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2: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7:04
引言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光芒耀眼的英雄,在他们的保护与照耀下许多平凡的人都有着幸福的生活,但在我们身后还有很多英雄,他们同样伟大、同样出色,不追求名利与荣誉,一直在这个社会上默默的奉献着,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李文祥
李文祥,1925年5月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1947年12月时二十二岁的李文祥加入了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
到了1948年9月16日晚,解放济南的战役打响了。而李文祥所在的华东野战军10纵29师85团,主攻济南外城西面的永镇门。李文祥参加了2营爆破队,在敌人重火力疯狂地攻击下,副团长刘竹溪负了重伤。22日晚8点半总攻开始,李文祥在战友们的掩护下艰难地跑到了永镇门前,准备用炸药炸开坚硬如铁的城墙,这时的李文祥手中只有一包炸药根本不够用,他不顾个人的安危,穿梭在敌人的*林弹雨间,用推车装好20来斤重的炸药包再次跑到了城墙根。“轰”的一声,3丈多高的永镇门就炸塌了,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李文祥依旧记忆如新。但是冲锋陷阵的李文祥手被炮弹皮崩到了,受了伤。领导发了1元2角钱的负伤补助,他却坚决不要,在领导的反复劝说下,他才收下了这钱。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敌军黄维兵团在豫东永城一带陷入重围,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逃向西南企图会合。我军火速追截,4天的急行军,李文祥和战友们脚底都磨出了血泡,后来12月时,炊事员牺牲了,李文祥等战士们就只能就着凉水嚼着生麦果腹,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用*托砸,用牙咬。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局势尚未稳定,李文祥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履行着自己身为一个军人的使命。并先后参加了上海战役、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建立了无数功勋。
离开部队,转投生产
1956年,身为副连长的李文祥从部队转业,担任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保卫科干事,生活也是顺风顺水的。并于第二年,也就是在1957年时,在福建仙游与陈宝珍结婚。这样的生活并未持续多久,到了1962年,我国遭遇到了一个困难时期,就在这时,李文祥放弃了原来的待遇,响应国家的号召,返回家乡,成为了一名农民。
在那之后,李文祥扎根农村,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他没有将自己曾经的光辉事迹到处宣传,也因此大家只把他当作是一个普通的复员转业的军人,他曾经所获得的荣誉与奖章也被他用布包好,并一直压在了箱子底下。甘于平凡的他,带领着村民们挖水渠、复耕农田,为了家乡的变化他付出了自己巨大的心血。
李文祥的老家地处黄河灾害频发区,在地理上,这样的水土条件极易导致盐碱地的产生,而盐碱地的出现又导致了庄稼的收成很难得到提高。在面对这样巨大的困难时,李文祥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像一个军人一样,正面抵抗,他和他的妻子一同研究要怎样才能改善盐碱地,并成功种植水稻。最终在他们夫妻二人的不懈努力之下,第一年他们村里便取得了巨大的收获,有了一千多斤的收成。也自此,李文祥使他的乡亲们摆脱了吃救济粮的生活。
再到后来,村里打算兴建养殖场,李文祥他便主动捐出了许多盖房子的木料,而这些木料是准备给自己盖房子的。每当村子里打算新建设施的时候,李文祥总是第一个出面捐款。也因此,直到在1998年时,当地*曾经提出为李文祥翻新房屋的想法,但李文祥却表示自己的房子能遮风避雨,完全不需要耗费国家的资源。
一生为国,值得学习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李文祥在农村走过了40多年,他从未想过要让荣誉大白天下的那一刻,他一直在为了国家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与灵魂。
直到2011年1月4日,**下乡慰问时,才无意之中发现他的事迹,此后,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妇女报、河南日报等*、省级媒体组成的李文祥事迹采访团,来到范县白衣阁乡白衣北街村*功臣李文祥的家中,并对李文祥老人的事迹进行了采访,他一生的荣誉才被世人所熟知,并得到了大肆的报道与宣传。
结语
李文祥老人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社会,有着极高的思想境界,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将青春的汗水全部挥洒在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李文祥老人的身上有着数之不清的优秀品质,无私奉献、勇于实践、勇担责任,不光是李文祥这一位老人,正是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老人的付出与劳动,我们如今才得到了这样幸福与平静的生活,而他们的精神也必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未来释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记特等功臣、老复员转业军人李文祥》、《李文祥就是一本厚重的党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