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3:1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9:46
打嗝是由于膈肌受到刺激而抽搐引起的。多数情况下,膈肌正常工作。我们吸气的时候它下沉,帮助肺部吸人空气,而当我们呼气的时候它向上推,帮助排出肺中的空气。但是,有时候由于控制膈肌的神经兴奋,膈肌会不自觉地收缩。最常见的原因是吃东西或喝东西太快,身体努力要在吃东西的同时进行呼吸,引起了刺激。
当人受到刺激并吸入空气时,咽喉后侧声带之间的空隙(声门)忽然关闭,发出响声。这就是我们打嗝时听到的声音。空气中的各种声音,不管它们具有何种形式,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了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是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汽笛声、喷气飞机的轰鸣声,是因为排气时气体振动而产生的。总之,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发出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发出的声音必须通过中间媒质才能传播出去,人们最熟悉的传声媒质就是空气,除了气体外,液体和固体也都能传播声音。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声速,在任一种媒质中的声速取决于该媒质的弹性和密度,因此,声音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要比在空气中快得多,例如在水中声速为1450m/s,而在铜中则为50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9:46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愈多,其频率愈高,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愈尖或者说音调愈高。人耳并不是对所有频率的振动都能感受到的。一般说来,人耳只能听到频率为20~20000hz的声音,通常把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叫音频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和超声人耳都不能听到,但有一些动物却能听到,例如老鼠能听到次声,蝙蝠能感受到超声。声波中两个相邻的压缩区或膨胀区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λ,单位为米(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