻,最终是不可能“独乐”的。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与古代氏族社会艺术活动的集体性是一致的,而他要求帝王“与民同乐”正是古代民主精神的一种反映;在这个主张里,包含着艺术活动应该符合人民的意愿、受到人民的欢迎这些成分。现在来看,孟子的这种思想仍不失其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