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4 13: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4:44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学人才应该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唐代刘知几将史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概括为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方面,可谓得到后世的公认。清代章学诚又进一步发挥而提出“史德”后,“才”、“学”、“识”、“德”便成为中国古代公认的良史素质的标准。
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楠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
根据刘知几所说,所谓“才”,指搜集、鉴别、组织史料的能力,叙事、载言和撰写文章的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即刘知几说的刊勒一家,弥伦一代,使其始末圆备,表里无咎。如果史家没有一定的才能,就不能使所撰史书达到这样要求。
所谓学是指具有广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这正是刘知几在《史通》里一再论述的广搜博采。如果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孤陋寡闻,自然难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史家。
史学思想
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刘尚实用,反浮词,抨击六朝的颓靡之风,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赋,主张运用当代通用的语言,反对依仿古语,反对形式模拟。
这些论点,都给后代散文家以启发和影响,乃是中唐古文运动之先声。许冠三以为:刘知几师承遍及四部。但其中以《左传》、《论衡》、《文心》三书尤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