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拉邦的有关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8:47
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首府特里凡特琅。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热带种植园,产椰子、槟榔、胡椒、小豆蔻、橡胶、咖啡、腰果、茶叶、甘蔗等,均为重要的出口品。水稻年二、三熟,还有木薯、豆类和芝麻等。沿海有渔业。矿产有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尤以钛的输出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矿、冶炼、锯木、造纸、砖瓦等工业。造船和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该邦几乎四季如春。温差甚微,气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梵文、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
该邦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盛产椰子、甘蔗、橡胶、咖啡、茶叶、花生、香蕉、豆蔻等。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渔业发达,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其实“喀拉拉”本身就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的椰子林在这里是很常见的风景,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全印度最美丽的柯沃兰海滩风情,或者在宁静的内陆河里泛舟,欣赏河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林,感受纯粹的热带风情。喀拉拉邦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我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绝不会少。
不过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然风光,更多的还是那里的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以及*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而且和谐共鸣。喀拉拉邦*积极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倡导教育改革的是印度“民众科*动”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利用的是节假日,从扫盲做起,还特别将没有地位的女性团结起来,唤醒她们的自觉,让她们也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社会改革的结果是让喀拉拉邦拥有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数字。死亡率很低,识字率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国,而且还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在3000万人口、其中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每个乡还有自己的报纸,派发到每家每户。“民众科*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没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度过悠闲美妙的一天,在水稻田边散步,在内陆河泛舟,在棕榈树下乘凉,看着当地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旅游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当地人生活落后的基础上,你来这里并非为猎奇,你可以很坦然地和当地人共同享受这片热带土地上的风光,你知道在你快乐的同时,他们过的也很快乐。
地理概况:
印度西南端的邦,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首府特里凡得琅市。
气候:
热带气候,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气温常年在23摄氏度到31度之间。
人口:
两千九百万
主要城市: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主要物产:
橡胶,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产于此地),小豆蔻,咖啡,茶叶,腰果,大米,橡胶叶子,槟榔
宗教:
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教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8:47
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首府特里凡特琅。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热带种植园,产椰子、槟榔、胡椒、小豆蔻、橡胶、咖啡、腰果、茶叶、甘蔗等,均为重要的出口品。水稻年二、三熟,还有木薯、豆类和芝麻等。沿海有渔业。矿产有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尤以钛的输出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矿、冶炼、锯木、造纸、砖瓦等工业。造船和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该邦几乎四季如春。温差甚微,气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梵文、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
该邦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盛产椰子、甘蔗、橡胶、咖啡、茶叶、花生、香蕉、豆蔻等。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渔业发达,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其实“喀拉拉”本身就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的椰子林在这里是很常见的风景,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全印度最美丽的柯沃兰海滩风情,或者在宁静的内陆河里泛舟,欣赏河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林,感受纯粹的热带风情。喀拉拉邦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我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绝不会少。
不过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然风光,更多的还是那里的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以及*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而且和谐共鸣。喀拉拉邦*积极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倡导教育改革的是印度“民众科*动”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利用的是节假日,从扫盲做起,还特别将没有地位的女性团结起来,唤醒她们的自觉,让她们也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社会改革的结果是让喀拉拉邦拥有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数字。死亡率很低,识字率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国,而且还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在3000万人口、其中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每个乡还有自己的报纸,派发到每家每户。“民众科*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没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度过悠闲美妙的一天,在水稻田边散步,在内陆河泛舟,在棕榈树下乘凉,看着当地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旅游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当地人生活落后的基础上,你来这里并非为猎奇,你可以很坦然地和当地人共同享受这片热带土地上的风光,你知道在你快乐的同时,他们过的也很快乐。
地理概况:
印度西南端的邦,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首府特里凡得琅市。
气候:
热带气候,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气温常年在23摄氏度到31度之间。
人口:
两千九百万
主要城市: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主要物产:
橡胶,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产于此地),小豆蔻,咖啡,茶叶,腰果,大米,橡胶叶子,槟榔
宗教:
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教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8:47
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首府特里凡特琅。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热带种植园,产椰子、槟榔、胡椒、小豆蔻、橡胶、咖啡、腰果、茶叶、甘蔗等,均为重要的出口品。水稻年二、三熟,还有木薯、豆类和芝麻等。沿海有渔业。矿产有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尤以钛的输出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矿、冶炼、锯木、造纸、砖瓦等工业。造船和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该邦几乎四季如春。温差甚微,气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梵文、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
该邦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盛产椰子、甘蔗、橡胶、咖啡、茶叶、花生、香蕉、豆蔻等。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渔业发达,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其实“喀拉拉”本身就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的椰子林在这里是很常见的风景,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全印度最美丽的柯沃兰海滩风情,或者在宁静的内陆河里泛舟,欣赏河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林,感受纯粹的热带风情。喀拉拉邦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我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绝不会少。
不过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然风光,更多的还是那里的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以及*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而且和谐共鸣。喀拉拉邦*积极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倡导教育改革的是印度“民众科*动”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利用的是节假日,从扫盲做起,还特别将没有地位的女性团结起来,唤醒她们的自觉,让她们也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社会改革的结果是让喀拉拉邦拥有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数字。死亡率很低,识字率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国,而且还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在3000万人口、其中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每个乡还有自己的报纸,派发到每家每户。“民众科*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没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度过悠闲美妙的一天,在水稻田边散步,在内陆河泛舟,在棕榈树下乘凉,看着当地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旅游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当地人生活落后的基础上,你来这里并非为猎奇,你可以很坦然地和当地人共同享受这片热带土地上的风光,你知道在你快乐的同时,他们过的也很快乐。
地理概况:
印度西南端的邦,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首府特里凡得琅市。
气候:
热带气候,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气温常年在23摄氏度到31度之间。
人口:
两千九百万
主要城市: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主要物产:
橡胶,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产于此地),小豆蔻,咖啡,茶叶,腰果,大米,橡胶叶子,槟榔
宗教:
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教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8:47
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印度人口最稠密的邦。首府特里凡特琅。西临阿拉伯海,东靠西高止山,南北狭长,中段较宽。中部为马拉巴尔平原,间有起伏,南部几全为丘陵,北部沿海地带多沙丘。城市多沿海分布。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热带种植园,产椰子、槟榔、胡椒、小豆蔻、橡胶、咖啡、腰果、茶叶、甘蔗等,均为重要的出口品。水稻年二、三熟,还有木薯、豆类和芝麻等。沿海有渔业。矿产有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尤以钛的输出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化工、化肥、采矿、冶炼、锯木、造纸、砖瓦等工业。造船和石油加工业发展迅速。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很多,有“椰林国”之称。有的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马拉雅兰地区,“马拉雅兰”一词是由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叫做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喀拉拉邦河流纵横,遍布南北,江河湖泊里,商船、渔船和游船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漫长的海岸线为喀拉邦与海外各地联系提供了方便。该邦几乎四季如春。温差甚微,气候宜人。
喀拉拉邦文化发达,是个艺术圣地,也是唯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梵文、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
该邦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邦,盛产椰子、甘蔗、橡胶、咖啡、茶叶、花生、香蕉、豆蔻等。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渔业发达,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天竺,是《西游记》里说的一方生长着“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的宝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天乐土。但是近代以来,印度却离我们想象中的乐土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尽管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二,但是毕竟这里有广大贫苦的农村,印度女性61%以上是文盲,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仅止于头戴面纱,眉心点着红痣的妇女和缠着红头巾,骑在大象身上的印度男人。不过如果你去了印度喀拉拉邦,你就会见识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印度,一片似乎真正是我们现象中的人间乐土。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其实“喀拉拉”本身就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的椰子林在这里是很常见的风景,也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全印度最美丽的柯沃兰海滩风情,或者在宁静的内陆河里泛舟,欣赏河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林,感受纯粹的热带风情。喀拉拉邦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最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舞者身着绚丽夺目的传统舞蹈服装,伴着印度特有的音乐风格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当然我们熟悉而且期待的大象舞在喀拉拉邦也绝不会少。
不过喀拉拉邦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然风光,更多的还是那里的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清晨,你可以听到印度寺庙里的音乐声,穆斯林清真寺里的祷告声,以及*教教堂的钟声同时响起,而且和谐共鸣。喀拉拉邦*积极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倡导教育改革的是印度“民众科*动”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志在将科学观念传播给普通大众,以平衡宗教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参加运动的有大学教授、院士、原子能专家、物理学家等等。他们利用的是节假日,从扫盲做起,还特别将没有地位的女性团结起来,唤醒她们的自觉,让她们也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社会改革的结果是让喀拉拉邦拥有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数字。死亡率很低,识字率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生率低于美国,而且还正在迅速下降,喀拉拉邦的人均寿命接近美国和西欧水平。在3000万人口、其中80%为农村人口的900多个乡里,图书馆有5000多个,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每个乡还有自己的报纸,派发到每家每户。“民众科*动”的科学家们自豪地说:“在喀拉拉,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没有人不唱歌。”
你可以在喀拉拉度过悠闲美妙的一天,在水稻田边散步,在内陆河泛舟,在棕榈树下乘凉,看着当地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旅游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当地人生活落后的基础上,你来这里并非为猎奇,你可以很坦然地和当地人共同享受这片热带土地上的风光,你知道在你快乐的同时,他们过的也很快乐。
地理概况:
印度西南端的邦,面积15000平方英里,属地有44条河流,首府特里凡得琅市。
气候:
热带气候,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气温常年在23摄氏度到31度之间。
人口:
两千九百万
主要城市:
特里凡得琅市,柯钦市,卡利卡特市
主要物产:
橡胶,椰子,胡椒(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胡椒产于此地),小豆蔻,咖啡,茶叶,腰果,大米,橡胶叶子,槟榔
宗教:
58%印度教徒,21%穆斯林教徒,21%*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