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什么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4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55
节日礼品专家百乐乌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固定性、周期性、休闲性的特征,不同的节日有特定的、约定俗成的礼品与之搭配,节日礼品也随之带有周期性、局部固定性的特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55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其特点再现过程。节日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决定了中国传统节日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一)日期的选择和约定重“单”崇“阳”
《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①奇,即是单数,属阳。古人于阴阳二者
中是特别崇尚“阳”的,因此,人们在选择隆重的节日日期上,就约定俗成地注重
属阳的单日了。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节日都在农历的单日。
(二)人群聚合注重饮食讲究礼仪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相对固定,总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祭祀和
社交活动,更注重“合家团圆”。如民间所谓的“三节两生”,指的就是春节、端午、
中秋三个重要节日和双亲的生日,做晚辈的必定要到长辈核心家庭去团聚。清明节
扫墓、中元节祭祖,也是要合家团聚的。而且在传统节日里,人们比平时更注意饮
食,什么节日吃什么喝什么,各有一定之规,即使家庭经济再窘迫,节日特色饮食
是必备的,否则就会被邻居笑话。春节前后可以说是中国饮食的大荟萃、大展览,
最好的东西都要“留到过年吃”;此后,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地米煮鸡蛋;端
午节吃粽子、咸蛋,喝雄黄酒;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饮菊花酒,都有时令特色。
传统节日里,人们还比平常更讲究礼仪,这些礼仪又可分为神灵界和人间两类。如
春节的祭灶神、贴门神、送财神,清明和中元的祭祖烧纸钱挂蟠,各有一套讲究。
仅以春节“拜年”为例,湖南民谚为“初一息,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湖北
民谚为“初一拜祖宗,初二拜家公”。称谓因方言各异,礼仪秩序却相同。初一为
正节,单日,属阳,要先拜父系,即儿子(息)拜父亲(祖宗);初二次之,双日,
再拜母系,即女婿拜岳丈(家公)。直到如今,虽省去了下跪磕头等礼节,但接受
拜年的尊者、长辈仍有一种期待实现自己在下属、晚辈心目中的价值的文化心态。
(三)文化习俗具有时令和地域的差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所在地域气候物产等条件不一,就使节日文化
习俗因时因地不同而出现五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春节期间,北疆雪城哈尔滨
的人们正在呵气成冰的公园里欣赏晶莹剔透的冰灯,南国花城广州的人们却在春光
融合的街市上观看奇葩争艳的花市;东南份妹子正在“划采莲船”,西北高原的汉
子婆姨却在“跑早驴”,真可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
,
(四)文化因素富于积淀与耗散的双重性
传统节日文化在数千年历史文明中逐步形成并延续着,有其相对稳定性,但又
并非固定不变。其包含的各种文化因素,有的不断积淀而增强,日臻完善丰富,有
的则不断耗散而削弱,渐次淡化以致消失。“俗”(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雅”(节
日诗词歌赋)两部分不但各自承袭积淀,而且互为印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
的传统节日文化。且以重阳为例,民间流传着古代汝南人桓景学道有成,预知凶吉,
九月九日给乡邻分发英叶、菊花酒,率众登高以避汝河瘟魔的传说。唐代诗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朱英少一人。”堪称重阳诗中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流传所及,不止是汝南县,
凡有诗文处皆知登高插朱英这一节日习俗了。与此同时,一些封建迷信色彩较浓的
文化因素或是那些过于繁杂的禁忌和礼仪因为*、经济或文化的原因逐渐被淘汰
以致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