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1:4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9
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两种座法:
主宾座位正对门,次宾座位对主宾。(圆桌或方桌需面对面)
主宾座位正对门,主宾左左为次宾。(一般次宾为男左女右)
座次文化:
1、《仪礼》室内礼节性的座次,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南向坐;再其次是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清代学者凌廷堪在他的礼学名著《礼经释例》就更为确切地提出“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的说法。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他的名著《日知录》里通过不少史料,归纳出这么一个结论:“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由此可以看出,《史迹• 项羽本纪》鸿门宴座次的形式,就属于这种室内礼节活动的形式。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入席,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坐什么位子,客人坐什么位子,都有严格规定,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不能让叔父坐在低于自己的位置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的位置;项羽让刘邦北向坐,又卑于范增,不把他看成与自己地位匹敌的宾客;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最卑的了,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今天的侍从差不多。司马迁之所以不惜笔墨一一写出每个人的座次,就是通过项羽对座次的安排,突出表现项羽藐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
2、以东向为尊,在史书中有充分的反映。比如《史记• 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韩信俘虏广武君李左车,请他东向坐,韩信对面施礼救。《史记• 武安侯列传》田蚣“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向,自坐东向”,田蚣以为自己是丞相,不可因为哥哥在场而申私敬,免得屈辱了丞相之尊。《史记• 周勃世家》周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自居东向的座位,很不客气地跟儒生们谈话。《汉书• 王陵传》项羽取王陵母置军中,王陵的使者来,项羽让王陵的母亲东向而坐,打算用对王母的这种礼遇来招降王陵。
3、“室中以东向为尊”“东向”即“坐西面东”,古代地理上“西边”即“右”,这恰恰印证了古时候崇“右”,以“右”为尊。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官阶有高低,座次分贵贱。近现代尚“左”,虽不成文,却也约定俗成。如“男左女右”渗透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
文化历史:
1、汉文化源远流长,遥远的古代是否也是以“左”为尊呢?恰恰相反,古代崇“右”,以右为上,为贵,为高。比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 两例中的“右”均要释为“上”。又如《〈指南录〉后序》“予出右丞相兼枢密史”,《海瑞传》“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等。
2、古代崇“右”,也有例外的情况。同是《史记》在《魏公子列传》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节中,先记“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后文又说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左”为何变成了“上坐”呢?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此处的“虚左”则表现了公子的仁而下士。中学课本《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配有插图,此插图有三处严重失真:车错、马错、座次错。课文明确写着:“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从插图上看,实际是“虚后”。正确的座次排列,应该是信陵君和侯生同在车厢前部,侯生居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0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0
各地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主宾坐正对门,主陪在左边,有的地区是主陪坐正中,主宾在左边,还有的地方主宾在右边,这要看当地的风俗,最好问一下当地的老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1
到目前为止,我经历的饭局都是主宾坐在主陪的右手边。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2
主宾坐主人右边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49
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两种座法:
主宾座位正对门,次宾座位对主宾。(圆桌或方桌需面对面)
主宾座位正对门,主宾左左为次宾。(一般次宾为男左女右)
座次文化:
1、《仪礼》室内礼节性的座次,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南向坐;再其次是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清代学者凌廷堪在他的礼学名著《礼经释例》就更为确切地提出“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的说法。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他的名著《日知录》里通过不少史料,归纳出这么一个结论:“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由此可以看出,《史迹• 项羽本纪》鸿门宴座次的形式,就属于这种室内礼节活动的形式。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入席,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坐什么位子,客人坐什么位子,都有严格规定,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不能让叔父坐在低于自己的位置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的位置;项羽让刘邦北向坐,又卑于范增,不把他看成与自己地位匹敌的宾客;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最卑的了,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今天的侍从差不多。司马迁之所以不惜笔墨一一写出每个人的座次,就是通过项羽对座次的安排,突出表现项羽藐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
2、以东向为尊,在史书中有充分的反映。比如《史记• 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韩信俘虏广武君李左车,请他东向坐,韩信对面施礼救。《史记• 武安侯列传》田蚣“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向,自坐东向”,田蚣以为自己是丞相,不可因为哥哥在场而申私敬,免得屈辱了丞相之尊。《史记• 周勃世家》周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自居东向的座位,很不客气地跟儒生们谈话。《汉书• 王陵传》项羽取王陵母置军中,王陵的使者来,项羽让王陵的母亲东向而坐,打算用对王母的这种礼遇来招降王陵。
3、“室中以东向为尊”“东向”即“坐西面东”,古代地理上“西边”即“右”,这恰恰印证了古时候崇“右”,以“右”为尊。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官阶有高低,座次分贵贱。近现代尚“左”,虽不成文,却也约定俗成。如“男左女右”渗透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
文化历史:
1、汉文化源远流长,遥远的古代是否也是以“左”为尊呢?恰恰相反,古代崇“右”,以右为上,为贵,为高。比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 两例中的“右”均要释为“上”。又如《〈指南录〉后序》“予出右丞相兼枢密史”,《海瑞传》“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等。
2、古代崇“右”,也有例外的情况。同是《史记》在《魏公子列传》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节中,先记“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后文又说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左”为何变成了“上坐”呢?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此处的“虚左”则表现了公子的仁而下士。中学课本《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配有插图,此插图有三处严重失真:车错、马错、座次错。课文明确写着:“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从插图上看,实际是“虚后”。正确的座次排列,应该是信陵君和侯生同在车厢前部,侯生居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0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0
各地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主宾坐正对门,主陪在左边,有的地区是主陪坐正中,主宾在左边,还有的地方主宾在右边,这要看当地的风俗,最好问一下当地的老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1
到目前为止,我经历的饭局都是主宾坐在主陪的右手边。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52
主宾坐主人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