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的经典段落和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2: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2:42
红星照耀中国》好段摘抄
机构版权 2019-06-26 3页 用App查看
弘利教育文秘轩旗舰店
关注
《红星照耀中国》好段摘抄
01、在“红星”向世界传播的70多年时间里,*带给世界的不仅是一个真实的“红色中国”,还包括大量的新闻照片、毛**的长征律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等。
02、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星”为顺利出版而化名的中译本《西行漫记》,以及相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红旗下的中国》等都曾被查禁。直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上海和香港又出现了《长征25000里》等几个新版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多场*运动中,出自外国人之手的“红星”一度在中国国内渐受冷落,但在世界各地依然风行畅销。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的再一次访华,“红星”得以作为“内部刊物”再度印发。
03、改革开放后,“红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复社胡愈之团队的译本外,又多了董乐山的新译本。到1984年新华出版社推出《*文集》时,《红星照耀中国》的名字得以恢复,“西行漫记”转为副题,这一年仅文集征订就超过28500册。
04、“红星”畅销世界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都曾阅读这本书,它成为促使他们下决心来华工作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战时期,到上世纪末,美国多任总统承认曾阅读“红星”,这本书也成为他们决策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本、韩国,学者也把阅读“红星”作为了解20世纪中国的“一把钥匙”。
05、作为“红星”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这是西方的一些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
06、“*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认为。
07、今天,*的部分骨灰就安葬于当年他奋笔疾书“红星”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墓前仍会定期有人祭扫,但显然不是每个路人都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个中往事。
08、译者们认为,直至今日,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依然不会过时。事实上,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期,“红星”仍在照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09、在今天看来,*的“红星”依然是一部写作精良的长篇通讯,他带着无数的好奇心向“红色政权”提问:
10、“中国*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质**?”
11、“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不过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
12、“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
13、来自*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一篇学术论文显示,1936年*提交给中国*党人的采访提纲起码包含了十多个方面的宏观问题,涉及外交、抵御外敌入侵、对不平等条约和外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反法西斯等。后来毛**与*在陕北窑洞的首次对谈,很多内容即始于对提纲的回答,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而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与时俱进、公开透明、开诚布公的**形象。
14、后来*在1938年1月上海复社的中译本前言中写道:“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
15、在*看来:“毛**、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的原因和目的。”
16、*个人认为,尽管英文本第一版有一些错误,但“中国在这最紧急的时候,找到了民族最伟大的统一,找到了民族的灵魂,基本的因素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这一本著作是颇有一些价值的。”
17、而在*开出的“问题单子”中,也有关注延安“红色文艺”的,他提到“红色剧团”和娱乐等。鲁迅文化基金会的研究者认为,*后来对于中国左翼文化、延安文艺的浓厚兴趣,大多来自与鲁迅对话的启迪。*亦是最早向西方翻译推介鲁迅作品的外国记者。
18、在*的笔下,陕北的“红色战士”爱打乒乓球,还学识字、办墙报,“外界传说‘红军纵酒宴乐、大肆抢劫’等,都是胡说八道”。海伦·*认为,“红星”吹奏出了雄壮而激昂的号音,让西方积累起来的对中国*党人的谣言和猜疑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