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2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1
关于“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肯定会有人不屑一顾的回答,不是一样的吗?其实“丞相”和“宰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咱们先了解两者的发展史后,再为大家区分一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一、丞相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到了三国以后,丞相的权力就非常大了,主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统领百官。公元前334年秦惠王设置相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从此以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在秦存在,魏冉、吕不韦都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务,后来吕不韦被免职,没有人担任相邦了,但是丞相却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秦二世继位的时候,又增设了中丞相。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相国的权力比较大,丞相是相国的副手。汉高帝、汉惠帝、吕后、到汉文帝设左、右丞相。到了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等等,虽然名字有所变动,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之职,废除了中书省,把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君主*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丞相这一制度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力的*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韩非子·显学》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在商周时期就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是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招聘为相。
到了秦武王二年(309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宰相主要辅佐政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这个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这个官名,也出现了几十种官名: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非常大,中丞相就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最*职的统称,一个是指代宰相制度这个制度体系。简单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和丞相不同,只要当时最*职都能叫宰相,宰相只是个统称,丞相才是个具体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宰相”是泛称,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而丞相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宰相涵盖包括丞相在内的诸多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1
关于“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肯定会有人不屑一顾的回答,不是一样的吗?其实“丞相”和“宰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咱们先了解两者的发展史后,再为大家区分一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一、丞相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到了三国以后,丞相的权力就非常大了,主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统领百官。公元前334年秦惠王设置相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从此以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在秦存在,魏冉、吕不韦都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务,后来吕不韦被免职,没有人担任相邦了,但是丞相却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秦二世继位的时候,又增设了中丞相。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相国的权力比较大,丞相是相国的副手。汉高帝、汉惠帝、吕后、到汉文帝设左、右丞相。到了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等等,虽然名字有所变动,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之职,废除了中书省,把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君主*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丞相这一制度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力的*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韩非子·显学》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在商周时期就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是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招聘为相。
到了秦武王二年(309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宰相主要辅佐政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这个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这个官名,也出现了几十种官名: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非常大,中丞相就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最*职的统称,一个是指代宰相制度这个制度体系。简单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和丞相不同,只要当时最*职都能叫宰相,宰相只是个统称,丞相才是个具体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宰相”是泛称,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而丞相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宰相涵盖包括丞相在内的诸多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有概念上的区别,宰相是封建社会所有最*职的统称,而丞相是具体的官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有概念上的区别,宰相是封建社会所有最*职的统称,而丞相是具体的官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3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丞相是代替皇帝统领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职。而宰相是国家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1
关于“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肯定会有人不屑一顾的回答,不是一样的吗?其实“丞相”和“宰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咱们先了解两者的发展史后,再为大家区分一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一、丞相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到了三国以后,丞相的权力就非常大了,主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统领百官。公元前334年秦惠王设置相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从此以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在秦存在,魏冉、吕不韦都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务,后来吕不韦被免职,没有人担任相邦了,但是丞相却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秦二世继位的时候,又增设了中丞相。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相国的权力比较大,丞相是相国的副手。汉高帝、汉惠帝、吕后、到汉文帝设左、右丞相。到了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等等,虽然名字有所变动,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之职,废除了中书省,把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君主*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丞相这一制度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力的*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韩非子·显学》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在商周时期就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是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招聘为相。
到了秦武王二年(309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宰相主要辅佐政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这个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这个官名,也出现了几十种官名: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非常大,中丞相就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最*职的统称,一个是指代宰相制度这个制度体系。简单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和丞相不同,只要当时最*职都能叫宰相,宰相只是个统称,丞相才是个具体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宰相”是泛称,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而丞相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宰相涵盖包括丞相在内的诸多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3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丞相是代替皇帝统领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职。而宰相是国家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有概念上的区别,宰相是封建社会所有最*职的统称,而丞相是具体的官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3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丞相是代替皇帝统领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职。而宰相是国家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1
关于“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肯定会有人不屑一顾的回答,不是一样的吗?其实“丞相”和“宰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咱们先了解两者的发展史后,再为大家区分一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一、丞相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到了三国以后,丞相的权力就非常大了,主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统领百官。公元前334年秦惠王设置相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从此以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在秦存在,魏冉、吕不韦都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务,后来吕不韦被免职,没有人担任相邦了,但是丞相却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秦二世继位的时候,又增设了中丞相。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相国的权力比较大,丞相是相国的副手。汉高帝、汉惠帝、吕后、到汉文帝设左、右丞相。到了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等等,虽然名字有所变动,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之职,废除了中书省,把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君主*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丞相这一制度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力的*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韩非子·显学》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在商周时期就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是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招聘为相。
到了秦武王二年(309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宰相主要辅佐政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这个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这个官名,也出现了几十种官名: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非常大,中丞相就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最*职的统称,一个是指代宰相制度这个制度体系。简单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和丞相不同,只要当时最*职都能叫宰相,宰相只是个统称,丞相才是个具体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宰相”是泛称,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而丞相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宰相涵盖包括丞相在内的诸多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1
关于“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肯定会有人不屑一顾的回答,不是一样的吗?其实“丞相”和“宰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咱们先了解两者的发展史后,再为大家区分一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一、丞相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到了三国以后,丞相的权力就非常大了,主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统领百官。公元前334年秦惠王设置相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从此以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在秦存在,魏冉、吕不韦都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务,后来吕不韦被免职,没有人担任相邦了,但是丞相却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秦二世继位的时候,又增设了中丞相。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相国的权力比较大,丞相是相国的副手。汉高帝、汉惠帝、吕后、到汉文帝设左、右丞相。到了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等等,虽然名字有所变动,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之职,废除了中书省,把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君主*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丞相这一制度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力的*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韩非子·显学》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在商周时期就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是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招聘为相。
到了秦武王二年(309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宰相主要辅佐政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这个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这个官名,也出现了几十种官名: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非常大,中丞相就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最*职的统称,一个是指代宰相制度这个制度体系。简单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和丞相不同,只要当时最*职都能叫宰相,宰相只是个统称,丞相才是个具体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宰相”是泛称,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而丞相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宰相涵盖包括丞相在内的诸多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1
关于“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肯定会有人不屑一顾的回答,不是一样的吗?其实“丞相”和“宰相”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咱们先了解两者的发展史后,再为大家区分一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一、丞相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到了三国以后,丞相的权力就非常大了,主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统领百官。公元前334年秦惠王设置相邦,《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从此以后相邦和丞相一直在秦存在,魏冉、吕不韦都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务,后来吕不韦被免职,没有人担任相邦了,但是丞相却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秦二世继位的时候,又增设了中丞相。
到了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相国的权力比较大,丞相是相国的副手。汉高帝、汉惠帝、吕后、到汉文帝设左、右丞相。到了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等等,虽然名字有所变动,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丞相之职,废除了中书省,把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君主*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丞相这一制度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力的*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韩非子·显学》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在商周时期就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是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很多有才能的人被招聘为相。
到了秦武王二年(309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宰相主要辅佐政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这个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这个官名,也出现了几十种官名: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非常大,中丞相就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最*职的统称,一个是指代宰相制度这个制度体系。简单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和丞相不同,只要当时最*职都能叫宰相,宰相只是个统称,丞相才是个具体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宰相”是泛称,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而丞相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宰相涵盖包括丞相在内的诸多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2
有概念上的区别,宰相是封建社会所有最*职的统称,而丞相是具体的官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53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丞相是代替皇帝统领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职。而宰相是国家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