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窍门和方法102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6 19:1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9:22
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哪些能培养数学思维的学习小窍门?
一、数学思维
十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数量思维的过程中,只重视唱数,也就是教孩子数数,但却忽略了计数能力以及对单位的理解,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教孩子唱数的同时教会孩子计数,比如几根手指,几个苹果。
除此之外,家长还不能忽视数学单位的理解,在学前教育,家长可以通过测量方式,教会孩子,比如饭桌有多长,可以用手指长度或者木棍等,进行测量。重点是让孩子
知道测量是用一个个单位去量,并且这个单位是统一的,让他能在最简单的测量中理解和感受单位。
二、计算演算思维
一般家长都是用掰着手指头的方式教孩子加减法的,坦白说,这并不失为一种教孩子加减法的好方法,但这样并不够,尤其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加深印象,通过刷题的方式让孩子死记硬背。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比如有五颗草莓,吃了两颗,还剩几颗?计算结果虽然是一种追求,但家长更应该重视孩子理解加减法的内在意义。
三、分类思维
分类思维在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快速的把杂乱的事情有序地做安排,多数家长在培养孩子分类思维的时候,是让孩子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轻重等单一概念进行分类,这里强调的是,这样做还不够,应该等孩子熟悉单一分类后,再进行二元、多元分类,比如红色的三角形,*的塑料圆形等方式。
分类思维,尤其是多元化分类方式,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思维的清晰程度,家长在培养孩子分类思维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多元化分类的训练。
四、集合思维
我们应该都知道,从小学开始,所有计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培养孩子的几何思维,能很容易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这也是多数家长容易忽视的地方。
比如:小明10颗糖,毛毛8颗糖,小明的糖和毛毛的糖各是一集合,两集合比较相减,就得出了小明比猫猫多几颗糖。当孩子感知集合以后,就能分析出两种集合之间有何相关或完全不同之处,也有助分类。
五、时间思维
在培养孩子时间思维的过程中,家长一般只重视让孩子认识钟表,这是不够的,家长应该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一分钟是多长时间,五分钟是多长时间,十分钟、一小时……帮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六、空间思维
关于空间思维,多数家长做的是让孩子感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这里建议大家要培养孩子空间建构能力,常见的方式是:拼积木、拼图等游戏,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在玩游戏钱,想好拼一副什么样的涂画,然后有目的性地进行平面性的空间建构。
另外告诉大家的是,空间思维好的孩子,记忆力也会好,因为空间思维好的孩子,在记忆东西的时候,会在脑海里形成立体的图形,自然印象更深刻。
七、对应思维
对应思维简单的说,就是苹果对应水果,小狗对应动物等找相同、找关系的对应方法,孩子经常玩的连线游戏也是如此。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家长还忽略了空间对应,锻炼空间对应,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室内或住宅附近的布置画一个简易地图,或者在课堂上,根据座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
八、排序思维
关于排序思维,家长一般重视循环排序的教育,比如一说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圆形,孩子能知道接下来就是三角形、圆形。这里同样再给大家查漏补缺,不能忽视“第几”的排序方式,比如小朋友们排排队,从左到右第几,从右到左第几,以及让孩子把一些东西从大到小排序或从高到低排序,这些能增强孩子对序数的感知力,和以后数学学习密切相关,而且相信大家在工作中也没少遇到需要排序处理的问题。
九、抽象思维
孩子一般在5岁开始出现抽象思维,多数家长并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其实很简单,比如“你看妈妈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孩子就要通过思考,在提取一个个信息比较后,分析出不同在哪里。
类似的例子很多,家长在生活中多注意即可。
十、解决问题的思维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多数家长却只追求孩子的成绩,家长应该让孩子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并给孩子留下空间,让孩子思考,结果正确与否,并不重要。比如有6颗草莓,让孩子平均分给大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9:23
数学学习窍门和方法:1、熟记公式定理,2、做适量的练习题并及时总结,做到触类旁通,3、及时复习,做综合型习题加以巩固,4、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不懂的及时问老师或优秀的同学,做到这些,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加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9:23
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一、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9:24
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老师一讲就懂了,自己动手做题就不会了,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老师总是会无形中把学生的水平和自己作对比,他认为大家都懂了,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懂。所以在课后习题中,大部分同学还是一脸懵,不知所措。
课后做题之前记得复习,所谓的复习就是再看一遍课本,复习一遍笔记。只有这样才能心中有数,不然做题基本都是稀里糊涂,浪费了时间,成绩也得不到提升。在课后作业中,尽量把课本吃透,不要盲目的去做课外题,不然会导致最后悬空,无法落地,考试成绩必然一塌糊涂!
2、平时的学习,毕竟没有高考压力那么大,所以在平时的演练中,一定要学会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要善于总结,毕竟刚上高一,还是需要知识和方法的积累,如果坚持做下去,在高三的时候成绩必然会突飞猛进,考上一所好大学还是不成问题的。
3、复习和总结
不同时期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有些同学以前被动学习比较多,毕竟老师做好前期工作,你只要等着记忆就可以了,但是高中却是主动学习的时期,所以不管老师怎么讲,都要学会自己复习,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解题模板和技巧,这才是学习!
4、错题重现
不管是单元测试,还是月末考试,相信同学们都会出现错题,有些同学会因此而气馁,其实有错题是好的现象,毕竟错了再改正就会有很深的印象,同时也要学会整理错题,这样可以集中解决很多问题,在期末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多复习几次,尤其是高考的时候,这些错题就是宝贝。
5、阅读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数学和阅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不然,数学主要就是审题,如果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行,你是如何审题的,你根本不懂什么意思,所以,阅读是和理科有直接关系的。
阅读可以让你增加知识,也可以让你增加阅历,当然最直接的还是可以让你其他科成绩也有所提高,所以,课外阅读显得格外重要。虽然是阅读,但是也要读经典图书,而不是随便找几本网络小说去读,没有营养的书籍还是不要浪费时间。
6、合理的学习计划
好计划就可以提前成功了一半,很多同学都在盲目学习,要想学习进步快,还是需要有详细并且合理的学习计划,而不是随便找一个人的学习计划就去执行,大家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可行性的方案,这样才能够对学习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9:24
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一、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