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待赠题考王公府君是什么意思,生前有当什么官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2:4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50
应该是待赠显考王公府君
待赠:待是等待、期待;赠是授赠或封赠,是对死者而言。待赠相当于现在说的“等待追认”。等待官方的追赠。
显考和先考:“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考与妣:据《考工记》解释:“考,成也;妣,媲也。”具体说就是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安心了。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用这两个字指称父母体现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济特点。这一模式同时规定了父、母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
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意为父母已亡,“先”是“亡”的讳称,“先”又是敬词,与考妣合用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
府君,指子孙对其先世的敬称。王公府君,就是王姓长辈,不是什么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51
在表现与立碑人关系之外,有时“中榜”行文的最上端会出现“清”、“皇清”、“皇明”、“中华”、“*”、“皇清待赠”的字样。这些虽都说明自认客死异 乡的先人的归属感,但*立场则显然已不相同。尤其是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或者反清复明组织领袖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 都表明*立场的变化。其中也有些墓碑会把清朝或本地*所赐给墓中人的官衔,或会党的私谥赠号刻在中榜的姓名之上端,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是在碑文或牌位的格式中会出现的字样
在表现与立碑人关系之外,有时“中榜”行文的最上端会出现“清”、“皇清”、“皇明”、“中华”、“*”、“皇清待赠”的字样。这些虽都说明自认客死异 乡的先人的归属感,但*立场则显然已不相同。尤其是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或者反清复明组织领袖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 都表明*立场的变化。其中也有些墓碑会把清朝或本地*所赐给墓中人的官衔,或会党的私谥赠号刻在中榜的姓名之上端,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墓碑的*部份,俗称为“中榜”,刻着的是墓碑文字的主文,用最简短的规格以交代墓中死者的身份。它所必须交待的重点包括死者的姓名及死者生前的最*衔 或地位,它也说明死者与立碑人的关系。另外,在东南亚各国独立前,南洋一带的华人墓碑亦由於死者是葬在“异乡”,较中国的墓碑的“中榜”不题国号的惯例, 多了强调中国意识的字眼,多数另加上“清”、“皇清”、“皇明”、“*”、“中华”等字眼,说明死者虽是“客死异乡”,但至死依然归属故国。
明、清两代华南一带对墓碑“中榜”的字数格式也有一套讲究风水吉兆的要求。
墓碑*的题名,有些是以“呼姓唤名”的方式称呼死者,如“x公xx府君墓”,又如“祖考xxx公妣xxx氏”、“花仔xxx”、“花女xxx”。一般 上,则以“连名带姓”的刻文方式占多数,如刻上“故xx林公之墓”、“显考长水林公墓”、“显妣玉水林氏墓”之类。按照封建时代流传的规矩,女死者是以夫 家为首,因此,便出现如“祖妣xx邱门林氏之墓”的刻文,有的女死者的立碑则可能会有姓无名,如“显妣邱门林孺人之佳城”。
有一些娶番妇者,其妻子的墓碑亦是按照上述格式给某个翻译之姓氏。
“中榜”的一行,在述明死者的姓名的同时,尊称死者姓名的上端会出现一些专门名词,如“显考”、“显妣”、“显祖考”、“显祖妣”、“显15世祖考”、 “24世显考”等字样。这些专用词是用来说明死者与立碑人的亲属关系。若是会党同志所立的碑又或是说明其会党的同志关系,则可能出现“义士”、“处士”等 字眼,代替上述亲属关系的尊称。
笔者82年曾发现埋葬在槟城广汀州第一公冢的义兴领袖郑全墓。这位名字不见诸於任何英殖民地文件的人物,其神主则立在摆放义兴党人神主的槟城“名英祠”神 主龛的前排正中,占了显着的位置,他的坟碑在义山出现说明了他曾在槟城活动。而其墓碑直接用“郑全大兄”称呼,则较为罕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51
怎么没当什么官,“王公府”是他的名字,后面的军事尊称,前面的考指的是男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52
这个不是官名,应该是对于姓王的这个人的敬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52
朋友,就是说这个人在以前远离自己的家长,然后去世之后就在当地灰归土,再立碑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