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8:49
人性探微 王溢嘉专栏 负面讯息对印象的影响,远远大于正面讯息。 从《离*》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窥知屈原忧愁、苦闷的内心世界。他为什么会满腔忧闷呢?因为原本受到楚怀王重用的他,不仅官至左徒,朝廷一切*文告皆出于其手,而且还奉命起草一部革新楚国的《宪令》;但就在意兴风发之际,楚怀王却突然疏远了他,将他贬为掌管祭祀的三闾大夫,让他从云端跌落了深渊。因为嫉妒屈原的上官大夫靳尚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人人皆知是大王要屈原起草法令的,但每次颁布法令,屈原总是洋洋得意,自夸说这些法令除了他谁都起草不了。他根本没把大王您放在眼里啊!”楚怀王听了这番话,怒不可挡,遂免去了屈原的左徒之职,并开始疏远他,以后也不再重用他。 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发生,它们的惯常说法是“君子受到小人谗言的构陷”。其实,关键是在楚怀王,如果楚怀王不相信,“小人”又有什么发挥的能耐?楚怀王的听信谗言涉及的是一个基本的人性问题。心理学实验显示,当我们在听到关于某人的讯息时,负面讯息会得到特别重的加权,也就是说,负面讯息对印象的影响要大于正面讯息,这叫做“负面效应”。譬如你听说张三“贪污”比听说他“廉洁”,不仅让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更相信(特别是这种讯息跟道德有关时)。再者,这种负面讯息所产生的“恶劣”印象一旦形成,即使事后再予以更正,也很难挽回。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在受到某人“中伤”后,会认为对方事后的“道歉”于事无补的原因,因为已经造成的伤害的确很难再被消除。 拔树比种树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