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和蓝田“过不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2: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22:50
我为什么和蓝田“过不去”?刘姝威透露内情
-刘姝威,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厉以宁的学生,*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专长于信贷研究。
-瞿兆玉,中国蓝田总公司总裁,1948年出生于洪湖市瞿家湾,1968年入伍,曾担任沈阳电信局宣传*、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1992年创立蓝田公司,1999年因在蓝田股票发行材料中作假被中国*罚款10万元人民币。
蓝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百分之三百六十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就在2001年12月,一位叫刘姝威的学者却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从而使自己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风波。这篇600字的短文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日前,央视《新闻调查》对刘姝威进行了专访。
1、我的结论是蓝田已经成了一个空壳
刘姝威:写这个文章的起因是当时我在写一本书,就是《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初稿完成之后,有同志建议我在这本书上详细分析一两家上市公司,便于读者能够整体地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术。我觉得有道理。正好这个时候,蓝田发了一个公告,我在网上看到的。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蓝田。
(2001年10月8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称,由于接受*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刘姝威:我是从10月9日开始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的。当这个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我非常震惊。
(刘姝威在研究中发现,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小于1,也就是说,它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而蓝田的净营运资金是-1.27亿元,这意味着它在一年中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记者:通过这些指标,你得出什么结论?
刘姝威:最后的判断就是说,它(蓝田)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它是一个空壳。
如果银行继续给它贷款的话,那么蓝田股份的债务负担会越来越重,它会无力偿还这些巨额债务的;那么对于银行来讲,那就更危险了。如果银行继续再给像蓝田这样的依靠银行贷款生存的这种空壳企业继续发放贷款的话,总有一天,银行就没有钱来支付已经到期的储蓄存款了,那么发生的局面是很可怕的。
记者:你对自己的结论一直深信不疑吗?
刘姝威:因为太简单了。如果我要是用我自己发明的方法,或者是我自己发明创造的一种标准来作出这个结论,我会小心翼翼的。但是蓝田这太明显了。
记者:得出结论以后多久动手写这个论文?
刘姝威:马上。10月26日,我毫不犹豫地写完之后就传真给《金融内参》编辑部了。
(《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于*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
记者:什么时候登出来的?
刘姝威:当天就登出来了。因为它只印了180份。
(2001年10月26日,《金融内参》刊登了刘姝威的600字短文,此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
记者:是因为你这个600字的文章吗?
刘姝威:这个我不知道。我想,按照正常情况,如果银行只因为我600字的文章就停了一家企业的贷款,这是不合常理的。
2、瞿兆玉吼道:你把蓝田搞死了
(文章发表后24天,刘姝威的工作单位忽然来了两个陌生人。)
刘姝威:一个是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另一个是副总裁陈行亮。我说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他就把《金融内参》第16期的复印件拿出来了。我一看就特别地惊讶。然后他(瞿兆玉)就开始发脾气,他说,(由于)你的这篇文章,现在全国所有的银行都已经(对蓝田)停发贷款了。我们都快死了。我说你的财务报表上,至少你们2000年光是水产品的现金收入就有12.7亿元,你们怎么能会缺钱呢?然后他就喊起来,他说我们的业务都停了。
记者: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刘姝威:瞿兆玉说,你公开发表你的分析报告。我说可以啊。他说在你公开发表分析报告之前能不能让我们俩看一下。我说没有必要,如果你们要觉得我说错的话,你们可以公开进行反驳。临走的时候我说,我这样做是对蓝田负责任。
说完这句话,瞿兆玉大吼了一声:你已经把蓝田搞死了!我也没吱声,就送他们下楼了。
3、蓝田起诉苏征兵让我震惊
(刘姝威原以为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没想到事态的发展渐渐超出了她的预料。2001年11月26日,刘姝威把她对蓝田股份的分析过程写成了文字报告,递交给了有关领导。)
刘姝威:在这篇文章当中,我首先说明了,在那篇文章当中的100字的现场描述是引自《粤港信息报》记者苏征兵的一篇文章。
(《粤港信息报》记者苏征兵100多字的现场描述主要介绍了蓝田股份水产基地的冷清场面,它印证了刘姝威对蓝田2000年水产品收入达12.7亿元的怀疑,而当时刘姝威并未注明这段文字的作者。)
刘姝威:然后12月1日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个让我很震惊的事情: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报道,说蓝田起诉苏征兵了,是因为他发表了我引用的那100字的那篇文章,(蓝田)向苏征兵索赔20万元。
记者:起诉苏征兵的消息为什么对你有那么大的震动?
刘姝威:因为我在11月26日那个报告中提到这100字是引用苏征兵的。
4、我接到了洪湖市*的传票
刘姝威:12月13日,我们所长给我打电话,说洪湖市人民*给你送传票来了。
(2001年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人民*的传票,案由是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诉刘姝威名誉侵权。在起诉状中,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称刘姝威在文章里捏造事实,请求*判令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刘姝威:办理完了交接手续,我问民事庭庭长,说你知道这篇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吗?他说发表在《金融内参》上。我说你知道《金融内参》是什么密级的吗?报送范围是什么?他愣了,他说我不知道呀。我说你们怎么能够拿着蓝田窃取的*作为证据来立案呢?你们怎么能够受理这个案子呢?最后他说,这不是我应该回答的问题。我接到诉状之后,马上给《金融内参》打电话,他们没有作任何表示。
12月17日,我给瞿兆玉发去传真,说如果不撤销对我和苏征兵的诉讼,我将向全世界公开我的分析过程。当天下午瞿兆玉给我来电话,他说你知道吗,《金融内参》第19期发表声明了。
当时我要比瞿兆玉找我的时候还要震惊,因为我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后来我才知道,12月12日《金融内参》第19期发表声明,说“本刊第16期刊载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纯系作者个人观点”。
12月28日,根据《保密法》,我向洪湖市*提出管辖异议。
5、恐吓信宣告1月23日是我的死期
(*的传票彻底打破了刘姝威平静的研究生涯。从2002年1月10日开始,刘姝威陆续收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恐吓邮件,这更给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刘姝威:我(2002年)1月10日晚上8点多钟的时候,打开我的电子信箱,收到了4封恐吓信——就是“1月23日是你的死期”。
记者:1月23日是什么日子?
刘姝威:也就是我开庭的那一天。
我立即拨了110,几分钟之后,负责我们这个地区治安巡逻的110的队长到我家来了。我把全部情况跟他说了。临走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正义终将战胜*。你不要怕,我支持你。这是我从2001年12月13日接到传票以来得到的第一次公开的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保护和支持。我会永远记住他的,我会感谢他一辈子。
记者:当时你真的很害怕吗?
刘姝威:实事求是说,我当时一点都不怕。我怕也没有用。只是现在想起来后怕。我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绝对不会说我这篇文章是错的。
记者:你只是一个学者,而你所做的只是把你的研究结论,在一个不公开的属于机密的内参上发表了,为什么会让你的生活陷入另外一个世界?
刘姝威: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它玷污了法律。
6、庭审中止,蓝田也跌停了
(从2002年1月3日开始,刘姝威向国内100多家媒体发去了她的分析报告《蓝田之谜》。不久,全国各大新闻单位纷纷对刘姝威与蓝田的纠葛给予了高度关注。)
刘姝威:1月22日的时候,我收到洪湖市*的一个用特快专递送来的通知书,说我提出的管辖异议他们还没有裁定,所以1月23日的庭审中止。何时开庭,另行通知。
(而在此之前,事态的发展超出了刘姝威与蓝田股份的控制范围。今年1月12日,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瞿兆玉的继任者、董事长保田等10名公司管理人员被拘传。而此前改任中国蓝田总公司总裁的瞿兆玉也接受了有关部门的调查。今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生态农业被强制停牌,当天下午全线跌停。)
7、我不希望不了了之
记者:就是600个字,粉碎了一个上市公司的神话。这件事本身我们听起来就难以置信。不知道你作为当事人来说,你的个人感触是什么?
刘姝威:我纠正你的说法,不是由于我的600字粉碎了一个神话。在我之前,*已经开始进行调查了。
记者:但你是第一个吹响预警信号的人。
刘姝威:那你太小看我们的银行家了。为什么不应该发放的贷款发放出去了,应该停发的贷款停不了呢?这说明一定有其他的因素在干扰。
记者:你指的这个因素是什么?
刘姝威: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话,瞿兆玉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上天入地,他为什么能那么迅速地就能拿到《金融内参》呢?如果这个因素你不消除的话,很难保证我们的信贷安全。
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当中,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我以前的研究,就像瞿兆玉对我的评价一样——你太学术了。
记者:你指的这个因素是权力吗?
刘姝威: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让公众来分析吧。
记者:你认为会不了了之吗?
刘姝威:我不希望不了了之。
(目前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并没有撤销对刘姝威的名誉诉讼,这起官司何时开庭还是一个未知数。据了解,中国*正在对蓝田进行全面调查。相信不久,蓝田*将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