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乐府民歌的特点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9 15: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05:42
汉乐府诗,从句式上看,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体已经很多,但主要是杂言.如汉乐府著名的《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王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知之.
(《鼓吹曲·汉饶歌》)
其他如《孤儿行》、《乌生》等诗都是杂言体.乐府古辞的这种杂言体,一般以五句、七句为主,间杂以长短不同的各种句式.
这两种句式在节奏和表现力上都具有很大的优点,便逐渐地被文坛上的文人所发现,而成为后世五言、七言古体诗赖以产生的土壤.
汉乐府诗中七言体的诗并不多,但整齐的五言体的诗却不少,如《陌上桑》、《焦仲卿妻》等著名的长篇,全都是五言体的,另外,一些小诗也都是五言体,如:
江南可采蓬,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和歌古辞·江南》)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鱼,相教慎出入.
(《杂曲·枯鱼过河泣》)
这些长、短篇的五言体诗,大约多产生在东汉时期.
两汉乐府古辞从篇章上看,有不到十字或仅十多字的短篇,也有千字以上的长篇.题村也极广泛,抒情、叙事以及富有哲理性的作品都有,但以反映社会现时生活的叙述性题材居多,这是它的一个主要特色.
汉乐府诗是用来入乐的歌辞,这就形成了重声不重辞的现象.乐工在取辞配乐的时候,往往为了方便,有时就把一些不同篇章的歌辞,随意拼凑在一起,或加以分割、截取,以至互相插入.如《陇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