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0:17
1、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及相关问题——兼论南北与事介词的类型差异,《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 2、琉球官话课本中表达使役、被动义的“给”,《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 3、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证,《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4、甘肃临夏一带方言的后置词哈、啦,《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5、北京方言中的丫,《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6期; 6、北京话“您”的历时考察及其相关问题,《方言》2011年第2期; 7、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8、口语中对称的使用,《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9、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0、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1、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2、清中叶以来使役“给”的历时考察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13、香港公文中的语言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4、句子给予义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15、清中后期两种北京话口语材料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6、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兰州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17、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18、琉球官话的“官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9、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20、V个N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中国语文丛书(六),语文出版社1992年; 21、兰州话、河州话两种混合语及其关系--兼谈西北话的阿尔泰化,《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兰州方言名词、量词的重叠,《汉语学报》第2期(2001年); 23、香港公文中出现的语法、修辞、词汇、欧化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双语双方言》(六),香港汉学出版社1999年; 24、京x话——一级京兰话、京广话语法问题例析,《双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9年; 25、两种“给”字系统与清代南北官话——兼谈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的“给”字使用差异,《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将字句与把字句,《广州话教学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27、《语言自迩集》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文与哲》2004年第4期,台湾高雄中山大学; 28、北京话、兰州话、西安话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外国语学研究》第六号(2005年3月),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29、北京话“给”字表达使役、被动义的历史与现状,《外国语学研究》第五号(2004年),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30、“小琉球”、“大琉球”考,《中山人文学术论丛》(八),台湾高雄中山大学,2007年7月; 31、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替”,《中山人文学术论丛》(七),澳门出版社,2006年7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0:17
1、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及相关问题——兼论南北与事介词的类型差异,《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 2、琉球官话课本中表达使役、被动义的“给”,《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 3、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证,《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4、甘肃临夏一带方言的后置词哈、啦,《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5、北京方言中的丫,《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6期; 6、北京话“您”的历时考察及其相关问题,《方言》2011年第2期; 7、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8、口语中对称的使用,《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9、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0、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1、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2、清中叶以来使役“给”的历时考察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13、香港公文中的语言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4、句子给予义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15、清中后期两种北京话口语材料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6、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兰州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17、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18、琉球官话的“官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9、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20、V个N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中国语文丛书(六),语文出版社1992年; 21、兰州话、河州话两种混合语及其关系--兼谈西北话的阿尔泰化,《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兰州方言名词、量词的重叠,《汉语学报》第2期(2001年); 23、香港公文中出现的语法、修辞、词汇、欧化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双语双方言》(六),香港汉学出版社1999年; 24、京x话——一级京兰话、京广话语法问题例析,《双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9年; 25、两种“给”字系统与清代南北官话——兼谈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的“给”字使用差异,《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将字句与把字句,《广州话教学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27、《语言自迩集》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文与哲》2004年第4期,台湾高雄中山大学; 28、北京话、兰州话、西安话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外国语学研究》第六号(2005年3月),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29、北京话“给”字表达使役、被动义的历史与现状,《外国语学研究》第五号(2004年),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30、“小琉球”、“大琉球”考,《中山人文学术论丛》(八),台湾高雄中山大学,2007年7月; 31、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替”,《中山人文学术论丛》(七),澳门出版社,2006年7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0:17
1、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及相关问题——兼论南北与事介词的类型差异,《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 2、琉球官话课本中表达使役、被动义的“给”,《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 3、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证,《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4、甘肃临夏一带方言的后置词哈、啦,《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5、北京方言中的丫,《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6期; 6、北京话“您”的历时考察及其相关问题,《方言》2011年第2期; 7、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8、口语中对称的使用,《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9、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0、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1、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2、清中叶以来使役“给”的历时考察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13、香港公文中的语言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4、句子给予义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15、清中后期两种北京话口语材料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6、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兰州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17、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18、琉球官话的“官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9、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20、V个N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中国语文丛书(六),语文出版社1992年; 21、兰州话、河州话两种混合语及其关系--兼谈西北话的阿尔泰化,《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兰州方言名词、量词的重叠,《汉语学报》第2期(2001年); 23、香港公文中出现的语法、修辞、词汇、欧化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双语双方言》(六),香港汉学出版社1999年; 24、京x话——一级京兰话、京广话语法问题例析,《双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9年; 25、两种“给”字系统与清代南北官话——兼谈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的“给”字使用差异,《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将字句与把字句,《广州话教学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27、《语言自迩集》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文与哲》2004年第4期,台湾高雄中山大学; 28、北京话、兰州话、西安话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外国语学研究》第六号(2005年3月),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29、北京话“给”字表达使役、被动义的历史与现状,《外国语学研究》第五号(2004年),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30、“小琉球”、“大琉球”考,《中山人文学术论丛》(八),台湾高雄中山大学,2007年7月; 31、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替”,《中山人文学术论丛》(七),澳门出版社,2006年7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0:17
1、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及相关问题——兼论南北与事介词的类型差异,《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 2、琉球官话课本中表达使役、被动义的“给”,《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 3、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证,《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 4、甘肃临夏一带方言的后置词哈、啦,《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5、北京方言中的丫,《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6期; 6、北京话“您”的历时考察及其相关问题,《方言》2011年第2期; 7、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8、口语中对称的使用,《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9、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0、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1、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2、清中叶以来使役“给”的历时考察与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13、香港公文中的语言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4、句子给予义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15、清中后期两种北京话口语材料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6、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兰州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17、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18、琉球官话的“官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9、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其相关问题,《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20、V个N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中国语文丛书(六),语文出版社1992年; 21、兰州话、河州话两种混合语及其关系--兼谈西北话的阿尔泰化,《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兰州方言名词、量词的重叠,《汉语学报》第2期(2001年); 23、香港公文中出现的语法、修辞、词汇、欧化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双语双方言》(六),香港汉学出版社1999年; 24、京x话——一级京兰话、京广话语法问题例析,《双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9年; 25、两种“给”字系统与清代南北官话——兼谈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的“给”字使用差异,《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将字句与把字句,《广州话教学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 27、《语言自迩集》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文与哲》2004年第4期,台湾高雄中山大学; 28、北京话、兰州话、西安话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外国语学研究》第六号(2005年3月),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29、北京话“给”字表达使役、被动义的历史与现状,《外国语学研究》第五号(2004年),大东文化大学,日本东京; 30、“小琉球”、“大琉球”考,《中山人文学术论丛》(八),台湾高雄中山大学,2007年7月; 31、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替”,《中山人文学术论丛》(七),澳门出版社,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