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后,为什么还住在养心殿,招宫女太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3:3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0:10
溥仪于袁世凯达成了协议,可以住在养心殿,招宫女太监。
在接受了**的优待条件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应该说,清室接受优待条件,颁布退位诏书,就已经达成了与**的和解,去除了退回东北的可能,同时也安排了满族在新*的位置,"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
扩展资料:
辛亥*胜利后,在北洋军阀袁世凯的*迫下,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满清王朝发表了退位诏书,正式结束了满清在中国的统治。但是,虽然满清的统治覆灭,但满清末代皇帝溥仪等清室人员仍居住在紫禁城,并且享受着北洋*给予的种种优待特权,封建帝制依然留了一个尾巴。
在紫禁城内,仿佛还处于满清统治时期,溥仪依然有着宣统的年号,有着遗老遗少组成的全套朝堂班子,依然享受着皇帝的生活。虽然有着北洋*给予的每年高达四百万两白银的费用,但为了维持清廷的奢侈生活,紫禁城内的文物等国有财产不断被清室变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帝退位诏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0:10
这就牵扯到对他的处理方式:是把他当做外国元首来处理的,同时*拨出一定的专款,作为皇室生活费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0:11
溥仪于袁世凯达成了协议,
一、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拨用。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实际一直居住到故宫博物院成立为止),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四、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支出。
六、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七、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特别保护。
八、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设在太和殿的隆裕太后灵堂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今因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所以待遇者如左:
一、与汉人平等。
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
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biàn)俸饷,仍旧支放。
六、从前营业、居住等*,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以上条件,列为公文,由两方代表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转达各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0:12
清帝退位后,仍然保持皇帝称号;**以对待国外君主之规格任其享受;清帝现暂居宫廷,稍后移居颐和园;**每年提供清帝费用四百万两;原有“御林军(所谓禁卫军)”饷银照拨;王公爵位依然;皇族所有私人财产保留。袁氏这样优待皇帝及皇族是为了体面地接过政权。
因为明显的不合理,所以冯玉祥派出的国民军包围了紫禁城皇宫。冯玉祥将军废止对清王室优待条件的函文,限令溥仪三个小时内搬出皇宫。溥仪看了函告,惊慌失措,召开了最后一次的“御前会议”,交出了皇帝印玺,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监和宫女。当天下午,被监护离开皇宫紫禁城,搬到后海甘水桥的“醇王府”。
辛亥*胜利以后,*代替了帝制,但是封建王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仍旧留在皇宫里受到庇护。根据当时的优待清朝皇室的条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仍然可以保持皇帝的尊号,**对待溥仪要采用外国对待君主的礼仪;皇室的一切私有财产,一律受到**的保护。这样,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他原来的那帮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过着帝王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1924年,受到*影响的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把**的贿选伪总统曹锟赶下台,同时下达命令,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皇宫,取消对皇室的一切优厚待遇。
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从此被永远赶出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