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11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5 05:35
八一建军节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建军的历史意义
八一建军节的意义是什么
建军节是为了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和艰辛历程,激发将士们扞卫国家的斗志,节期在每年的8月1日,通常这天中国各地都要集中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活动,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建军节的习俗一般是机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形式各样的拥军活动。每年建军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
各级政府,也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各级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历来把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作为纪念建军节的“保留节日”。
中学团组织可以在建军节前后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通过“军营一日”体验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带领中学生为军烈属上门服务,感受军人和军人家庭为祖国和人民安宁作出的牺牲和奉献,培养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和长大保卫祖国的公民责任感。
首个节日的庆祝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瑞金城南举行。傍晚,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入口处,边舞边唱。庆祝活动分阅兵式和分列式,为防敌机轰炸,决定阅兵式在十七点到十九点半进行完。
十七时,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礼炮齐鸣,毛泽东、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第二项是宣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授军旗,向两个师发出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命令,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组成两块方阵,指战员高举拳头进行宣誓。
第三项是授旗授奖。中革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校授校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向功勋卓着的红军指挥员颁发红星奖章。中央政府和各党、群团体代表致祝辞,分列式随之开始。红军第二团第五团第三十七团第四十团等方队在一面面战旗引领下阔步通过检阅台,战士们一面高呼着口号、一面向检阅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长长的受阅队伍从检阅台前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坚定的步伐踏破夜幕,踏碎尘土,踹动着这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把“81”两个大字嵌入史册。
中国建军的历史意义
从深一层的角度去看,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仅是打响了第一枪, 而且还有很多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
(一) 人才方面
很多人在了解南昌起义时候会关心中国开国将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 据统计八位元帅, 六名大将曾经直接和间接参与南昌起义。 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南昌起义之后的发展。
南昌起义大部队在转移中被击溃, 朱德和陈毅带领劫后余生的八百壮士辗转作战, 最在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部队汇合。 而之前毛泽东的秋收起义的总指挥是卢德铭,黄埔二期学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率全团未能赶上南昌起义,随后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 邓小平组织领导的百色起义的主要负责人是张云逸, 也和南昌起义有关, 时任第11军25师参谋长。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的三大主力的主要领导人都和南昌起义有关。 中央红军就不用说了, 二方面军是贺龙本身就是南昌起义的主角, 四方面军早期领导蔡申熙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鄂豫皖是地位仅次于徐向前的军事将领。 时任第11军第24师参谋长。
在抗日战争中, 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是南昌起义的主角。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 120师师长贺龙, 参谋长周士第,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等也是南昌起义的重要参与者。 在解放战争中的四大野战军中同样如此。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南昌起义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个重要的军事家, 比如林彪和粟裕也都是南昌起义的参与者。
(二) 战术方面
共产党部队的胜利得益于游击战术, 不论是日后大规模的运动战也脱胎于此。 至于谁发明了游击战术, 很多人都认为是毛泽东主席发明的, 但历史的证据很明显地表示, 游击战之父应该就是红军之父朱德。 而且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的部队就是利用游击战术, 不但保留了南昌起义的火种, 而且还在游击战中不断地扩大。 在之后解放战争中声名鹊起的两名战将, 林彪和粟裕就在朱德领导的队伍中, 不难看出这些将士的指挥艺术源自于朱德的游击战术。
(三) 战略意义
南昌起义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武装割据, 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扩大自身的武装。 南昌起义后建立的各个根据地, 直到解放战争的初期, 基本都是这个路子。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到, 南昌起义之所以成为解放军的建军节, 绝不仅仅是南昌起义, 而是由于起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分水岭。 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新的传奇。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9 08:18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 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9 08:21
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写下了历史篇章。 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和斗争的极其尖锐,决定着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是逻辑发展的必然。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领导了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但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20世纪的中国,孙中山开辟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之路,但真正完成这条道路的是毛泽东。他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一、开辟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革命应当走俄国式的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把开展工人斗争,准备城市暴动作为工作重心。这种认识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后我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百多次起义归于失败。毛泽东是第一个冲破城市中心论的领导人。他领导的秋收起义,最初目标也是攻打长沙,但当攻打长沙的目标无法实现时,毛泽东果断地放弃了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寻求立足之地,在实践上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最早从理论上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无民主,外无独立,革命的形式只能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强敌长期占领中心城市,落后的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不能“以城市为中心”,只能“以农村为中心”;中国革命的道路不能是先城市后农村,只能是先农村后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从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同时,毛泽东还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红军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在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把农民及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多数的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党的问题;如何把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弱小的人民军队,如何数量上和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问题:如何发动农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应当指出,毛泽东的上述理论以及有关的政策、措施,主要地不是来自共产国际的指示,而且许多方面是直接违反共产国际那些脱离中国实际的指示的。反映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第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基本路线。他深入地论证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指出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法宝”。毛泽东还为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确立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为党贯彻自己的路线、实现各个阶段的战略任务开辟了道路。 邓小平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指出“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它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独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劳动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它推翻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为生产力发展扫清了道路,为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它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