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几位皇帝做到了中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9:4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3:22

  中国古代王朝大治局面人所共知,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明章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仁宣之治、康乾盛世等;宣王中兴、少康中兴、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元和中兴(唐宪宗)、弘治中兴(同时,在古代也出现过明孝宗)、同治中兴等中兴局面。
  1、宣王中兴
  周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诗经·大雅·烝民》
  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824年),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伐戎,得胜。五年,宣王还曾与尹吉甫一起伐猃狁(即西戎)于鼓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猃狁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率师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
  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向周朝见。十八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域,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这一时期,宣王还曾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
  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宣王二十二年,还继续西周早年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不过,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宣王连年对外征战,非但没有解决奴隶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反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使西周的疆域扩大不少,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
  2、昭宣中兴 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9年),西汉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汉昭帝8岁即位,霍光辅政,继续实行武帝后期以来的*,多次下诏赈贷农民,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宣帝即位后,更着力整顿吏治,推行招抚*、安定民生的措施,使社会生产重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又出现新局面,史称“昭宣中兴”。
  3、元和中兴 中国唐代宪宗时出现的安定繁荣的局面。
  唐代自中期以来,*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局面混乱。永贞元年(805),宦官俱文珍迫顺宗禅位,拥李纯即位 。李纯是唐朝后期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后以李绛、裴度为相,利用藩镇间矛盾,取消宦官监军,先后平定了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镇海节度使李锜叛乱,招降河北强藩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并集中全力消灭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为此,很多藩镇相继归命,后又平定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宪宗虽然平定部分藩镇的叛乱,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割据的根源。宪宗宠信宦官吐突承璀,元和十五年(820)因皇位继承问题,被宦官毒死。元和中兴只是唐中期*上的一度振作。宪宗死后,各藩镇重又变乱或不禀朝命,且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唐宪宗元和年间,*财政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吐蕃势衰,各地藩镇在长时间的战乱中实力也有所削弱,借助这大好形势,唐*“以法度裁制藩镇”,陷于强藩多年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又归**管辖,唐王朝复归于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4、弘治中兴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
  事实上,宪宗留给儿子孝宗的,不仅是一个紊乱的朝政,而且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对于这些情况,孝宗在宫中为太子时已经是有所了解的。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朝廷要员的人事安排上,待到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他便开始注重于对内忧外患的治理。
  由于成化时期,宪宗皇帝宠信佛道,致使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李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是当时朝廷中的第一大害。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弹冠相庆。接着,孝宗皇帝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一律撤换,改革首先从内阁开始,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同时,孝宗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象王恕、怀恩、马文升等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为于谦建旌功祠,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时称朝序清宁。
  在万安的被逐罢之前,人们并不十分了解孝宗其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出生于冷宫的一个身份卑贱的宫人之子,后来虽得到宪宗承认,但一直受嫉于万贵妃,甚至到成化末年,还有废立之危。因此,当这个十七岁的青年登极为帝的时候,除去得到一些正直大臣们的拥护之外,恐怕多少还有些同情,他的皇子生活实在太坎坷了。但是人们很快就不得不对这位年轻皇帝刮目相看,斥佞用贤的弘治初政,给成化后期混乱的朝廷打了一针兴奋剂,使明朝有了中兴的希望。
  而这位皇帝又出奇地宽和善良,即使对当初*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也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孝宗在内*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
  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知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5、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是指清中叶后,同治在位期间(1862-1874年)为维护满清统治的一个惯性恢复阶段。适逢1860年清*与英法合作,及太平天国崩溃(1864年),*上出现了一个平静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亦有人把清时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惯性恢复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恢复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
  措施
  自然修补内部的*秩序。基于封建统治者利益,部分儒生与农民在官僚带领下,收编武装力量,试图剿灭太平天国。
  对内乱后的经济调整。降低农村赋税,鼓励耕作及发放粮种,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
  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防止类似太平天国的出现,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廷统治,客观上造成近代中国人思想进一步腐化。
  办洋务,主要在外交方面,与外国列强谋求共同合作。
  影响
  中兴的主持大臣主要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他们在*反抗人民和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很大效果,同时亦成为了之后洋务运动的重要*。
  钱穆《国史大纲》有提:
  "曾氏同治元年五月七日日记,详论洋务,谓:“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云云。"
  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同治中兴”是某些历史学家歪曲历史、刻意美化清朝的做法。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就在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各族人民也不堪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年间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这个慈禧老妖婆的统治时期居然也是什么“中兴”,那岂不是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统治时期是“洪宪之治”?在同治年间,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缓和是有原因的。就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他们看到中国爆发了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太平天国起义,发觉到一个强势的汉人政权必然会损害它们的殖民利益,因此扶植清朝*来压迫中国人民才是明智之策。就清朝统治阶层来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一伙仓皇逃窜,满清统治者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不好对付,还是服从合作比较好,反正非己所有、弃如敝屣。于是新老殖民者就勾结起来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慈禧还提出了那个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两个殖民者的最初合作就是一起*了太平天国起义,在随后的中法战争中,清军虽然战胜,却仍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慈禧的统治*。所以“同治中兴”是中国殖民地化加深的一个时期,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中兴”。
  另一种观点认为,“同治中兴”是促进中国近代历史进步的一个阶段,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上,当时大兴洋务,先提出“自强”以后标榜“求富”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包括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等,这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过后的“实业救国”思潮不能说与这段时期没有关系。同时洋务运动种的近代企业虽然管理不属于规范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是也从某些方面刺激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出现。具体可以参看洋务运动的词条。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认为当时的外国人(外国殖民者)对中国兴起的这股潮流感到吃惊、害怕和敬佩,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小*全部行动起来了”。
  但同治中兴并没有造成什么好的后果,封建制度的腐朽,统治者的愚昧最终毁掉了这场“自强”的迷梦。
  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大家可参考美国汉学家芮玛丽(Mary C. Wright)的经典之作《同治中兴》。
  6、少康中兴 我不同意LZ的夏朝少康帝复国是推倒重来的看法,毕竟少康是仲康的孙子,相的儿子,历经磨难复国,仍然沿袭了夏朝的**,史籍记载为夏朝的第六代王,我们应该以正史记载为准。当然这一问题仍然可以争议,存疑,因此我把它列到最后。
  少康中兴乃中国史上首个出现「中兴」二字的时代。据史籍记载,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太康。太康终日不理政事,宴饮游乐,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音yì)乘机把太康赶下台。不久,后羿又被他的亲信寒浞(音zhuō茁)杀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康得立,中康的儿子相,投靠同姓斟(音zhēn)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杀。相的妻子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仍氏娘家,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后又被寒浞所打败,投奔有虞氏。有虞氏国君见少康年轻有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为他修建了纶(音lún)邑(今禹州顺店康城)让他居住。纶邑西有嵩山,北有具茨,南临颍水,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有田一成(方圆10里),有众一旅(500人),少康从此有了安身之地。少康便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又纠集自己的亲信氏族及对寒浞不满的部族,合力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夏王之故都”,葺宫室,修钧台,视九鼎,天下诸侯纷纷拥戴。夏帝太康失国数十年后,少康终于“坐钧台而朝诸侯”,重登天子之位,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
  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王。第二代夏王太康被东方一个诸侯国有穷氏(今山东西部)后羿所伐,后羿取代了夏之政权。后来后羿的宠臣寒浞发动政变,血洗后羿一族。而太康抑郁而终,弟仲康继位成第三代夏王,寒浞对太康一家穷追不舍。於是仲康逃难时死,儿子相也被杀死,相的妻子是有仍国(山东济南)诸侯的女儿后缗氏,有身孕,逃回有仍国,生下了少康,当上牧正,负责管理畜牧。寒浞不肯放过夏朝王族,寒浞之子浇派人杀少康。
  后来少康避难,逃往有虞国(今河南省有虞县),担任有虞氏庖正(掌厨),国王虞思把女儿「二桃」嫁给了少康,并积极厚植势力,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又得有虞国诸侯伯思相助。一日少康发起义师,联络夏朝遗臣伯靡,派女艾刺探浇的军情,伯靡挥军直攻有穹国都穹石,寒浞自杀未遂,被人民绑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迟至死。接著少康命女艾攻打浇,季杼则奉命攻打豷。功成之后,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奡被设鼎烹杀。少康重新取回夏朝的政权。在位期间,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为「少康中兴」。
  至于东汉光武中兴,我也同意LZ的意见,毕竟是推倒重来的,属于统一政权的重建,与少康中兴还是有区别的。

  以上这些中兴之主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兴利除弊,既继承了祖先制度的精华,又不断地发扬光大。创新政z*和经济*,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大力发展经济,增收节支,开拓财源,提高王朝的综合国力,为社会政z的稳定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少s民族政权的友好往来,屯田备边,提高国防防御能力,为国内政z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安定的外部环境。解决了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振兴了王朝的*,恢复了大治的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3:23

商朝:
武丁中兴:
“盘庚迁殷”之后,*局势渐趋安定,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为商代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武丁为盘庚之弟小乙的儿子。盘庚之后,传弟小辛,小辛之后传弟小乙,小乙死后,武丁即位为王。武丁在位59年,“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是极有作为的“中兴”名王,故在死后被尊为高宗。

周朝:
成康之治: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大规模进行自周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加强周王朝统治的作用。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成康时代的诸侯,均由*直接控制。康王之世,周还曾命诸侯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

宣王中兴:
周厉王时期,*衰败。他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专天地百物之利为王所有,将山川林木鱼猎之利统归王室,并且加重了对于民众的剥削。这就严重损害了正在兴起的中、小贵族和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民众指责厉王的暴虐行径时,“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当时,周王朝的有识之士,如芮良夫、召穆公、凡伯等皆忧心忡忡并进谏厉王。召穆公曾经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道理来劝厉王广开言路。但是厉*愎自用,听不进任何规劝,继续执行残暴的*。
前842年,广大的国人和部分*、贵族以及士兵进行*,袭击厉王。厉王于仓皇间逃往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隐匿于召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交出己子以代太子,这才使太子静得免。国人*是一次有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行动,是对厉王暴虐统治的致命打击。厉王躲避在彘邑,一直不敢返回都城。在这种情况下,朝政由卫国诸侯名和者管理,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静为宣王。
周宣王亲历了国人*的社会风暴,直到继位以后,慑于国人的威力,宣王谆谆告诫*们“勿壅律庶民贮,毋敢龚橐乃侮鳏寡”,“毋敢湎于酒”。宣王施政的重点是改变厉王对于民众的高压*,以求得周王朝的巩固。宣王时期征讨猃狁的战争取得很大胜利,一直攻打到今甘肃平凉一带。宣王时还多次向南征伐。对于江汉地区的征伐是由召伯虎率军进行的,也取得不少胜利。为了对付西戎,周宣王曾经命秦族首领秦仲为大夫。秦仲被西戎杀死后,宣王发援兵7000人助秦仲之子,终于打败了西戎。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得周朝颇有一番中兴景象。但是宣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有所发展。宣王末年,对外战争接连失利。随着宣王逝去,其“中兴”业绩也就成了过眼烟云。

西汉: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昭宣中兴:
汉武帝逝世后,幼子弗陵嗣立,是为昭帝,在位13年。元平元年(前74)昭帝卒,昌邑王刘贺立,旋被大将军霍光废,改立武帝太子据之孙珣为帝,是为宣帝,在位25年。昭、宣两朝采取“知实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昭宣时,*郊清明,社会较安定,民族关系较融洽,经济有所发展,被称之为“昭宣中兴”。

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那时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使他们在位期间成为明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

南北朝:
元嘉之治:
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即位,两年后,大臣徐羡之等杀刘义符,立刘裕三子刘义隆,史称宋文帝。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修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宋书·良吏传序》)宋文帝元嘉之世(424—453),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隋朝:
开皇之治
隋朝开国皇帝隋高祖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首创三省六部制,修订「开皇律」,设置粮仓,颁布均田令,缔造了开皇之治。隋高祖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强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后人一般将隋高祖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

唐朝: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时,年号是贞观。贞观年间(公元627年一649年),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用心治理国家,实行了很多开明的*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使唐朝政权得到巩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知道要做到*清明,就要善于用人,还要广泛听取意见。因此只要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贵贱,都能够得到他的重用。魏征敢向太宗直接提意见,即使太宗生气,也不退让。魏征病死,太宗痛哭着说,用铜作镜子,可以整理衣帽;用历史作镜子,可以了解兴亡;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对错,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唐太宗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合并州县,节省开支;让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减轻劳役负担,让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等。这些措施很得民心,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皇帝是船,人民是水;水能载船,也能覆船。
唐太宗采用较为开明的民族*,赢得各民族的拥护。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大可汗”。唐太宗还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王,使汉藏民族关系更加友好亲密,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经济制度,与李绩、常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开元盛事:
开元(公元713年一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他当上皇帝后,立志继承唐太宗的事业,任用有才能的人,接受大臣的正确意见,精心治理国家。
唐玄宗在位最初20年里,唐朝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开元年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商业和交通也十分发达。扬州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中外商人汇集,城市特别繁华。唐都长安城里更是热闹非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使臣、商人、学者、工匠都争相前往唐朝进行友好交往,开展贸易,学习文化、技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元和中兴: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继位的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于是经过了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明朝:
永乐盛世:
燕王朱棣经过四年的战争终于爬上了龙椅,做了大明的皇帝。虽然这位凭借政变上台的皇帝双手沾满了鲜血,但从其治国的政绩来看,他仍然是一位值得肯定的皇帝。明成祖也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颇有作为的皇帝。
明成祖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沟通了当时的东西方世界,应该算是15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了。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经济交流,也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金钱。
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因此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这样皇帝非常累。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甚至还被欧洲国家借鉴。
此外,明成祖好大喜功,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乐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可以说就是本百科全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
1421年,明成祖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从那时起,北京就一直是中国的*中心了。明成祖执政的22年被称为“永乐盛世”。

仁宣之治:
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使他们在位期间成为明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

清朝:
康乾盛世:
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 有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勤政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进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的结果。
在此期间,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对内大兴“*”。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康乾盛世”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是不值得称颂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3:23

一楼回答的很全啊,可我个人认为他没分清盛世和中兴的区别,甚至不懂什么是中兴,我间隔便宜删掉他我认为不妥的

商朝:
武丁中兴:
“盘庚迁殷”之后,*局势渐趋安定,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为商代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武丁为盘庚之弟小乙的儿子。盘庚之后,传弟小辛,小辛之后传弟小乙,小乙死后,武丁即位为王。武丁在位59年,“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是极有作为的“中兴”名王,故在死后被尊为高宗。

周朝:

宣王中兴:
周厉王时期,*衰败。他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专天地百物之利为王所有,将山川林木鱼猎之利统归王室,并且加重了对于民众的剥削。这就严重损害了正在兴起的中、小贵族和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民众指责厉王的暴虐行径时,“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当时,周王朝的有识之士,如芮良夫、召穆公、凡伯等皆忧心忡忡并进谏厉王。召穆公曾经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道理来劝厉王广开言路。但是厉*愎自用,听不进任何规劝,继续执行残暴的*。
前842年,广大的国人和部分*、贵族以及士兵进行*,袭击厉王。厉王于仓皇间逃往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隐匿于召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交出己子以代太子,这才使太子静得免。国人*是一次有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行动,是对厉王暴虐统治的致命打击。厉王躲避在彘邑,一直不敢返回都城。在这种情况下,朝政由卫国诸侯名和者管理,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静为宣王。
周宣王亲历了国人*的社会风暴,直到继位以后,慑于国人的威力,宣王谆谆告诫*们“勿壅律庶民贮,毋敢龚橐乃侮鳏寡”,“毋敢湎于酒”。宣王施政的重点是改变厉王对于民众的高压*,以求得周王朝的巩固。宣王时期征讨猃狁的战争取得很大胜利,一直攻打到今甘肃平凉一带。宣王时还多次向南征伐。对于江汉地区的征伐是由召伯虎率军进行的,也取得不少胜利。为了对付西戎,周宣王曾经命秦族首领秦仲为大夫。秦仲被西戎杀死后,宣王发援兵7000人助秦仲之子,终于打败了西戎。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得周朝颇有一番中兴景象。但是宣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有所发展。宣王末年,对外战争接连失利。随着宣王逝去,其“中兴”业绩也就成了过眼烟云。

西汉:

昭宣中兴:
汉武帝逝世后,幼子弗陵嗣立,是为昭帝,在位13年。元平元年(前74)昭帝卒,昌邑王刘贺立,旋被大将军霍光废,改立武帝太子据之孙珣为帝,是为宣帝,在位25年。昭、宣两朝采取“知实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昭宣时,*郊清明,社会较安定,民族关系较融洽,经济有所发展,被称之为“昭宣中兴”。

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那时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使他们在位期间成为明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

南北朝:
元嘉之治:
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即位,两年后,大臣徐羡之等杀刘义符,立刘裕三子刘义隆,史称宋文帝。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修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宋书·良吏传序》)宋文帝元嘉之世(424—453),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唐朝:

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经济制度,与李绩、常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开元盛事:
开元(公元713年一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他当上皇帝后,立志继承唐太宗的事业,任用有才能的人,接受大臣的正确意见,精心治理国家。
唐玄宗在位最初20年里,唐朝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开元年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商业和交通也十分发达。扬州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中外商人汇集,城市特别繁华。唐都长安城里更是热闹非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使臣、商人、学者、工匠都争相前往唐朝进行友好交往,开展贸易,学习文化、技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元和中兴: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继位的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于是经过了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再补充一个 光武中兴
刘秀 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3:24

比较不很喜欢楼上的ctrl+C和ctrl+v的本事,说说我的看法吧。
夏商周我不是太清楚,不过我觉得平王东迁应该死算一个中兴的。秦朝太短,感觉文景之治不应该算是中兴,一来他们并未处于王朝的中间,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国家*之时,只是在汉早期沿袭上一代的轻徭薄赋。武帝之后一天不如一天了,你说光武中兴不算的话那汉朝基本没有了。三国魏晋南北朝应该也没有,隋朝别提了,总共两代,谈不上中兴的问题。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不应是看做中兴的,应该是初唐时期一系列*的延续吧,武周应该看做是大唐王朝的插曲,再说一直到开元唐朝没有什么*横行,国家岌岌可危的情况。如果说唐朝有中兴的话肃宗算半个吧,自他之后唐朝也是江河日下了。
宋朝我一直不敢冒,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还凑活,但是不管北宋还是南宋始终还是偏安之朝。宋高宗即位之后南宋没怎么强大,他也不能算中兴。元朝不说了。如果说明朝有出息的皇帝也就是朱元璋,朱棣和朱由检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不算。永乐时期仅仅是明第三代,国家也没什么大的变乱,中兴的话太牵强了,如果非要说他算中兴的话,那就算半个吧。崇祯人倒是不错,人很上进,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只不过人比较背,明朝那时已经是末路。他不算中兴。
清朝的话,从顺治入关一直到乾隆时期,中国的发展一直是稳健上升的,比较大的*就要算是平三番了,不过那是清早期的了,不算。接着是雍正乾隆一起顺下来的,但不上中兴。道光皇帝倒是反鸦片斗争,结局不怎么样,中国也没强大起来。最上进的还是光绪了,不过没什么实权,当了几十年傀儡。再接着中国帝制结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3:24

汉朝
文景两帝
汉武帝
昭宣两帝
明章两帝
晋初期有一个短暂的中兴
唐朝
唐太宗
唐玄宗
宋朝
几乎都是中兴
(不可否认
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最好的)
明朝
永乐中兴
清朝
康乾中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word文档怎么设置页码word怎么从中间开始设置页码 《祖宗模拟器》如何长寿长寿技巧分享 祖宗模拟器答案大全,你知道吗。 祖宗模拟器答案大全,哪位有? 宝石种类分为哪几类? 表格怎么自动排序号excel表格中自动生成序号技巧 表格如何自动排序仅需4步让Excel表格自动排序的方法 1.5匹富士空调电脑板开机就烧保险丝 为什么 修空调只是把拆了个压敏电阻,虽然可以运行,但这样没问题吗? 1.5富士空调电脑板一通电就烧保险丝为什么 求几句长一点、关于幸福和爱情的英语句子、(最好带翻译 明朝内阁有什么特点?急用!!` 有木有什么好听的歌? 《清明上河图》在哪发掘的 本人MM,只身去菲律宾马尼拉工作危险吗 明朝的文官制度 劳斯莱斯的标志和价格还有它的由来是? 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 英语水平好的帮个忙。 为什么明朝太监不能废立皇帝? 两是什么偏旁 弘治皇的宰相是谁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比较级何时出现 明朝那些事,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求明朝历代宰相 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宜兴有位明朝宰相是谁 明朝可以称为宰相的人物有哪几个? 徐溥人物生平的介绍 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去菲律宾工作赚钱吗? 到菲律宾工作怎么样? 一个女生去菲律宾工作怎么样? 以“追求理想”为话题的作文 我想去菲律宾工作,怎么办理菲律宾出国劳务呢? 高中,关于《目标》与《理想》的作文素材,越多越好 江门北斗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怎么样? 在江门 哪间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比较好?想学到东西! 石家庄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注册会计师成功审计成功案例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潘序伦 2010金融联考学校有那些? 求一篇《为你而歌》第八部的观后感!!! 兲是什么意思? 向女生表白该说什么好 向一个女生表白怎么说? 客厅的走廊,都可以挂哪些好看的壁画?有推荐的吗? 以画马著称的画家是谁 生态壁画介绍与推荐 2016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的开头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