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0: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06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除了安排识字和写字的任务外,还注重朗读与默读的训练,在读中落实语文的“双基”。
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最常用的方法。教材许多课文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时间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我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围绕火烧云上来了地面的景物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在文中仔细阅读,学生很快找到第一自然段,去读文。他们带着问题自主的读,反复的读,在练习读文中发现变化的景物。这时,在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认真听,感受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孩子们一下就发现了排比句式和出现的“了”字句,反映火烧云上来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我在将这几句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读文,这种轻快的“了”字尾音,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当时的美景,真是“看文如见其画,听声如见其景”。
二、默读训练是四年级语文教材阅读的重点。
在课堂上通过反复实践,加上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明确要求有多篇略读课文要通过默读了解内容。而精读课文的中的探究性问题则需要在默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我在讲〈爬山虎的脚〉时的重点句子的理解--“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这句话的分析与理解时,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触、变、巴、拉这几个连动词,学生就很难理解,因此我就让学生默读,给他们留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切实的读文字、思问题、找答案。这种默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循序渐进的,还要有教师的指导与有效的训练检查的过程。学生默读后多文章的感悟与理解才是经过认真思考后的各抒己见的自主学习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切记让学生只读不思,也不检查,让学生匆匆忙忙的,简简单单的随意读,将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将朗读与阅读有机结合,学生才会在学习中得到的不止是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阅读过程,在读中理解课文,并有个人体会。这时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与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