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王阳明怎么格物致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22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39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39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39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39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3:37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3:37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3:38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39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提出这个“心既理”的概念,这让我们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里。我的理解,首先理论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庸》讲“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又如佛家说我们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情绪等控制,让它蒙尘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学让我们如何拂去尘埃,让我们内心光明,从而“致良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39

格物致知并非是王阳明的首创。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个古老的思想。它来自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大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则和八大晋身修德提出的八个方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说,大人之学的法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在于不断向新向好,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诀。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追求。从儒家孟子的思想来说,这个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的。知道了自己的内心,还要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是非常崇拜这种学说的,这也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来源。


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于至善,说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这是我们的终极价值所在。

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的地方,是在于他编写了一套教科书,在宋元明清时代,这一套教科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书就相当于学习大纲,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须按照朱熹的说法来。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代表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并能够将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说,格物就是认识论,致知就是实践论,就是要学习并且实践。


王阳明用生命诠释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再加上明朝将朱熹的教科书作为官方指定用书,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着,我只要格物,对着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开悟,就能学到知识,就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狠狠地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没能格出什么花来,反倒是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格掉。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每件事物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事物中,天的规律到底在哪里?原来,规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那一刻,王阳明想起南宋大哲学家陆九渊的话,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来,心外无物啊!世界就存在与自己的内心深处。你寻找大千世界的规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去找好了。因为造物主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颗善心,这个善心,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而王阳明在孟子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说,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够的,你看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恶多端的坏人,如果说良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人有善恶之别?那是因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开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违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坏人。所以做人最为紧要的是,知道了还要去做。

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2:40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

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

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

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则从修身角度解释,就是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天理人欲,务求“存天理,去人欲”。

横向看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国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智慧;西方人说致知,通常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其中知识和经验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观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没有知识,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没有经验。西方人说科学,诸如实验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国人讲格物,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这两种。至于智慧,却是从这两者中生发出来的,于此一道,中国人尤其着力且有建树。

那么,格物致知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该怎样落实和应用?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明确,学习不等于读书,也不仅仅是跟着别人的式样做,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学习。学习,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现象进入本质,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问题解决好,最好在这过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力求养成刨根究底的习惯,这会使你自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格物致知”,决不能脱离实际。很多经验,乃至智慧,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故事中老者说的“务玄误国”之流。

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类的基本问题,离开这些问题,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读书、见闻、经历、思考、顿悟等种种,把如何对待工作,如何解决困难,如何对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种种常见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极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阳明格竹是“在探讨内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于自知,在于从中获得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中国人的格物总是与道德相关的,中国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在儒学的知识体系里,“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所以,中国人常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见人道。所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见人之傲骨。但这种格物法,必要一种契机,必要人把自己一生荣辱经历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动,从而悟得那么一点道理。也正因此,王阳明少年格竹,一无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却能一举悟道。他悟得的就是这种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这并不容易,人类天生对于认识自己和突破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知见障。我们经常说只是“知道”并不足够,还需要去悟、去行、去把这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个过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于我们自己的的碍难总是不断跳出来搞破坏。所以,我们经常说突破,突破谁?突破你自己。我们经常说创新,创谁的新?创你自己的新。改变旧习惯、改造旧思维,形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人格长高长大,终生成长,很充实,也很快乐,其中获得的是一种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乐,这就是中国人的“格物致知”。在这之后,与你相关的一切,自然也会相应改变。所以,最后的最后,你改变的,是你的整个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于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发展规律。凡事必须“循理”而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中国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练达之道。凡事必须不违“情理”方能成功,同样包括管理。所以,中国管理管的是人。这也正是故事中阳明“心学”与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当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尽取两家之长。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谓也。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谈得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两个层面:熟通人性,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明事理,从纭复杂的事象中抽丝剥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究竟,从而不断地发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之道。《孙子兵法》中提到“择人任势”,是很精辟的总结。管理者熟通人性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人,通明事理是为了因势利导,掌握住全局。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长于择人任势;不长于择人任势者,必难于格物致知。

用更中国式的说法,管理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精神教练,他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达到一种无声的教化。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体现,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么大,他建立并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并传递给下属的是知识、是经验,还是智慧。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很多时候无法被工具化、科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没有良心,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难的,除非自己骗自己。孔子说“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我年轻的时候当中学校长,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一定我先知道,我会怕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当官的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当官的忙,人家把文件摆你桌上,你没有时间看。当你不能够控制资讯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要改变了。

亲民要有一种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希望什么。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饭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个挑那个了,这才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是随时变动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远太近他都不舒服,难就难在这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胜达这款车百公里油耗多少? 胜达节能油加盟办厂可靠吗是不是骗子 河南洛阳胜达就是骗子,我把钱交了也不来人了,他们一个老总说了爱咋办... 胜达油是个骗局吗 胜达节能油是什么? 叩解度关于叩解的论述 湿重跟湿重有关的打浆磨片 戴尔XPS M1330-950重要参数 如果到别的单位去面试的话 如果人家问起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公司而离开另外... 学生会被两个部门同时面试怎么办 格物和穷理有什么区别? 格物穷理是什么意思呀 我家的水星路由器用wifi总是断网,来一下,断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格物致知来源于《礼记中庸》吗?格的意思是感通吗?格物穷理是朱熹提出来的吗? 儒家格道穷理是什么意思? 人生努力的句子 励志 我的水星路由器总断网,一会有一会没有,怎么回事? 水星路由器为什么总是断网? 格物穷理出自儒家礼记对不对? 荣耀v6可以用v7的手写笔吗 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是什么字体? 荣耀V6 nebo必须用原装笔才可以用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身为家长的你是否有尽量去做到自己的责任? 求机票打印行程单的字体?是什么字体?请赐教~~ redis slowlog 怎么看 请您就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在情感、态度、责任、个性、意志、等方面的影响,谈谈您的看法 我在某东买了个荣耀平板v6,但是卖家说不配原厂笔,这是为什么? 2018年7月2号还是3号或4号cctv13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是家庭教育问题少一点责备,多一点鼓励 求爱国电影的观后感250-300字 爱国电影《我是中国人》观后感300字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激励人奋斗的句子 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是对是错,还有什么是“格物穷理” 求100句关于奋斗的 精辟的 名人名言 水星300M无线路由每隔一段时间就掉线 王阳明静坐格竹子是怎么回事? 哪里有20段100至200字的励志句子? 格天格地,格物穷理,不如格局是啥意思? 20段励志句子!100-200字 四书章句集注是哪三代科举出题答题的依据 100句梦想有关的名言警句 佛,道,儒各修的都是什么? 水星无线路由器手机老是断网 格物论事是什么意思? 水星无线路由器老是断网!网速慢!!怎么回事!急急急 行宫便殿奏札反映朱熹对儒家思想的什么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我的号码被别人拉黑了, 在不换号码的情况下, 有没有什么软件可以打通拉黑我的那个人的电话,_百度问一问 Excel中如何取消宏 找不到这个宏 如何取消Excel的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