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0: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3:54
韩山书院,位于广东潮州。宋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涤始建于城西南。匾为“昌黎伯庙”,祀韩愈。
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移建于河东韩山(又名双旌山);淳祐三年(1243)知州郑良臣迁回原址,外敞二门,中峙讲堂,匾题“城南书庄”,后为祠,匾题“泰山北斗”,祀韩愈,配祀赵德;两庑设由道、行义、进学、勤业4斋,仓廪庖湢井厕俱备,拨田亩山地为廪士之费。设洞主1员,郡守为之;山长1员,郡博士为之;堂长、司计各1员,斋长4员。斋生额20名。春秋各课试1次,内容为“四书”讲义。春秋各祭祀1次,“郡率僚属以牲币酒醴献,歌东坡祀公之诗以侑之”。
五年,“陈圭以复斋(陆九龄)嫡嗣来守是邦,尤切加意,春秋课试,亲自命题,讲明“四书”及濂洛诸公议论,以示正学之标的”。捐银购朱熹(文公)所著书,藏于书庄,“与士友切磋之”。又刊陆九龄所书“仁说”于壁,以广诸生见闻。增塑周敦颐(濂溪)、廖槎溪像祀于祠。宋、元之际毁于兵燹。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修复,以山长1员主之,祀孔子、韩愈。
至顺二年(1331)潮州路总管王元慕扩建,祠祀孔子、颜子、子思、曾子、孟子,配祀韩愈、赵德、陈尧佐,两庑从祀贤守王涤、李迈、丁允元、廖德明、郑良臣、林寿公、陈圭。
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火,二十六年修复,增建鸢飞鱼跃亭。
明永乐二年(1404)、天顺七年(1463)、嘉靖七年(1528)和二十五年累有修葺拓建。万历五年(1577)巡道副使夏道南重修后堂,匾题“明经馆”,置田租600石以赡士。十一年知府郭子章又修,撰联悬于浩然堂。联为:“跃虎凤,翔蛟龙,斯文百代雄山斗;尊孔孟,拂佛老,正气千年配邹鲁。”
清顺治四年(1647)、康熙二十二年(1683)分别修缮、重修。二十七年知府右文晟改名南隅社学。三十年惠潮道巡道使起贤改社学为海阳县属之城南书院,又于笔架山麓蔡梦悦祠新建昌黎书院,为惠潮嘉道属书院。
雍正十年(1732)知府龙为霖扩建“昌黎”,厅堂书舍屋计110间,复名韩山书院,其原道堂有联:“多士讲习斯堂,当思文起衰,道济溺,体具用周,方信韩山有地;大儒温饱非志,与其月赏钱,岁靡禄,名存实亡,何如椽木无花。”择录3州生童肄业其中,巡道主课试“四书”、“五经”、律赋、策论。
嘉庆二年(1797)知府韩义、同治十年(1871)巡道张铣先后重修。
光绪二年(1876)知县温树棻拨银1540两发商生息,加增膏火。十八年知县李微庸改建院舍,延师掌教,设监院1人,以县学官兼任。每年甄别1次,招正课生童各25名,加额各5名,副课无定额,由知县录取。副课连续3次列优等者准补正课。每年二月开课,十月止课。正课生每月膏火银1.4两。
光绪后期兼授西学。历任山长之最著名者有邱建猷、丁杰、何如璋、邱逢甲等。二十四、二十七年先后奉文改为学堂,二十九年,由惠潮嘉兵备道褚成博再改为惠潮嘉师范学堂。
辛亥*后,相继改为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省立二师、省立韩师、韩山师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