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三年级小数论文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5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就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几点:    一、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激发其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要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的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题多解”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定期评比,定期表扬。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二、全方位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说“我也行”(一).全方位引导  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的作用,并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学生充分“说”的同时,边动手,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 (二).合理训练  1.口算天天练: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容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地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教师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以便对症下药。4.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5.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四、克服粗心,培养习惯,让学生说“我真的能行”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计算容易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没事”的念头,要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一).重视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二).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校对: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做完题后,再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四).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最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来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到厌烦和抵触的情绪。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自认为上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从课后的询问中,发现还有个别同学还没有掌握好,特别是中等生掌握不够理想,那些平时一贯认为比较差的同学,学得倒很可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来想去,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向学生请教,我虚心的请教了3位学生,终于找到了原委。原来是我在关注学生这方面出了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两头,促中间,关注的是好生和差生,特别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只要举手,我都会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而那些中等生,我常常忽视他们,这样学生认为老师偏心,不关心他们,所以在课堂上中等生也就没有用心去投入。课堂是心灵碰撞的火花,那些中等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心灵火花的碰撞,自然也就掌握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一点公平,少一点偏爱;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忽视;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多一点虚心,少一点自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习的甜头,感到成功的快乐,感到课堂的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就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几点:    一、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激发其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要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的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题多解”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定期评比,定期表扬。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二、全方位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说“我也行”(一).全方位引导  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的作用,并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学生充分“说”的同时,边动手,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 (二).合理训练  1.口算天天练: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容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地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教师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以便对症下药。4.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5.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四、克服粗心,培养习惯,让学生说“我真的能行”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计算容易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没事”的念头,要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一).重视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二).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校对: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做完题后,再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四).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最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来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到厌烦和抵触的情绪。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自认为上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从课后的询问中,发现还有个别同学还没有掌握好,特别是中等生掌握不够理想,那些平时一贯认为比较差的同学,学得倒很可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来想去,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向学生请教,我虚心的请教了3位学生,终于找到了原委。原来是我在关注学生这方面出了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两头,促中间,关注的是好生和差生,特别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只要举手,我都会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而那些中等生,我常常忽视他们,这样学生认为老师偏心,不关心他们,所以在课堂上中等生也就没有用心去投入。课堂是心灵碰撞的火花,那些中等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心灵火花的碰撞,自然也就掌握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一点公平,少一点偏爱;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忽视;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多一点虚心,少一点自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习的甜头,感到成功的快乐,感到课堂的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就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几点:    一、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激发其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要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的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题多解”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定期评比,定期表扬。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二、全方位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说“我也行”(一).全方位引导  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的作用,并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学生充分“说”的同时,边动手,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 (二).合理训练  1.口算天天练: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容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地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教师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以便对症下药。4.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5.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四、克服粗心,培养习惯,让学生说“我真的能行”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计算容易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没事”的念头,要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一).重视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二).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校对: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做完题后,再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四).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最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来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到厌烦和抵触的情绪。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自认为上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从课后的询问中,发现还有个别同学还没有掌握好,特别是中等生掌握不够理想,那些平时一贯认为比较差的同学,学得倒很可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来想去,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向学生请教,我虚心的请教了3位学生,终于找到了原委。原来是我在关注学生这方面出了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两头,促中间,关注的是好生和差生,特别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只要举手,我都会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而那些中等生,我常常忽视他们,这样学生认为老师偏心,不关心他们,所以在课堂上中等生也就没有用心去投入。课堂是心灵碰撞的火花,那些中等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心灵火花的碰撞,自然也就掌握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一点公平,少一点偏爱;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忽视;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多一点虚心,少一点自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习的甜头,感到成功的快乐,感到课堂的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就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几点:    一、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激发其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要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的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题多解”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定期评比,定期表扬。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二、全方位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说“我也行”(一).全方位引导  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的作用,并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学生充分“说”的同时,边动手,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 (二).合理训练  1.口算天天练: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容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地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教师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以便对症下药。4.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5.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四、克服粗心,培养习惯,让学生说“我真的能行”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计算容易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没事”的念头,要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一).重视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二).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校对: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做完题后,再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四).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最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来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到厌烦和抵触的情绪。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自认为上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从课后的询问中,发现还有个别同学还没有掌握好,特别是中等生掌握不够理想,那些平时一贯认为比较差的同学,学得倒很可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来想去,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向学生请教,我虚心的请教了3位学生,终于找到了原委。原来是我在关注学生这方面出了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两头,促中间,关注的是好生和差生,特别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只要举手,我都会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而那些中等生,我常常忽视他们,这样学生认为老师偏心,不关心他们,所以在课堂上中等生也就没有用心去投入。课堂是心灵碰撞的火花,那些中等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心灵火花的碰撞,自然也就掌握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一点公平,少一点偏爱;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忽视;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多一点虚心,少一点自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习的甜头,感到成功的快乐,感到课堂的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就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几点:    一、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激发其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要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的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题多解”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定期评比,定期表扬。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二、全方位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说“我也行”(一).全方位引导  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的作用,并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学生充分“说”的同时,边动手,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 (二).合理训练  1.口算天天练: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夺红旗、对抗赛、接力赛、口算游戏等。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容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地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教师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错误课。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反复练习,以便对症下药。4.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5.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四、克服粗心,培养习惯,让学生说“我真的能行”  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计算容易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没事”的念头,要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一).重视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二).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校对: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做完题后,再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四).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最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来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到厌烦和抵触的情绪。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自认为上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从课后的询问中,发现还有个别同学还没有掌握好,特别是中等生掌握不够理想,那些平时一贯认为比较差的同学,学得倒很可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来想去,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向学生请教,我虚心的请教了3位学生,终于找到了原委。原来是我在关注学生这方面出了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两头,促中间,关注的是好生和差生,特别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只要举手,我都会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而那些中等生,我常常忽视他们,这样学生认为老师偏心,不关心他们,所以在课堂上中等生也就没有用心去投入。课堂是心灵碰撞的火花,那些中等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心灵火花的碰撞,自然也就掌握不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一点公平,少一点偏爱;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忽视;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多一点虚心,少一点自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习的甜头,感到成功的快乐,感到课堂的乐趣!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苹果电脑电池充不进电苹果电脑充不进去电是怎么回事 苹果电脑不充电没反应苹果电脑充电指示灯不亮充不了电怎么办 狗狗更加忠诚护家、善解人意,养一只宠物陪伴自己,泰迪能长多大... 描写泰迪狗的外形和特点的句子 国外留学有用吗 花钱出国留学有用吗 !这叫什么号 百万医疗赔付后是否可以续保 前一年理赔过医疗险还能续保吗? 医疗住院险理赔后还能购买吗? 三年级数学论文范文150 数学小论文怎么写!要范文!3OO字!!!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200字该怎么写 要一个小学数学论文三年级(200字左右) 剪映上不用抠图能剪辑吗?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如何写?(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怎么写 求快乐生产线《烧包谷》全集 云南方言烧包谷全集 有机物种类一共有几种? 有机物有多少种 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区别是什么? 有机物分类包括几种? 梦见别人说我怀的女儿 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的区别,在耗材上有 有机物包括? 怎样区别是激光打印机打的字还是喷墨打印机打的字 喷墨和激光打印机怎么区分? 数学小论文 三年级 FANCL30号防晒霜效果好吗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二百字左右内容不限 华为畅享5s怎么同步,帐户里显示同步功能已关闭,是没有放手机卡的原因吗 vivox3app 同步运行停止 fancl的那个防晒霜到底好吗?? fancl和碧柔防晒霜哪个好 苹果手机同步不了APP fancl的防晒霜 用了fancl防晒霜还需要用隔离吗? fancl的防晒霜好不好 母亲节机关贺卡怎么做 有趣的机关贺卡怎么做? 怎样才能做一款简易小机关贺卡折纸造型,掌握技巧 梦见钱包被偷,有什么寓意吗 你知道如何自制教师节机关贺卡吗? oracle pl/sql 语句declare..begin..and.. 执行后没有显示结果,只有pl/sql执行成功,怎样显示出结果? 梦见闺蜜拿走我的东西然后扔掉了 戴森吸尘器维修点戴森SV14开关不能用 制作贺卡需要什么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