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56
折耳根不算是小吃,但却堪称贵州美食的最佳伴侣。屈指数来,一味折耳根,帮衬了多少美味。不写写它,心里多少有些过不去。
先讲一桩旧事,可见本地人有多热爱折耳根——贵阳文化路有一家颇有名气却已关张多年的面馆,过去通宵营业,十几年前,在单位上长夜班,凌晨两三点钟经常去那吃宵夜。这个店有个特色,那就是总有一大盆折耳根拌好免费取食,有味耐嚼,极受欢迎。据云,以前只不过是备的卤菜佐料而已,里面的折耳根,少顷便捞得一干二净,于是索性拌它若干,取之不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折耳根通常凉拌来吃,但也是贵州人做蘸水时缺少不得的配料之一。豆腐果、豆腐圆子乃至洋芋耙、烫菜、糯米饭、烤馒头、油炸臭豆腐等等等等,莫不借助折耳根复杂其味道,丰富其咬口。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折耳根演主角,一定是它的独角戏;不演主角,它照样抢戏。
一切都源于折耳根那独特的味道和口感。据我所知,大江南北,大约只有川、渝、黔三省市,对鱼腥草情有独钟。所不同者,川、渝食其叶,黔人吃其根。
话说折耳根名目甚多,今贵州人多用此名。只是据我所知,也有写作“侧耳根”、“择耳根”、“则尔根”乃至“猪鼻拱”者,而其古名,或当是“蕺”(读音为:jí)。
四川人流沙河,曾作《鱼腥草古名考》,文中说:“鱼腥草的根,另名蕺儿根。可以推想,鱼腥草古名蕺。草字头下面的戢,表音兼表意。《诗经·时迈》:‘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毛传曰:‘戢,聚。’此草聚集而生,所以古人名之为戢,加个草头,不亦雅乎!”
老先生接着又说,蕺儿根还有一个名字当作菹。
查安徽人鲍山著《野菜博录》,其“菹草”条云:“一名水藻。生陂塘水泊间。茎如粗线,长三四尺。叶形似柳叶,狭长,似蓬子叶。根粗如钗股,色白。味微咸。性微寒。”
《救荒本草》则说,菹“叶形似柳叶而狭长,故名柳叶菹,又有叶似蓬子叶者。捞取茎叶,连嫩根,拣择洗淘洁净,油盐调食,或加少米煮粥食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