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结合现实,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谈谈如何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2:2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00:15

  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才总量却是缺乏的。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在2011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此外,与总量压力相伴随的,还有部分毕业生专业背景、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现行公共服务、户籍、人事管理制度与新的就业形势不配套等问题。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的需求在增,薪酬在涨,毕业生又有怎样的心理期望呢?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在江苏省暨南京市2011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进场毕业生超过5万,近1200家公司进场招聘,带来4万5千多个岗位,与去年相比,就业形势明显回暖,无论是提供的岗位数还是薪酬都显著增加。然而,水涨船高,企业需求量上升,用人单位薪酬上涨,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值也在抬高,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较上一年平均上涨了20%。众多毕业生求职者中,“喊价”两千以下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毕业生薪酬期望是2000—4000元,有毕业生听到月薪1800甩手就走人,这和08年人才大集上“给我800我就干”的呼声形成了强烈反差。
  三是大部分大学生仍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根据现有经济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一线城市疯长的房价和高居不下的物价,使得一部分务实的大学毕业生开始考虑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求发展,“逃离北上广”也成为当今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然而实际上,仍有占相当比例的高校毕业生仍不肯把眼光从一线城市离开。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认为:高等教育是用来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这些毕业生们面临就业的时候,往往不肯放下身段,仍然认为自己是高端人才,理应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于是,知名外企、*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稳定、社会认同度高的岗位成为了竞相追逐的目标,据数据统计:2008年的国家公*的招考平均比例达到了1:60,而2011年2011年度国家公*的录取率将有所提高,达1∶63.6其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在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中,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部分偏远地区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企业“蓝领”的奇缺。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的精英就业观念造成了以下一些新的矛盾现象: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现象并存。
  二、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一)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的改革。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曾在评价中国当前教育水平时说:“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现在则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如何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和大众最关注的议题。教育部*袁贵仁指出:“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离不开植根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的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1.落实*、落实责任、落实措施;
  *落实,学校应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学校主导、院系推动、两级管理、互相配合”的工作*和机制。要在学校内部设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使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服务,并及时收回反馈“信息”,改进学校自己的工作。
  责任落实,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学校的就业工作专门机构,应明确“服务、管理、指导、教学、研究、组织”的职能,努力肩负起各方面的使命。在院系就业工作领导责任上,强调一把手是院系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就业工作助理的职责上,明确其承担落实学校各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助手、指导学生就业和开展生涯规划的导师、联系院系和重点用人单位的桥梁的角色。可把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作为考核导师的重要指标,并将其与招生挂钩。学校根据院系的工作和导师的表现,制定奖励措施,褒扬先进,带动全局。
  措施落实,学校根据要求,结合国家教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检查的标准,制定院系就业工作自查标准,各院系在人员、办公室、经费方面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要明确要求院系制定重点引导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措施,明确要求就业工作助理做好院系职业辅导规划,每个学期至少组织和实施一次职业辅导活动。
  2.集中精力重点发展优势学科,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成语里有个词语叫“扬长避短”,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比较优势”,这都是建立在清晰认识自身的基础上使有限资源最大效益的选择。作为一所大学来讲,它也是高等教育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单位,需要评审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来使自己的学校获得长足发展。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各学科发展速度加快,学科渗透性增强,高校应注重优化学科结构,建立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各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群,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力求在专业学术领域里打造出自己的“学科品牌”,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打造“精品”,从而增强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强化办学特色,特色就是优势,优势铸就实力,实力推动发展。特色是力量之源,为大学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更是大学竞争力之所在。
  发展优势学科,并不意味着要盲目扩张,在打造“学术品牌”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的供求关系和对人才的吸纳程度。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分析指出,近些年,很多学校因为考生报考踊跃,纷纷将一些“热门”专业进行扩招,使得“热门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大大增加,超过了社会的增长,转眼就变为就业冷门专业。因此,高校应在招生阶段就切实抓好科学配置和专业划分工作,注重了解社会企业对各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及时统计每年度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比例,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3.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大学,出于对“学问”的考究,一直以来皆以崇尚独立、自由和科学为先导,建立在象牙塔中的高等学府,是一个被“提纯”了的小社会,它与真正的社会之间,仍有一段距离。毕业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马上面临的就是自己身份的转换,当他们发现自己被动地卷入社会洪流却难以站稳脚跟时,作为培养者的大学是否也应该有所承当?坦率说,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割裂越来越严重,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校长 彼得•古德蒙顿曾指出:“大学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跟社会的联系,这有利于提高竞争”,对高校来讲,应在学生求学期间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开拓视角,加强实践,给他们多一些的体会,让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力才能从容面对社会的挑战。
  拉近与企业的距离,并不是将学校变身为职场,其根本在于让学生逐渐了解社会化的环境,了解与人协作的精神,并明白自己所学可以如何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如何对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和企业合作是寻求社会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学校自身的社会责任之一。高校应广辟就业渠道,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广泛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有合同协议书的实习基地,聘请基地业务强的有关人员作为兼职教授,使学生能在基地增强实践能力,被用人单位所看重。选择适当专业,开辟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路子,实现学校毕业生“适销对路”。同时,可尝试开展“上门择业”服务,由有关领导带领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到拟就业单位去选择就业岗位;与建设就业“大基地”相结合,实行订单教育,建立预期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早定婆家;做好人才的临时性就业服务工作,对于一些暂时找不到婆家的毕业生,可帮助其联系社会就业“中介”机构,实行先行临时就业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理想的就业选择。
  (二)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就业心理预期、转变就业观念。
  1.展开科学规划,提高自身素质。
  著名高校质量评估专业机构“麦可思”总裁王伯庆博士曾撰文指出,由于中国缺乏资本的自然资源,只有人力资源丰富,中国的发展只能在提高人力资本上下功夫;在21世纪的竞争中,中国胜出的唯一机会是拥有最好训练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当代大学毕业生来讲,只有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与水平,才能在激励的求职竞争中常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应及早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即雇主最看重的基本能力是什么,心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会对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大学生需提前了解理想职业的要求智体技能等,针对该职业及早制定能力提升计划。在校期间必须一方面学好专业课程,一方面为就业增加砝码,如参加社团、讲座、竞赛、选修课、培训班,在课堂之外充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其他重要的基本工作技能。如果所希望从事的职业需要从业资格证书,可以在校期间尽量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大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中,重要性靠前是基本技能、社交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工作中会对电脑编程、数学解法这样相对专门的技能优先提出要求,而是更看重学习、沟通、团队服务等基本的能力。因此不要漠视这些在寻常小事中就能用到、就能够得到锻炼的能力,它们恰是你求职时的一柄利器,你应该不断磨砺,方能脱颖而出。
  2.加强社会实践,开展深度实习。
  调查显示,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可以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与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就业概率比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毕业生高9.01%,但与专业无关的实习则对就业概率没有显著的作用。这是因为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与雇主之间的联系,缩小就业能力的认知差异,有效提升就业能力,而且可以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增加社会资本等,从而促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转移。由于大学生的就业主要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能够起到与工作经历类似的作用,是雇主的录用标准之一。
  第一,利用深度实习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没有进入实际工作领域之前,学生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所持的职业态度实际上都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知识上可能脱离工作实践,态度上则可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深度实习有助于从工作实践中找到专业知识的基点,还有助于明晰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价值倾向。
  第二,借助深度实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它的价值。因此,深度实习是检验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最好机会。在实习中,大胆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解决问题也是提出更多问题的来源之一,这需要对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凭借深度实习改进专业技能的展示能力。展示能力是现代社会对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很多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缺少将这种“优秀”展示给用人单位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丧失了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深度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认真思考用人单位对于展示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如何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升展示能力。
  第四,依靠深度实习强化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全球化与市场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要充分利用实习机会了解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该行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特别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劳动力供求状况、薪酬水平、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从而做到未雨绸缪,要么强化自己的专业深度,要么适时变换职业,避免工作转换的挫折耽误了自己的职业前程。
  3.拓宽思路、调整心理预期、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要摆正心态、摈弃功利性。毋庸讳言,尽管去当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企业或外企,享受有保障和相对较高的福利待遇一直是绝大多数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但严格的编制控制、长期的人浮于事和较高的素质要求,让这些理想的归宿机会有限,注定了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求职者的渴望。很多人在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众媒体也在呼吁: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业难“卡”在观念上不假。归根结底,观念转变之难,难在现实利益和规则带给人们的利弊判断与取舍。大学生就业时应摒弃功利性,应摆正自己的心态,初次选择就业时不要过分重视经济待遇,更应看重发展前途。现在的毕业生进入了一个怪圈:一去参加招聘会或是面试,张口就问待遇如何,目光短浅,而忽略了一个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具备能提供培训机会、有职业发展的前景,能将个人的能力得到施展和提高的这样的条件。大学生就业时不能只注重于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就业机会,将每个就业机会作为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途径。
  其次,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选择西部和基层是解决就业的新渠道。要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成才的关系,改变就业的地域性局限,服从国家需要,勇于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去锻炼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树立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观念。据调查,众多毕业生中,只有一成大学生最想自己开公司或合伙开公司,自己当老板。大部分有这种观念的大学生都想先打工,原始积累,再自主创业,开商店,酒吧,一些铺子,公司等。目前国家宏观的*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在逐步重视自主创业,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00:16

重知识,轻能力,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针对当前形势,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紧紧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必要的专业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摘自人民日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长春小飞没有车没有房 碳钢的多久生锈 碳钢多久会生锈 碳钢多长时间会开始生锈 碳钢和铝哪个容易生锈 梦见天宫图是什么意思 光遇2023好友树解锁图鉴 光遇二级节点多少个 ...火柴小女孩》《词语手册》里有很多词语的意思的,求告知 暖融融解释 领淘通淘客助手这个软件怎么样? 谈谈自己的教学研究探索实践,对学校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有哪些建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怎样提高高校实训教学有效性 对高校实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为什么Ps处理过的图片保存后发到网上或传到手机上就会变灰饱和度降低? 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探讨 ps修好的图片,怎么放才能放到手机上? PS图片存为什么格式才能在手机上看得见 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乒乓球拍 用PS做的图片,保存成什么格式的在手机里面也能动? ps电脑做的图片要保存什么格式手机也能支持? 怎样挑选合适自己的乒乓球拍 photoshop处理后的照片怎么才能存手机上? 怎样选择乒乓球拍? pS图片保存发到手机存多大像素 怎样选购一支适合自己的乒乓球拍 怎么选择好的乒乓球拍? ps做的图片要保存什么格式,才能发送到手机上?谢谢 怎么自义定qq在线状态 如何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和措施 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 QQ资料怎么修改刚才发现一个朋友改掉了自己的资料。。。 “单身”变成“恋爱中”。。。。 在QQ那里修改呢 QQ头像变灰且状态在恋爱中怎么弄的? qq在线状态怎么切换到异地恋 qq在线状态为什么改成恋爱中对方还能看到在没在线 QQ三国怎么挂机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快点升级?? QQ三国怎么做才可以自己挂机升级呢? 衣服上的锅底灰怎么清洗?有知道的么?端锅的时候不小心蹭到了==_百 ... QQ三国怎样挂机啊?挂机的时候能升级吗?到哪挂机最好?不会被人杀? QQ三国哪些可以挂机 衣服上的锅底黑怎样去掉 qq三国55级在哪里挂机比较好 皮毛一体衣服上弄上锅底灰怎么处理? QQ三国练级的地方 qq三国里挂机点在那?怎么可以挂机 QQ三国怎么挂机 QQ三国怎么挂机? 如何快速去除白衣服上的锅底灰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