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青龙厂镇的现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2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23

(一)生活方式
1、 饮食:青龙厂镇的彝族,常年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蔬菜以青菜、白菜、山芋和瓜类为主,多产于雨季,食鲜后剩余部份制成咸菜或干菜,以备枯季食用。肉食以猪、牛、羊、鸡、鸭最普遍,食鲜后剩余部份则制成腊肉、干巴或酸肉。农时一日三餐,平时一日两餐。现今,提倡“以电代柴”,不少彝族家庭已使用电炉、电沙锅、电饭煲。
喜欢用水清火、解暑、消食的香芒麻棵叶当饮料。中年男子爱烟酒。
农闲季节,青壮年男子常上山狩猎、捕鸟。猎物肉多用来制成干巴,作待客及下酒的美食。
在蔬菜的枯季,妇女们常上山采甜菜、蕨蕨菜、树花、鱼腥草等,经过加工后,用来炒吃、煮吃或做凉菜。
青龙厂镇的彝族还喜欢将红薯及玉米磨成面粉,做成窝窝头或煎成粑粑吃,味道十分可口。
2、 服饰:青龙厂镇彝族男子服饰多穿青黑色右开襟短上衣,青布或蓝布缠头,长衣短裤。到中华*晚期,已改装与不寻的汉族服饰相似,现代仍着汉装。
彝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异。旧时,聂苏妇女的衣裳均是长尾衣,上下两截。上截用自织的青蓝色土线布制成,袖长及腕,以银币或大银珠奖大襟扣于右腋下,银光闪闪,其样式十分美丽。下截用白布或其他布料缝合而成,在上衣后摆下面有块尾巴,两股飘带,飘带上绣满花、鸟、鱼、草等图案吉祥图案,装饰十分精美。胸前束带围腰带,缀五色缨络,刺绣得特别美观。
头饰喜欢把长发编作一条独辫,辫稍结着两长串银珠,随同发辫缠绕于头顶,用一条宽约20公分的青布做“包头”,沿着发辫外围向后包去,并将包头两端交叉别于脑后。未婚或未生育的女子在大辫两侧再扎两股小辫。
3、 居住:青龙厂镇彝族村寨,多坐落在开阔明朗的山坡或山梁上,一个村寨一般有几十户人家。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楼房,俗称“土掌房”。房顶用土筑成平面,既可防火,又可作阳台晒场。妇女们喜在阳台上做针线,老年人乐于在阳台上养神、吸烟。
房屋结构一般是正三间两耳房,为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下有下厅,构成一幢四合院。住房建筑的清规戒律很严,两耳房的高度不同正间一般高,如果地基高度一样,在建盖时也要把耳房的地基挖低一些,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可明显地看出“父房”、“儿房”。
旧时,正间堂屋供置着一个用木料雕成的“神桩”。“神桩”呈小木人状,捆上一种特用的稻草,再给小木人穿上衣裳,作为祖先的神位,上面写有祖先的姓名、年龄、生卒时间以及成婚年月等。祖先的“神桩”三五代后集中火化、埋葬或置于岩石洞中,意为对祖先的孝敬和崇拜。
在“神桩”下面,还摆着一个香炉,有的长年累月地烧香,有的逢年过节才烧香,这是彝家崇拜祖先的一种祭祀方式。
(二)习俗礼仪
1、 婚俗:青龙厂镇的彝族实行一夫一妻的血缘外婚制,同姓同宗一般不通婚。
婚前有社交和恋爱的自由,通过“跳乐作”、对山歌、欢度节日、“赶草坪街”等活动,结识情伴,互表衷情。特别是聂苏颇的“阿哩情”,很有风味。他们寻情的娱乐场所一般是选在村外的大树下或山上平坦的地方。每逢农闲季节或节日,就是彝族青年用“阿哩”来谈情说爱的好时光。小伙子们弹着四弦,吹着笛子,拉着二胡,背着烟筒及食品等东西,向娱乐场走去。姑娘们听到声音,心里乐滋滋的,奔走相告,经过一番花枝招展的打扮,就带着自己精心编织的花钱带和美味佳肴,笑语欢声地走出村去。
男女青年相会一起,若相互情投意合,就山盟海誓,倾吐爱恋之情。吐尽肺腑之言后,亲亲热热,依偎在一起,各自拿出食品来相互品尝,拿出礼物来相互赠送。小伙子拿出精心选购的头巾和姑娘喜欢佩戴的“勒斯“(花腰帕)送给心上人,姑娘拿出自己亲手巧织的、穿上铜钱和装饰品的花线带送给情人装饰烟筒,并用火草为情人装烟,人们称之为“吃火草烟”。
男女真心相爱以后,方告之家长,男方便请人去说亲。第一次去说亲要拿一公斤酒、两合红糖(一合即两块)去讨口婚。讨得姑娘的生辰八字回来后,还得请人去“合婚”。若能“合婚”,媒人就带着男方到女方家吃“订婚酒”,定下婚期。
到娶亲日,按彝族的规矩,均要骑马坐轿。男女双方家都要办酒席,宴请三亲六戚来喝喜酒。
山苏还有抢亲习俗。青年小伙子在草坪街上看到如意的姑娘,就寻借口与姑娘接触,若姑娘笑脸相见,小伙子就立即拉着姑娘的手跑到僻静的地方倾吐情怀。若相互爱慕,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家父母若知道是抢亲结的姻缘,会满口答应。择下婚期,便可成婚。
2、 丧葬:彝族家里有人死了,鸣*为号,向左邻右舍报丧。人们听到*响,纷纷奔到死者家里,帮助料理后事。
若死者为老母亲,得派人向舅舅家报丧。报丧的人必须是宗族中较亲近的小辈人。他拿着死者生前结婚时的娘家陪嫁的物品,如耳环、手镯、银链等,亲手交给舅舅家的人,叙谈死者的病情、死因以及葬礼的打算和准备情况。噩耗传来,舅舅家的人也悲伤地痛哭。男子虽然伤心,但得马上杀鸡款待报丧的人,认为他到家里,等于自家姑老太最后一次回娘家。开饭时,要给死者留个座位,摆上酒盅碗筷,不时敬酒加菜,以示让死者的灵魂前来吃喝。
到送葬的头一天,舅舅家拉牛赶猪,牵羊抱鸡,带着报丧人拿回来的死者遗物来参加丧礼。一到村外,便有许多人哭着迎接舅舅进家,连忙摆起酒席盛情招待。死者的女儿边向舅舅敬酒边哭诉母亲的恩德,并恳求舅舅把母亲遗物赐给他们。
服丧期间,要请贝玛来主持办丧事。首先由贝玛根据死者的八字属相来卜算安葬日期。在出殡的头天晚上,贝玛来要念诵“指路经”并“理家谱”,有的能背出几十代以上的祖宗名字。他们认为,通过“理家谱”和指路,可以引导死者的灵魂沿着祖先曾走过的道路寻找到祖先们所在的地方。贝玛还要颂扬死者的一生功德。
古老有葬俗是实行火葬,用柴火将尸骨化为灰烬,将骨灰装入土罐,埋进土里。明、清以后,由于受汉族影响,逐渐改行棺木葬,垒石建坟。各宗族有自己固定的坟山,他人不得介入。青年男女不幸死去,出殡时跳“乐作舞”相送,直至坟上,表示对死者的告别。
(三) 节日
火把节: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元江的彝族都要欢度“除灾迎吉祥”的火把节。
关于这个节日,元江的彝族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田肥地肥,家家户户过着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有个无良心的魔鬼,不愿让彝族过好生活,在庄稼快成熟的时节,放出数不清蛆虫来咬噬庄稼。人们看到庄稼被遭踏的惨景,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去消灭,但始终消灭不完。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生活越过越艰难。山上能吃的野菜、野果采光、挖光了,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人们天天烧香求神,可是,神没有保佑,也没有思赐,年年都有庄稼颗粒无收。有一年,彝族山寨的老老少少携带行装准备流浪到他乡谋生,正要离开村寨时,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夜间点着火把在烧蛆虫。大家走近一看,只见老人者用松香撒到火把上,那燃起一团团火焰,把庄稼的蛆虫灭尽了,传说这个日子是六月二十四日。为了纪念它,每年的这天,人们燃着火把欢度“火把节”。
节日早上,各家各户要在正堂屋的供桌上燃起香炉,点上若干柱香,虔诚祈祷,敬请祖宗回家过节。
早饭后,男女青年成群结队,聚集到附近山上,弹起四弦、烟盒,吹起笛子,围成大圆圈,欢跳彝族传统的“乐作舞”。
午饭后,各家各户均要献食,菜肴要六至八碗,传说这叫“六福八圆”。“六福”,即“六六有福”;“八圆”,即“团团圆圆”。
晚上,小伙子们又用松柴或细栗柴扎成火把,到村口集中后,齐向村外、田边游转,不断向火把上撒松香,示意烧死害庄稼的蛆虫。有的玩得高兴了,还用火把为“武器”,相互“开战”,“战”者各自用松香撒到火把上,让火舌喷射对方(其实这是一种娱乐,人是不会受伤的),直娱乐到筋疲力尽,才高高兴兴地走回村寨。
中年人一般聚集在土楼上,谈笑风生,有的鸣放火药*来取乐。
直到现在,火把节在彝家山寨越过越热门。老者们借节日良机,激励青少年勇于奋进,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彝家山寨奋斗不止。但属迷信活动的献祭,已被彝族人民抛弃了 青龙厂镇地处元江县东北部,有6个村民委员会分别与新平县扬武镇,石屏县宝秀镇、大桥乡接壤。由于接边地区少数民族居多,法治观念淡薄,每年因山林、水利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此,青龙厂镇采取四项措施,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加强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领导,提高对联防联调工作的认识。由于镇领导时有变动,青龙厂镇根据实际情况将变动人员即时通知联防联调组织,并相互走访、沟通联系,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加大联防联调工作的管理力度,做好行政接边地区的法制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由于接边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又是普法盲点地区,于是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宣传措施,适时开展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婚姻法》、《水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作用。在民族节日、重要会议期间,组织*、司法、民政、水利、林业、土地等部门开展接边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四是积极开展接边地区联谊活动,加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监督,调查研究,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深入人心。在每年的扬武烟盒节、青龙厂正月初六街会、果洛垤正月十六等农村民族节日,相互来往人员较多,借此机会开展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
2008年,青龙厂镇协调联防联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在新平县扬武镇、石屏县宝秀镇相继召开了一年一度的联防联调会议,确保该项工作不间断、不拖延,有效促进了“护城河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全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4754册、图书流通600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10间,村文化活动室7个、茶室7户、业余文娱宣传队8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1993年12月被云南省体委等单位命名为“云南省体育先进乡镇”;1997年10月,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被云南省体委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2月,被评为“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广播电视覆盖率90%。
它克岩画:它克岩画位于元江县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面的扎营峰南麓,绘制于新石器时代。1987年12月,云南省*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克文星阁:始建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有:文星阁、观音庙、龙王庙、观圣庙、石碑、石牌坊,曾经在它克村建有“龙池书院”。
历史遗址:撮科起义纪念碑、朋程建军纪念碑。
传统节日:青龙厂村“正月初六”街会,它克“正月初九”上酒会,果落垤村“正月十六”灯会,彝族的“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每四年一届的农村文艺调演和农*动会等。 全镇有幼儿园2所、小学7所、初中2所、党职校1所,校舍建筑面积70228平方米。
青龙厂小学在校学生有1374人、教职工116人,教师队伍中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1人、小学一级职称53人、小学二级职称1人。全校各个校点均配备有远程教育播放点,青龙小学、它克小学、果洛垤小学、撮科小学、阿不都小学、假莫代小学配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青龙小学占地8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配有多媒体教室。全镇适龄儿童1295人、入学1288人,入学率99.5%,升学率100%。
甘庄小学占地26637平方米,建筑面积8590.4平方米,在校学生有895人、教职工59人,教师队伍中有中职职称19人、占32.2%,助理级职称34人、占57.6%,员级职称5人、占8.4%,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100%。
青龙厂中学占地26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529平方米,在校学生有352人、教职工46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6人、占17%,中学一级职称14人、占39%,中学二级职称16人、占44%,。全校配备了理、化、生实验仪器设施,拥有计算机35台、2个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全镇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升学率75%。
甘庄华侨中学占地1533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在校学生有520人、教职工35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占5.7%,中学一级职称9人、占26%,中学二级职称20人、占57%,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占52%,。全校拥有计算机34台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平台1个、电视机2台、录音机5台、图书6277册、打印机2台。全镇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升学率66%。
青龙厂镇党校占地2977.4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8平方米,有教职工3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一级职称1人、占33.3%,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占66.7%。全校拥有电视2台、录象机1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23

(一)生活方式
1、 饮食:青龙厂镇的彝族,常年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蔬菜以青菜、白菜、山芋和瓜类为主,多产于雨季,食鲜后剩余部份制成咸菜或干菜,以备枯季食用。肉食以猪、牛、羊、鸡、鸭最普遍,食鲜后剩余部份则制成腊肉、干巴或酸肉。农时一日三餐,平时一日两餐。现今,提倡“以电代柴”,不少彝族家庭已使用电炉、电沙锅、电饭煲。
喜欢用水清火、解暑、消食的香芒麻棵叶当饮料。中年男子爱烟酒。
农闲季节,青壮年男子常上山狩猎、捕鸟。猎物肉多用来制成干巴,作待客及下酒的美食。
在蔬菜的枯季,妇女们常上山采甜菜、蕨蕨菜、树花、鱼腥草等,经过加工后,用来炒吃、煮吃或做凉菜。
青龙厂镇的彝族还喜欢将红薯及玉米磨成面粉,做成窝窝头或煎成粑粑吃,味道十分可口。
2、 服饰:青龙厂镇彝族男子服饰多穿青黑色右开襟短上衣,青布或蓝布缠头,长衣短裤。到中华*晚期,已改装与不寻的汉族服饰相似,现代仍着汉装。
彝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异。旧时,聂苏妇女的衣裳均是长尾衣,上下两截。上截用自织的青蓝色土线布制成,袖长及腕,以银币或大银珠奖大襟扣于右腋下,银光闪闪,其样式十分美丽。下截用白布或其他布料缝合而成,在上衣后摆下面有块尾巴,两股飘带,飘带上绣满花、鸟、鱼、草等图案吉祥图案,装饰十分精美。胸前束带围腰带,缀五色缨络,刺绣得特别美观。
头饰喜欢把长发编作一条独辫,辫稍结着两长串银珠,随同发辫缠绕于头顶,用一条宽约20公分的青布做“包头”,沿着发辫外围向后包去,并将包头两端交叉别于脑后。未婚或未生育的女子在大辫两侧再扎两股小辫。
3、 居住:青龙厂镇彝族村寨,多坐落在开阔明朗的山坡或山梁上,一个村寨一般有几十户人家。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楼房,俗称“土掌房”。房顶用土筑成平面,既可防火,又可作阳台晒场。妇女们喜在阳台上做针线,老年人乐于在阳台上养神、吸烟。
房屋结构一般是正三间两耳房,为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下有下厅,构成一幢四合院。住房建筑的清规戒律很严,两耳房的高度不同正间一般高,如果地基高度一样,在建盖时也要把耳房的地基挖低一些,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可明显地看出“父房”、“儿房”。
旧时,正间堂屋供置着一个用木料雕成的“神桩”。“神桩”呈小木人状,捆上一种特用的稻草,再给小木人穿上衣裳,作为祖先的神位,上面写有祖先的姓名、年龄、生卒时间以及成婚年月等。祖先的“神桩”三五代后集中火化、埋葬或置于岩石洞中,意为对祖先的孝敬和崇拜。
在“神桩”下面,还摆着一个香炉,有的长年累月地烧香,有的逢年过节才烧香,这是彝家崇拜祖先的一种祭祀方式。
(二)习俗礼仪
1、 婚俗:青龙厂镇的彝族实行一夫一妻的血缘外婚制,同姓同宗一般不通婚。
婚前有社交和恋爱的自由,通过“跳乐作”、对山歌、欢度节日、“赶草坪街”等活动,结识情伴,互表衷情。特别是聂苏颇的“阿哩情”,很有风味。他们寻情的娱乐场所一般是选在村外的大树下或山上平坦的地方。每逢农闲季节或节日,就是彝族青年用“阿哩”来谈情说爱的好时光。小伙子们弹着四弦,吹着笛子,拉着二胡,背着烟筒及食品等东西,向娱乐场走去。姑娘们听到声音,心里乐滋滋的,奔走相告,经过一番花枝招展的打扮,就带着自己精心编织的花钱带和美味佳肴,笑语欢声地走出村去。
男女青年相会一起,若相互情投意合,就山盟海誓,倾吐爱恋之情。吐尽肺腑之言后,亲亲热热,依偎在一起,各自拿出食品来相互品尝,拿出礼物来相互赠送。小伙子拿出精心选购的头巾和姑娘喜欢佩戴的“勒斯“(花腰帕)送给心上人,姑娘拿出自己亲手巧织的、穿上铜钱和装饰品的花线带送给情人装饰烟筒,并用火草为情人装烟,人们称之为“吃火草烟”。
男女真心相爱以后,方告之家长,男方便请人去说亲。第一次去说亲要拿一公斤酒、两合红糖(一合即两块)去讨口婚。讨得姑娘的生辰八字回来后,还得请人去“合婚”。若能“合婚”,媒人就带着男方到女方家吃“订婚酒”,定下婚期。
到娶亲日,按彝族的规矩,均要骑马坐轿。男女双方家都要办酒席,宴请三亲六戚来喝喜酒。
山苏还有抢亲习俗。青年小伙子在草坪街上看到如意的姑娘,就寻借口与姑娘接触,若姑娘笑脸相见,小伙子就立即拉着姑娘的手跑到僻静的地方倾吐情怀。若相互爱慕,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家父母若知道是抢亲结的姻缘,会满口答应。择下婚期,便可成婚。
2、 丧葬:彝族家里有人死了,鸣*为号,向左邻右舍报丧。人们听到*响,纷纷奔到死者家里,帮助料理后事。
若死者为老母亲,得派人向舅舅家报丧。报丧的人必须是宗族中较亲近的小辈人。他拿着死者生前结婚时的娘家陪嫁的物品,如耳环、手镯、银链等,亲手交给舅舅家的人,叙谈死者的病情、死因以及葬礼的打算和准备情况。噩耗传来,舅舅家的人也悲伤地痛哭。男子虽然伤心,但得马上杀鸡款待报丧的人,认为他到家里,等于自家姑老太最后一次回娘家。开饭时,要给死者留个座位,摆上酒盅碗筷,不时敬酒加菜,以示让死者的灵魂前来吃喝。
到送葬的头一天,舅舅家拉牛赶猪,牵羊抱鸡,带着报丧人拿回来的死者遗物来参加丧礼。一到村外,便有许多人哭着迎接舅舅进家,连忙摆起酒席盛情招待。死者的女儿边向舅舅敬酒边哭诉母亲的恩德,并恳求舅舅把母亲遗物赐给他们。
服丧期间,要请贝玛来主持办丧事。首先由贝玛根据死者的八字属相来卜算安葬日期。在出殡的头天晚上,贝玛来要念诵“指路经”并“理家谱”,有的能背出几十代以上的祖宗名字。他们认为,通过“理家谱”和指路,可以引导死者的灵魂沿着祖先曾走过的道路寻找到祖先们所在的地方。贝玛还要颂扬死者的一生功德。
古老有葬俗是实行火葬,用柴火将尸骨化为灰烬,将骨灰装入土罐,埋进土里。明、清以后,由于受汉族影响,逐渐改行棺木葬,垒石建坟。各宗族有自己固定的坟山,他人不得介入。青年男女不幸死去,出殡时跳“乐作舞”相送,直至坟上,表示对死者的告别。
(三) 节日
火把节: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元江的彝族都要欢度“除灾迎吉祥”的火把节。
关于这个节日,元江的彝族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田肥地肥,家家户户过着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有个无良心的魔鬼,不愿让彝族过好生活,在庄稼快成熟的时节,放出数不清蛆虫来咬噬庄稼。人们看到庄稼被遭踏的惨景,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去消灭,但始终消灭不完。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生活越过越艰难。山上能吃的野菜、野果采光、挖光了,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人们天天烧香求神,可是,神没有保佑,也没有思赐,年年都有庄稼颗粒无收。有一年,彝族山寨的老老少少携带行装准备流浪到他乡谋生,正要离开村寨时,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夜间点着火把在烧蛆虫。大家走近一看,只见老人者用松香撒到火把上,那燃起一团团火焰,把庄稼的蛆虫灭尽了,传说这个日子是六月二十四日。为了纪念它,每年的这天,人们燃着火把欢度“火把节”。
节日早上,各家各户要在正堂屋的供桌上燃起香炉,点上若干柱香,虔诚祈祷,敬请祖宗回家过节。
早饭后,男女青年成群结队,聚集到附近山上,弹起四弦、烟盒,吹起笛子,围成大圆圈,欢跳彝族传统的“乐作舞”。
午饭后,各家各户均要献食,菜肴要六至八碗,传说这叫“六福八圆”。“六福”,即“六六有福”;“八圆”,即“团团圆圆”。
晚上,小伙子们又用松柴或细栗柴扎成火把,到村口集中后,齐向村外、田边游转,不断向火把上撒松香,示意烧死害庄稼的蛆虫。有的玩得高兴了,还用火把为“武器”,相互“开战”,“战”者各自用松香撒到火把上,让火舌喷射对方(其实这是一种娱乐,人是不会受伤的),直娱乐到筋疲力尽,才高高兴兴地走回村寨。
中年人一般聚集在土楼上,谈笑风生,有的鸣放火药*来取乐。
直到现在,火把节在彝家山寨越过越热门。老者们借节日良机,激励青少年勇于奋进,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彝家山寨奋斗不止。但属迷信活动的献祭,已被彝族人民抛弃了 青龙厂镇地处元江县东北部,有6个村民委员会分别与新平县扬武镇,石屏县宝秀镇、大桥乡接壤。由于接边地区少数民族居多,法治观念淡薄,每年因山林、水利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此,青龙厂镇采取四项措施,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加强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领导,提高对联防联调工作的认识。由于镇领导时有变动,青龙厂镇根据实际情况将变动人员即时通知联防联调组织,并相互走访、沟通联系,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加大联防联调工作的管理力度,做好行政接边地区的法制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由于接边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又是普法盲点地区,于是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宣传措施,适时开展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婚姻法》、《水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作用。在民族节日、重要会议期间,组织*、司法、民政、水利、林业、土地等部门开展接边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四是积极开展接边地区联谊活动,加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监督,调查研究,确保联防联调工作深入人心。在每年的扬武烟盒节、青龙厂正月初六街会、果洛垤正月十六等农村民族节日,相互来往人员较多,借此机会开展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
2008年,青龙厂镇协调联防联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在新平县扬武镇、石屏县宝秀镇相继召开了一年一度的联防联调会议,确保该项工作不间断、不拖延,有效促进了“护城河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全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4754册、图书流通600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10间,村文化活动室7个、茶室7户、业余文娱宣传队8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1993年12月被云南省体委等单位命名为“云南省体育先进乡镇”;1997年10月,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被云南省体委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2月,被评为“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广播电视覆盖率90%。
它克岩画:它克岩画位于元江县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面的扎营峰南麓,绘制于新石器时代。1987年12月,云南省*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克文星阁:始建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有:文星阁、观音庙、龙王庙、观圣庙、石碑、石牌坊,曾经在它克村建有“龙池书院”。
历史遗址:撮科起义纪念碑、朋程建军纪念碑。
传统节日:青龙厂村“正月初六”街会,它克“正月初九”上酒会,果落垤村“正月十六”灯会,彝族的“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每四年一届的农村文艺调演和农*动会等。 全镇有幼儿园2所、小学7所、初中2所、党职校1所,校舍建筑面积70228平方米。
青龙厂小学在校学生有1374人、教职工116人,教师队伍中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1人、小学一级职称53人、小学二级职称1人。全校各个校点均配备有远程教育播放点,青龙小学、它克小学、果洛垤小学、撮科小学、阿不都小学、假莫代小学配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青龙小学占地8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配有多媒体教室。全镇适龄儿童1295人、入学1288人,入学率99.5%,升学率100%。
甘庄小学占地26637平方米,建筑面积8590.4平方米,在校学生有895人、教职工59人,教师队伍中有中职职称19人、占32.2%,助理级职称34人、占57.6%,员级职称5人、占8.4%,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100%。
青龙厂中学占地26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529平方米,在校学生有352人、教职工46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6人、占17%,中学一级职称14人、占39%,中学二级职称16人、占44%,。全校配备了理、化、生实验仪器设施,拥有计算机35台、2个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全镇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升学率75%。
甘庄华侨中学占地1533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在校学生有520人、教职工35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占5.7%,中学一级职称9人、占26%,中学二级职称20人、占57%,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占52%,。全校拥有计算机34台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平台1个、电视机2台、录音机5台、图书6277册、打印机2台。全镇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升学率66%。
青龙厂镇党校占地2977.4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8平方米,有教职工3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学一级职称1人、占33.3%,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占66.7%。全校拥有电视2台、录象机1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女生多大后可以不在长身高? 如何不用软件把手机投屏到电脑上手机屏幕怎样投放到电脑上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既遂的处罚? 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处罚标准 名师1+1导读方案:汤姆·索亚历险记目录 三星sm-g7200打开微信慢,无法正常收看,网速不慢。 笔记本电脑如何调亮屏幕亮度 大伙说说洗衣机要不要带烘干好 热烘干洗衣机怎么样 ef英语哪个好 缅甸发生5.2级地震,地震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012年云南省红河州火把节和矻扎扎节放假时间是什么时候?放几天假? 手机音量键要很快连续的按才有反应一下一下的按没反应,而且不论按上键下键都是加一下就减回去,怎么办 达努节,三月街,三月三歌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分别是那些民族的习俗...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5.2级地震!面对地震该如何保护个人安全?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及问题 火把节的简介 手机音量键反应太慢怎么回事 谁知道我国各民族过火把节的情况? 为什么华为手机调节音量键一开始不好用 火把节的发展保护 台湾花莲接连发生20次地震,最高5.2级,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 南方水饺的做法 饺子是谁发明的? 你吃过最奇葩的饺子是什么馅儿的? etc销户需要带上什么证件 Java的.class文件怎么生成的 用烤箱自制蛋糕用的是普通的面粉吗,怎么我按照网上的方法做了,做出来的蛋糕一点也不松软,跟大饼一样 只要有java的class文件就能使用java虚拟机运行吗? 北京相对知名律所都有哪些? 日本本州岛发生5.2级地震,政府该如何安抚人心? 52级地震? 四川内江发生5.2级地震,地震频发会对四川环境造成哪些破坏? 手机反应慢有什么好办法 旅游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昆明河口老新街坊经济人口状况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保护状况 指数函数y=e^x的反函数为? f(x)=e∧x 的反函数求导数 e的x次方,这个函数的反函数是怎么求出来的?结果是lnx,怎么求出来的?求过程 MySQL Administrator tool 1.1.12 添加用户不了,出现以下情况,怎么回事? 怎样查找自己在的微信群 y=㏑x,求反函数 第一题,y=e的x次方关于y= x对称,新的fx是它的反函数吗,过程具体点,谢谢 谁有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啊?附带答案的,越有意思越好 求教:e的x次方除以x的反函数? 梦见有个和尚说情人死了 求y=e的(x+1)次幂的反函数为多少? 网络电视启动不了 梦见两个和尚说我死即将死去,我问如何破解两和尚不答反走了!请问这个梦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