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有几座浮雕5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6:34
一共十块
八块主题浮雕和两块装饰性浮雕,
主题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著名建筑设计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仿北海公园明代“琼岛春阴”石碑设计的。在碑体正面雕刻着毛*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周总理书写奠基石和碑文。这些都是京城刻印高手们完成的。在纪念碑下面四周装置*历史题材内容的浮雕,是史学家、美术家提出的建议,得到毛*和周总理的同意,并由史学家草拟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的十大*运动事迹作为浮雕表现的题材内容。最后经毛*、周总理审查限定在中国近百年八大*运动的史实。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任务,调集一批雕塑家和画家联手合作。人民英雄纪念碑筹建初始,以史学家、作家、前国家文物局*郑振铎为纪念碑名誉组长,雕塑家刘开渠为副组长领导雕刻工作,画家吴作人为名誉副组长。画家彦涵为副组长,负责浮雕设计绘画工作。
纪念碑全部工程是前北京市*彭真领导。具体行政事务由前市府秘书长薛子正和总务科长兼党支部*贾国卿负责。
纪念碑浮雕工作组由雕塑家、画家、石工艺人组成。分八个组:第一组《虎门销烟》绘画设计者艾中信、负责雕塑者曾祖韶。第二组《太平天国》绘画设计者李宗津、负责雕塑者王丙召。第三组《武昌起义》绘画设计者董希文、负责雕塑者傅天仇。第四组《五四运动》绘画设计者冯法祀、负责雕塑者滑田友。第五组《五卅运动》绘画设计者吴作人、负责雕塑者王临乙。第六组《八一南昌起义》绘画设计者王式廓、负责雕塑者肖传玖。第七组《抗日战争》绘画设计者辛芒、负责雕塑者张松鹤。第八组《胜利渡江》绘画设计者彦涵、负责雕塑者刘开渠。
这八组雕塑、画稿的助手和参加者有:李祯祥、邹佩珠、王鸿文、夏肖敏、王琦、张文新、刘士敏、王卓予、陈叔光等。
石雕组:石刻艺人刘润芳(正组长),并负责《胜利渡江》雕刻工作,王耳生(副组长)等,计有11人之多(略)(其他分工不详),他们都是从河北省曲阳招来的。
我这里仅就彦涵的工作言之,他一方面要负责组织研讨题材内容和绘画设计;另一方面负责《胜利渡江》浮雕构图设计。彦涵为此收集有关资料,访问参加渡江战斗的战士,同时以其自身部队战斗生活的体验,进行画稿设计,抓住它的题材特殊性和浮雕艺术性,在构图上突出百万雄师不可阻挡的气势和人物动态变化,画面布局均衡,层次鲜明,既有绘画性又有装饰性,适应浮雕的制作。其他七面设计图均属类似情况。
自1953年开始,八面浮雕画稿经过三次设计。三次送审画稿均由彭真*经手,最后经毛*批准发回。由彦涵分发各组并将定稿晒成蓝图,交付雕塑领导人刘开渠。根据设计图放大,进行泥塑翻成石膏。设计画稿的任务即告完成,他们随即返回原单位。
八面设计图,有的原来幅面较长,后因浮雕尺寸改小,有的设计画面相应缩短,画中人物亦有减少,仍是按照设计图原稿的大样进行二次创作,如《胜利渡江》就是一例。最后八面浮雕在刘开渠的领导和助手、石刻艺人的共同协助下,经过长期艰辛劳动,打成石雕,最后终于胜利完成。由此可见这是一项从上到下规模庞大的集体创作。
碑体装饰纹样,为邱陵、张开先、周西珍、罗天勉、黄少军等设计。其石雕艺人,来自武强县、苏州等地,有刘印堂、刘志惠、刘典木等近十人(略)。
当时在天安门广场搭起大棚作为工作场地,设计者和石雕艺人在这里进行研讨、绘画设计、泥塑翻模、铸成石膏,最后在汉白玉石料上完成浮雕工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动工兴建,于1958年举行落成典礼。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是中国人民*斗争历史的印记。天安门广场,是我国*活动的中心,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宏伟的英雄纪念碑,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子孙后代对先烈永志不忘的标记。它的建成使天安门广场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6:34
四面嵌有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和两块装饰性浮雕,共十块.
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
国主义的坚定决心。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的序幕,它提出*、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辛亥*,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
示威*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激动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人,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南昌起义,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展开了以*武装反对反*武装的斗争。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慰劳*的情景。
参考<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6:35
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为主题。在渡江战役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有约170个人物形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惊天动地的*史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6:35
它的底部有八块浮雕和两块装饰浮雕,八块主题浮雕,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吴京运动和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佰万胜利渡长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6:36
一共有十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