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网红马美如多大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1:2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0:18
截止2021年,网红马美如28岁。
马美如,1993年12月8日出生在陕北靖边。12岁时,本该上学的年龄,却因为一次意外车祸。因为年龄太小,家人想到了她的亲姑姑——陕北说书艺人张小飞,于是,她跟着姑姑开始自己的学艺生涯。跟着戏班走街串巷,打杂、报幕、说书……十几年来,她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
马美如说,学艺非常辛苦,没有干过这个行当的想象不到会有多苦。陕北说书的表演方式并不多元化,过去这个行业被很多人瞧不起,在陕北每逢过庙会、祭祖、过生日、做满月或喜庆佳节都会请说书的前来助兴。她的学艺生涯是从最基层的农村红白喜事开始。
扩展资料
12岁就开始打杂、报幕、说书,跟着戏班走街串巷,她的学艺生涯是从最基层的农村红白喜事开始,过去这个行业被很多人瞧不起……一首陕北新民歌“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的翻唱让她成了网红。
陕北民歌“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这首歌让人翻唱无数遍后,让马美如唱火了。她精致、纤细、乖巧里又渗透着豪放、野性的表现风格,一下把黄土沟壑里的情话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火了,带着这首陕北民歌火了。
有网民留言“一看就是陕北富二代精细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抓基础训练,花高价聘请指导老师,提供好的舞台”。其实,现实中的马美如是一个贫穷、苦命的女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0:19
这个问题非常好。
陕西方言之所以突然在国内热了起来(最起码我的很多河南老乡都能说几句),主要是在最近几十年中,陕西的“文化输出”出做得非常好。主要有以下几点:
音乐输出
每次开车的时候,我喜欢放一点音乐,陕西的歌曲必不可少,主要是信天游风格的陕北民歌,什么《兰花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走西口》、《赶牲灵》、《拉手手亲口口》、《泪蛋蛋掉进酒杯杯里》、《酒杯杯》等等,一百多首,唱一路不重样。陕北民歌风格自由,押韵,表现力很强。仿佛置人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中,苍茫,凄然,荡气回肠。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对爱情执着,对生活得憧憬,即便有时听不懂歌词,也能被歌曲感染得*澎湃。
这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区域年轻歌手涌现,陕北歌曲唱出了这个时代的节奏感,比如阿宝、郭涛、马美如、野强强等,他们没有迎合流行音乐和西洋音乐的时尚,而是坚持用民歌在乐坛杀出一条血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听众喜欢这种风格,潜移默化中也就懂了一点陕北方言。
文学输出
陕西的文学才子很多,而且个顶个儿都是大众熟知的实力派。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等,他们的作品为大众熟知,尤其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很有特色,路遥用陕北方言描写了改革开放前夕,那个特殊时代的平凡故事。学校的老师总是教育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文似看山不喜平”,但路遥却反其道而行之,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却又生动形象,时而幽默,时而凄美,动人心魄,说它是史诗也好,说它是生活也罢,就像一碗臊子面,没什么特别之处,却十分好吃。
特别是当《平凡的世界》搬上电视荧幕以后,那风趣幽默的陕西话(虽然不特别标准)打动了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影响力这么大的一部戏,自然会引得人们想模仿里面的台词。
外地人的传播
说到这一点,有点扯,干脆就扯下去吧。身在西安,我能深刻感受到上百万河南老乡在这里打拼给这个地区带来的影响。历史上因为逃难来到陕西(关中平原最多)的河南人很多,一部分定居了下来,还有一部分在这里生活了一些年又回去了。陕西人确实热心好客,朴实善良,在陕西生活的河南人,很容易和本地人相处,不自觉的受到本地人影响就学会了一些陕西话和本地歌曲。百万人来这里“进修”,然后又去了别的地方,如果不带走一些方言,怎么可能!当然了,陕西的外地人并非只有河南人,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有。
很多陕西本地人有一个特点,不喜欢说普通话,虽然我说普通话他们能听懂,但他们硬是给我说方言,刚来西安和人交流的时候,我努力听他们说话,仔细听,聚精会神的听,费了好些脑细胞,听不懂!电视剧里的演员很显然并没学会太难的方言,只有和陕西人接触以后才发现。后来我干脆开始学他们的发音,逐渐的也就懂了一点了。
由以上几个因素,陕西方言在国内被模仿也就不奇怪了,不过我觉得还达不到“流行”这个程度。在我们国内流行学英语,在国外流行学汉语,但如果说“流行学陕西方言”,目前还有点早,只能说陕西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陕西方言也会被更多人熟知。这些观点仅是我一家之言,如有纰漏,望请指正!
神奇的妖怪
232粉丝 · 750赞
搜索
陕西顺口溜大全100首
日语陕西方言对照
2020最红十首歌曲
说陕西女人的顺口溜
陕西各县排名顺口溜
咸阳十三县顺口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0:19
陕北网红麻煤炉现在今年应该有35岁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