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9
一.很久不看小说了.不过在我拿到这本小说时,首先想到却是,很久不看电影了.很多年前,家父曾半开玩笑半嘲讽地对我说:电影?电影是专门拍了来骗骗你们年轻人的.家父说这话时我已不是年轻人,不过他所指也许不限于我吧,或者说曾经我是年轻人时,而且他所说的“电影”也是有所指的.接着想到的是电视剧,虽然它们属于强势无赖一类的东西,天天就在你家里唠叨,我也不看或者说不认真看,偶尔瞄上一眼嘴里嘀咕一句“垃圾”.有一段时间放一部抗战前夕的上海间谍剧,最近这样的垃圾剧不少,大体都是日本人在搞什么阴谋诡计,军统中统有所察觉但就是弄不到情报,最后还是要靠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某天我坐在电脑前背对着电视屏幕,就听见后面一口一个“国际小组”,听得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什么“国际小组”?哪里来的“国际小组”,骗骗年轻人也要编得靠谱一点嘛!看电视的人反驳说:你怎么知道没有?你又没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没生活在那个时代不等于我不知道,还不到一百年就这么瞎编,再过n年还不变成神话?本来就是编的,让你看个乐就行了,编得那么靠谱,你上哪儿挑毛病去?嗯嗯,看吧看吧,这垃圾,就是拍了来给你消磨时光的.回到小说吧,小说是写了干什么的?小说当然是编的,理论家们称之为“虚构”,如果不是编的那就不是小说而是故事或者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了.家父中年以前也看过不少小说,他却从来不说小说是写了来骗骗谁的,比如骗骗他?也许就因为这是小说.小说家从来不说自己的作品是真实的,那样比较麻烦.但是小说家有时候也喜欢说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什么什么,其实,如果需要了解真实,我们何必看小说呢?如果因为小说里的人物真实地反映了人性的善恶,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些读者大众是那么需要了解复杂的人性吗?但是,我知道爱看小说的人还是不少,特别是年轻人,所以,我的问题还是存疑,我先读读这本小说吧.二.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土地上构筑我们的精神之巢 《全中国都下雨》,写了两个80后的女孩子对爱情的追求.作者虞慧瞳把爱情故事放在大地震的背景之下,谷风爱的人死了,米夏在得到爱情之后死了,他们死于地震.整个故事很简单,人物也不复杂,没有生活的困境,没有*的严酷,没有坏蛋恶人,甚至连三角恋都没有.几个青年男女,工作,生活,寻找自己的生活目标,寻找自己的精神之巢.是的,没有人不需要精神之巢!80后一代往往被人们形容为消费的一代,物质的一代,我想这样评价恐怕不公平.这一代人长大后,面临的是一种我们上一代人无法体会的迷茫.在一片没有宗教信仰的土地上,上一代,上上一代人的看似虚无的理想主义天崩地坼了,而新的,健康的精神寄托却难以寻觅.他们虽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无拘无束,但是在巨大灾难的威严面前,在真实的生死面前,能够支撑他们的力量,只剩下了爱情.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这个标题带着引号,说明我还没有打算用这句话来形容虞慧瞳的这本小说,虽然爱情是这部小说的主线.之前我看了一个访谈纪录,被访者是八十年代初的名人,他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小说“美的惊动了*”,那些分管意识形态的高层人物都准备和他探讨探讨有关青年思想的问题,但是他一再强调,他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部著名的小说我也有印象,虽然忘的也差不多了;这也不能怪我,八十年代初是文化艺术的阳春,各种小说诗歌如繁花似锦,如大潮涨起扑面而来,接受的速度越快,记忆的质量越差.那个时候,还没有听说过“凄美”这样的词汇,那个时候爱情往往是和道德*在一起的,我们信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时候人们赞美爱情喜欢“美好” “甜蜜”等等词汇,如果是悲剧,人们就用“坚贞”这样的词汇来歌颂爱情的道德力量.那个时候没有人喜欢“凄惨”这样的词.所以那部小说里的爱情故事是不是算得上“凄美”?我还真想不起来.什么样的爱情故事能够被冠之为“凄美”?这本小说讲述的爱情故事也许可以算一个,因为它的消亡它之无果不在于什么伦理道德,和*更是无关,那悲剧性的结局全在于灾难和命运,命运的不可知像梦魇,像魔咒,“人世枯荣与兴亡,瞬息化沧桑”.我们人类本是渺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很伟大,但是在不可知面前,也很渺小.四.虞慧瞳的文字干净,简练,优雅而含蓄.在娓娓述说中,米夏、谷风、周至、高均甯,这些青年男女一个个鲜活起来,他们的迷茫和求索,他们的欢喜与伤痛,他们的生死爱恋,读来令人心痛.毛姆说:“可是读一本小说,就是要获得乐趣.倘若它不能提供乐趣,对读者而言就是毫无价值.”(《巨匠与杰作》) 也许,小说就是专门编了来打动人心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9
一.很久不看小说了.不过在我拿到这本小说时,首先想到却是,很久不看电影了.很多年前,家父曾半开玩笑半嘲讽地对我说:电影?电影是专门拍了来骗骗你们年轻人的.家父说这话时我已不是年轻人,不过他所指也许不限于我吧,或者说曾经我是年轻人时,而且他所说的“电影”也是有所指的.接着想到的是电视剧,虽然它们属于强势无赖一类的东西,天天就在你家里唠叨,我也不看或者说不认真看,偶尔瞄上一眼嘴里嘀咕一句“垃圾”.有一段时间放一部抗战前夕的上海间谍剧,最近这样的垃圾剧不少,大体都是日本人在搞什么阴谋诡计,军统中统有所察觉但就是弄不到情报,最后还是要靠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某天我坐在电脑前背对着电视屏幕,就听见后面一口一个“国际小组”,听得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什么“国际小组”?哪里来的“国际小组”,骗骗年轻人也要编得靠谱一点嘛!看电视的人反驳说:你怎么知道没有?你又没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没生活在那个时代不等于我不知道,还不到一百年就这么瞎编,再过n年还不变成神话?本来就是编的,让你看个乐就行了,编得那么靠谱,你上哪儿挑毛病去?嗯嗯,看吧看吧,这垃圾,就是拍了来给你消磨时光的.回到小说吧,小说是写了干什么的?小说当然是编的,理论家们称之为“虚构”,如果不是编的那就不是小说而是故事或者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了.家父中年以前也看过不少小说,他却从来不说小说是写了来骗骗谁的,比如骗骗他?也许就因为这是小说.小说家从来不说自己的作品是真实的,那样比较麻烦.但是小说家有时候也喜欢说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什么什么,其实,如果需要了解真实,我们何必看小说呢?如果因为小说里的人物真实地反映了人性的善恶,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些读者大众是那么需要了解复杂的人性吗?但是,我知道爱看小说的人还是不少,特别是年轻人,所以,我的问题还是存疑,我先读读这本小说吧.二.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土地上构筑我们的精神之巢 《全中国都下雨》,写了两个80后的女孩子对爱情的追求.作者虞慧瞳把爱情故事放在大地震的背景之下,谷风爱的人死了,米夏在得到爱情之后死了,他们死于地震.整个故事很简单,人物也不复杂,没有生活的困境,没有*的严酷,没有坏蛋恶人,甚至连三角恋都没有.几个青年男女,工作,生活,寻找自己的生活目标,寻找自己的精神之巢.是的,没有人不需要精神之巢!80后一代往往被人们形容为消费的一代,物质的一代,我想这样评价恐怕不公平.这一代人长大后,面临的是一种我们上一代人无法体会的迷茫.在一片没有宗教信仰的土地上,上一代,上上一代人的看似虚无的理想主义天崩地坼了,而新的,健康的精神寄托却难以寻觅.他们虽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无拘无束,但是在巨大灾难的威严面前,在真实的生死面前,能够支撑他们的力量,只剩下了爱情.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我这个标题带着引号,说明我还没有打算用这句话来形容虞慧瞳的这本小说,虽然爱情是这部小说的主线.之前我看了一个访谈纪录,被访者是八十年代初的名人,他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小说“美的惊动了*”,那些分管意识形态的高层人物都准备和他探讨探讨有关青年思想的问题,但是他一再强调,他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部著名的小说我也有印象,虽然忘的也差不多了;这也不能怪我,八十年代初是文化艺术的阳春,各种小说诗歌如繁花似锦,如大潮涨起扑面而来,接受的速度越快,记忆的质量越差.那个时候,还没有听说过“凄美”这样的词汇,那个时候爱情往往是和道德*在一起的,我们信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时候人们赞美爱情喜欢“美好” “甜蜜”等等词汇,如果是悲剧,人们就用“坚贞”这样的词汇来歌颂爱情的道德力量.那个时候没有人喜欢“凄惨”这样的词.所以那部小说里的爱情故事是不是算得上“凄美”?我还真想不起来.什么样的爱情故事能够被冠之为“凄美”?这本小说讲述的爱情故事也许可以算一个,因为它的消亡它之无果不在于什么伦理道德,和*更是无关,那悲剧性的结局全在于灾难和命运,命运的不可知像梦魇,像魔咒,“人世枯荣与兴亡,瞬息化沧桑”.我们人类本是渺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很伟大,但是在不可知面前,也很渺小.四.虞慧瞳的文字干净,简练,优雅而含蓄.在娓娓述说中,米夏、谷风、周至、高均甯,这些青年男女一个个鲜活起来,他们的迷茫和求索,他们的欢喜与伤痛,他们的生死爱恋,读来令人心痛.毛姆说:“可是读一本小说,就是要获得乐趣.倘若它不能提供乐趣,对读者而言就是毫无价值.”(《巨匠与杰作》) 也许,小说就是专门编了来打动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