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2: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3:48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碳。根据钢中的碳含量可将钢分为三种等级:
低碳钢:碳含量一般低于0.25%(质量分数);
中碳钢:碳含量一般为0.25%~0.60%(质量分数);
高碳钢:碳含量一般高于于0.60%(质量分数)。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越高,但钢的延性会降低。不同等级的钢的用途有所不同。
低碳钢因其强度低、硬度低而软,故又称软钢。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一部分优质碳素结构钢。
中碳钢包括大部分优质碳素结构钢和一部分普通碳素结构钢。
高碳钢在经适当热处理或冷拔硬化后,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切削性能尚可,但焊接性能和冷塑性变形能力差。
扩展资料
不同含碳量的钢的应用范围有所不同:
低碳钢一般轧成角钢、槽钢、工字钢、钢管、钢带或钢板,用于制作各种建筑构件、容器、箱体、炉体和农机具等。优质低碳钢轧成薄板,制作汽车驾驶室、发动机罩等深冲制品;还轧成棒材,用于制作强度要求不高的机械零件。
中碳钢主要用于制造较高强度的运动零件,如空气压缩机、泵的活塞,蒸汽透平机的叶轮,重型机械的轴、蜗杆、齿轮等等,表面耐磨的零件,曲轴、机床主轴、滚筒、钳工工具等等。
高碳钢主要用于制造弹簧和耐磨零件,如渔具的加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3:48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等级和分类根据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标准规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等级可以分为以下:
1,A类:硫化物类夹杂物,由于它具有高的延展性,一般以单个细长的灰色夹杂物为常见类型,两端呈圆角状态。
2,B类:氧化铝类夹杂物,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 um),呈不规则的椭圆状,在金相显微镜下为黑色或蓝色的颗粒,沿钢材轧制方向排成一排,一排至少有3个以上颗粒组成。
3,C类:硅酸盐类夹杂物,具有较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的形态比(一般≥3 um),其颜色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形态细长,一般头部呈锐角。
钢铁的冶炼实质是液态金属的氧化一还原反应。由于金属在高温液体状态下对氧和其它气体的溶解量远远大于凝固状态,因此在炼钢的后期必须设法将过剩的氧尽量从钢液中排除出去,因此在炼钢的后期必须设法将过剩的氧尽量从钢液中排除出去。
排除的方法:在电炉炼钢中主要是靠含氧低的炉渣,使氧从钢液中扩散到渣中去,另外向钢液中加入对氧亲和力较强的脱氧元素, 这样在钢液中就发生了脱氧反应,并生成了夹杂物。
由于这些夹杂一般尺寸较大,大多数可以在还原期上浮到渣内,从而去除了钢液中相当数量的氧。但仍有一部份残留在钢液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3:48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等级和分类根据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标准规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等级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A类:硫化物类夹杂物,由于它具有高的延展性,一般以单个细长的灰色夹杂物为常见类型,两端呈圆角状态。
2,B类:氧化铝类夹杂物,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 um),呈不规则的椭圆状,在金相显微镜下为黑色或蓝色的颗粒,沿钢材轧制方向排成一排,一排至少有3个以上颗粒组成。
3,C类:硅酸盐类夹杂物,具有较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的形态比(一般≥3 um),其颜色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形态细长,一般头部呈锐角。
4,D类:球状氧化物类夹杂物,不易变形,带角或圆形状,形态比小(一般﹤3 um),是黑色或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这类夹杂物的组成比较多样复杂,有单相夹杂物,也有多相夹杂物,在金相显微镜下可见分布比较弥散。
5,DS类:为单颗粒的圆形球状夹杂物,直径较大,一般≥13um。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高,尺寸大是造成紧固件冷镦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非金属夹杂物中B类和D类夹杂物,距线材表面越近危害性越大,所以要求B类夹杂物距表面2mm之内应不大于15μm。
扩展资料:
按夹杂物的形变情况,夹杂物可分为四类:
1,脆性夹杂物:
指那些不具有范性的简单氧化物和复杂氧化物以及氮化物;当钢经热加工变形时,这类夹杂物的形状和尺寸不发生变化,但夹杂物的分布有变化。氧化物和氮化物夹杂均可沿钢延伸方向排列成串,呈点链状。属于这类的有尖晶石氧化物,钒、钛、钴的氮化物以及其他一些高熔点夹杂物。
2,范性夹杂物:
这类夹杂物在钢经受加工变形时具有良好范性,沿着钢的流变方向延伸成条带状。属于这类的有硫化物,含二氧化硅量较低(40~60%)的铁锰硅酸盐和其中溶有FeO、MnO、氧化铝的硅酸钙和硅酸镁等。
3,球状(或点状)不变形夹杂物:
在铸态钢中呈球状;经形变加工后,夹杂物保持球形不变。属于这类的有二氧化硅、含二氧化硅较高(>70%)的硅酸盐、钙的铝酸盐、纯的硅酸钙和纯的硅酸铝等。
4,半范性夹杂物:
指各种多相的铝硅酸盐夹杂物。其中作为基底的夹杂物(铝硅酸盐玻璃)一般当钢受热加工时具有范性;但是在这基底上分布的析出相晶体(如氧化铝、尖晶石类氧化物)的范性很差。钢经热变形后,范性夹杂物相(基底)多少随钢变形延伸,而脆性的夹杂物相不变形,仍保持原来形状,只是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
百度百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3:49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等级和分类根据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标准规定如下:
A类:硫化物类夹杂物,由于它具有高的延展性,一般以单个细长的灰色夹杂物为常见类型,两端呈圆角状态。
B类:氧化铝类夹杂物,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 um),呈不规则的椭圆状,在金相显微镜下为黑色或蓝色的颗粒,沿钢材轧制方向排成一排,一排至少有3个以上颗粒组成。
C类:硅酸盐类夹杂物,具有较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的形态比(一般≥3 um),其颜色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形态细长,一般头部呈锐角。
D类:球状氧化物类夹杂物,不易变形,带角或圆形状,形态比小(一般﹤3 um),是黑色或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这类夹杂物的组成比较多样复杂,有单相夹杂物,也有多相夹杂物,在金相显微镜下可见分布比较弥散。
DS类:为单颗粒的圆形球状夹杂物,直径较大,一般≥13um。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高,尺寸大是造成紧固件冷镦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非金属夹杂物中B类和D类夹杂物,距线材表面越近危害性越大,所以要求B类夹杂物距表面2mm之内应不大于15μm。B类和D类夹杂物一般控制在2级以内,这也可减少热处理淬火开裂的可能性,预防性。
扩展资料:
钢铁的冶炼实质是液态金属的氧化一还原反应。由于金属在高温液体状态下对氧和其它气体的溶解量远远大于凝固状态,因此在炼钢的后期必须设法将过剩的氧尽量从钢液中排除出去,因此在炼钢的后期必须设法将过剩的氧尽量从钢液中排除出去。
排除的方法:在电炉炼钢中主要是靠含氧低的炉渣,使氧从钢液中扩散到渣中去,另外向钢液中加入对氧亲和力较强的脱氧元素, 这样在钢液中就发生了脱氧反应,并生成了夹杂物。
由于这些夹杂一般尺寸较大,大多数可以在还原期上浮到渣内,从而去除了钢液中相当数量的氧。但仍有一部份残留在钢液中。另外上述的反应是与钢液温度密切相关的,,当钢液温度逐步降到凝固温度时,上述反应不断向右进行,形成的非金属夹杂物的颗粒也不断减小,浮出钢液就逐渐变得困难。
当钢液浇入钢锭模后,由于冷却速度突然加快, 液态钢对气体的溶解度也骤然降低因此上述脱氧反应也迅速加剧。
此时除Mn,Si和Al等强脱氧元素进行脱氧反应外,其它如Cr、Fe等也会参加脱氧反应,生产FeO·SiO₂、FeO·Al₂O₃、MnO·Cr₂O₃、mMnO·nFeO等复合夹杂物,而这类夹杂物大多是从钢中原有的脱氧产物SiO₂、MnO、Al₂O₃等为核心而伴生的,因此这类夹杂物的组成和结构都极为复杂,而且其数量一般占钢中总夹杂量的40~60%。
该夹杂是指由渣、耐火材料或与钢液相接触的其它材料机械结合所形成的夹杂物。钢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悬浮在钢液表面的炉渣、或由炼钢炉、出钢槽和钢包等内壁剥落的耐火材料或其他夹杂物在钢液凝固前未及时清除而留于钢中。
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作用产生的夹杂物 。如炉料表面的砂土和炉衬等与金属液作用, 形成熔渣而滞留在金属中, 其中也包括加入的熔剂。这类夹杂物一般的特征是外形不规则, 尺寸比较大, 分布也没有规律, 又称为粗夹杂。这类夹杂物通过正确的操作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3:50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等级和分类根据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标准规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