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0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并没有「英文中,印刷或者打印出来效果最优的字体」这一回事。
有一个关于字体的概念,特别是西文,大家要先在脑海中搞清楚后才能再谈下一步。
近代认真设计的西文字体全都基于「功能」(functions)出发去设计。例如Georgia、Verdana基于萤幕去设计,ITC Charter为了方便存入3.5 inch磁盘而设计,Frutiger为标牌而设计,或一些范畴没有很严格规范的字体如Helvetica、Univers、或Myriad等,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功能点出发,这点与中文字体设计十分不同。若果要比较的话,国内主流对中文字体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数百年前的Caslon、Baskerville等万能形字款,这点得要靠大家支持和推动进步,详细容后再谈。
有这个「功能」共识后,你就可以想像到,较普级的电脑计算机在近二十年发生。在此之前只有印刷,那么,你说那一套字不是为印刷而设计的呢?我想占了九成半西文字款都是为印刷而设计。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看,一套字体灰谐度准确而均匀,结构良好,细部统一合理,已经是一套好字款,因此可以说,在我眼中能够家存户晓的基本上都是十分好的字款,剩下来只有个人风格喜好和你个人功能上的需要。
它好的地方除了有符合每一个要求的磅重外,有衬线也有无衬线,有标题有内文,也有Agate大小的设计(Agate特别针对指5.8pt的字体大小)。Guardian的设计有为报章的快速印刷作视觉补偿。Arrival是我的教授Keith Tam于英国雷丁大学修读字体设计时的毕业作品(该字体现为雷丁大学的指定路标字款)。这设计除了是一款他对「手书骨格对易认性有帮助」的挑战外,Arrival的整体设计就是为路标而设计:不完全浑圆的「点」、不完全垂直的直线就是为了背光环境作视觉保偿,特阔的字母大小和字间距也是为远距离快速辨认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也根本不用那么在意所谓的最适合阅读的字体:
易读性测试有个共识: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当印刷和显示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如激光照排和PC屏幕显示)的时代来临时,易读性研究的风潮已经过去,导致(易读性研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
影响 易读性 很重要一个因素并不是字体和排版,而是阅读者的习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black letter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那么的难读,但是当时的德国人习惯了,阅读速度经测试和一般人看非black letter差不多……
现在如果要选一个正文字体,我觉得与其先考虑易读性,不如先考虑这文章光从风格上讲适合哪些字体,然后再筛选,说难听点,你随便选个常用的字体,至少一定不会有人说很难读。真那么在意字体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并没有「英文中,印刷或者打印出来效果最优的字体」这一回事。
有一个关于字体的概念,特别是西文,大家要先在脑海中搞清楚后才能再谈下一步。
近代认真设计的西文字体全都基于「功能」(functions)出发去设计。例如Georgia、Verdana基于萤幕去设计,ITC Charter为了方便存入3.5 inch磁盘而设计,Frutiger为标牌而设计,或一些范畴没有很严格规范的字体如Helvetica、Univers、或Myriad等,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功能点出发,这点与中文字体设计十分不同。若果要比较的话,国内主流对中文字体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数百年前的Caslon、Baskerville等万能形字款,这点得要靠大家支持和推动进步,详细容后再谈。
有这个「功能」共识后,你就可以想像到,较普级的电脑计算机在近二十年发生。在此之前只有印刷,那么,你说那一套字不是为印刷而设计的呢?我想占了九成半西文字款都是为印刷而设计。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看,一套字体灰谐度准确而均匀,结构良好,细部统一合理,已经是一套好字款,因此可以说,在我眼中能够家存户晓的基本上都是十分好的字款,剩下来只有个人风格喜好和你个人功能上的需要。
它好的地方除了有符合每一个要求的磅重外,有衬线也有无衬线,有标题有内文,也有Agate大小的设计(Agate特别针对指5.8pt的字体大小)。Guardian的设计有为报章的快速印刷作视觉补偿。Arrival是我的教授Keith Tam于英国雷丁大学修读字体设计时的毕业作品(该字体现为雷丁大学的指定路标字款)。这设计除了是一款他对「手书骨格对易认性有帮助」的挑战外,Arrival的整体设计就是为路标而设计:不完全浑圆的「点」、不完全垂直的直线就是为了背光环境作视觉保偿,特阔的字母大小和字间距也是为远距离快速辨认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也根本不用那么在意所谓的最适合阅读的字体:
易读性测试有个共识: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当印刷和显示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如激光照排和PC屏幕显示)的时代来临时,易读性研究的风潮已经过去,导致(易读性研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
影响 易读性 很重要一个因素并不是字体和排版,而是阅读者的习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black letter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那么的难读,但是当时的德国人习惯了,阅读速度经测试和一般人看非black letter差不多……
现在如果要选一个正文字体,我觉得与其先考虑易读性,不如先考虑这文章光从风格上讲适合哪些字体,然后再筛选,说难听点,你随便选个常用的字体,至少一定不会有人说很难读。真那么在意字体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并没有「英文中,印刷或者打印出来效果最优的字体」这一回事。
有一个关于字体的概念,特别是西文,大家要先在脑海中搞清楚后才能再谈下一步。
近代认真设计的西文字体全都基于「功能」(functions)出发去设计。例如Georgia、Verdana基于萤幕去设计,ITC Charter为了方便存入3.5 inch磁盘而设计,Frutiger为标牌而设计,或一些范畴没有很严格规范的字体如Helvetica、Univers、或Myriad等,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功能点出发,这点与中文字体设计十分不同。若果要比较的话,国内主流对中文字体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数百年前的Caslon、Baskerville等万能形字款,这点得要靠大家支持和推动进步,详细容后再谈。
有这个「功能」共识后,你就可以想像到,较普级的电脑计算机在近二十年发生。在此之前只有印刷,那么,你说那一套字不是为印刷而设计的呢?我想占了九成半西文字款都是为印刷而设计。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看,一套字体灰谐度准确而均匀,结构良好,细部统一合理,已经是一套好字款,因此可以说,在我眼中能够家存户晓的基本上都是十分好的字款,剩下来只有个人风格喜好和你个人功能上的需要。
它好的地方除了有符合每一个要求的磅重外,有衬线也有无衬线,有标题有内文,也有Agate大小的设计(Agate特别针对指5.8pt的字体大小)。Guardian的设计有为报章的快速印刷作视觉补偿。Arrival是我的教授Keith Tam于英国雷丁大学修读字体设计时的毕业作品(该字体现为雷丁大学的指定路标字款)。这设计除了是一款他对「手书骨格对易认性有帮助」的挑战外,Arrival的整体设计就是为路标而设计:不完全浑圆的「点」、不完全垂直的直线就是为了背光环境作视觉保偿,特阔的字母大小和字间距也是为远距离快速辨认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也根本不用那么在意所谓的最适合阅读的字体:
易读性测试有个共识: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当印刷和显示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如激光照排和PC屏幕显示)的时代来临时,易读性研究的风潮已经过去,导致(易读性研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
影响 易读性 很重要一个因素并不是字体和排版,而是阅读者的习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black letter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那么的难读,但是当时的德国人习惯了,阅读速度经测试和一般人看非black letter差不多……
现在如果要选一个正文字体,我觉得与其先考虑易读性,不如先考虑这文章光从风格上讲适合哪些字体,然后再筛选,说难听点,你随便选个常用的字体,至少一定不会有人说很难读。真那么在意字体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并没有「英文中,印刷或者打印出来效果最优的字体」这一回事。
有一个关于字体的概念,特别是西文,大家要先在脑海中搞清楚后才能再谈下一步。
近代认真设计的西文字体全都基于「功能」(functions)出发去设计。例如Georgia、Verdana基于萤幕去设计,ITC Charter为了方便存入3.5 inch磁盘而设计,Frutiger为标牌而设计,或一些范畴没有很严格规范的字体如Helvetica、Univers、或Myriad等,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功能点出发,这点与中文字体设计十分不同。若果要比较的话,国内主流对中文字体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数百年前的Caslon、Baskerville等万能形字款,这点得要靠大家支持和推动进步,详细容后再谈。
有这个「功能」共识后,你就可以想像到,较普级的电脑计算机在近二十年发生。在此之前只有印刷,那么,你说那一套字不是为印刷而设计的呢?我想占了九成半西文字款都是为印刷而设计。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看,一套字体灰谐度准确而均匀,结构良好,细部统一合理,已经是一套好字款,因此可以说,在我眼中能够家存户晓的基本上都是十分好的字款,剩下来只有个人风格喜好和你个人功能上的需要。
它好的地方除了有符合每一个要求的磅重外,有衬线也有无衬线,有标题有内文,也有Agate大小的设计(Agate特别针对指5.8pt的字体大小)。Guardian的设计有为报章的快速印刷作视觉补偿。Arrival是我的教授Keith Tam于英国雷丁大学修读字体设计时的毕业作品(该字体现为雷丁大学的指定路标字款)。这设计除了是一款他对「手书骨格对易认性有帮助」的挑战外,Arrival的整体设计就是为路标而设计:不完全浑圆的「点」、不完全垂直的直线就是为了背光环境作视觉保偿,特阔的字母大小和字间距也是为远距离快速辨认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并没有「英文中,印刷或者打印出来效果最优的字体」这一回事。
有一个关于字体的概念,特别是西文,大家要先在脑海中搞清楚后才能再谈下一步。
近代认真设计的西文字体全都基于「功能」(functions)出发去设计。例如Georgia、Verdana基于萤幕去设计,ITC Charter为了方便存入3.5 inch磁盘而设计,Frutiger为标牌而设计,或一些范畴没有很严格规范的字体如Helvetica、Univers、或Myriad等,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功能点出发,这点与中文字体设计十分不同。若果要比较的话,国内主流对中文字体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数百年前的Caslon、Baskerville等万能形字款,这点得要靠大家支持和推动进步,详细容后再谈。
有这个「功能」共识后,你就可以想像到,较普级的电脑计算机在近二十年发生。在此之前只有印刷,那么,你说那一套字不是为印刷而设计的呢?我想占了九成半西文字款都是为印刷而设计。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看,一套字体灰谐度准确而均匀,结构良好,细部统一合理,已经是一套好字款,因此可以说,在我眼中能够家存户晓的基本上都是十分好的字款,剩下来只有个人风格喜好和你个人功能上的需要。
它好的地方除了有符合每一个要求的磅重外,有衬线也有无衬线,有标题有内文,也有Agate大小的设计(Agate特别针对指5.8pt的字体大小)。Guardian的设计有为报章的快速印刷作视觉补偿。Arrival是我的教授Keith Tam于英国雷丁大学修读字体设计时的毕业作品(该字体现为雷丁大学的指定路标字款)。这设计除了是一款他对「手书骨格对易认性有帮助」的挑战外,Arrival的整体设计就是为路标而设计:不完全浑圆的「点」、不完全垂直的直线就是为了背光环境作视觉保偿,特阔的字母大小和字间距也是为远距离快速辨认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也根本不用那么在意所谓的最适合阅读的字体:
易读性测试有个共识: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当印刷和显示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如激光照排和PC屏幕显示)的时代来临时,易读性研究的风潮已经过去,导致(易读性研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
影响 易读性 很重要一个因素并不是字体和排版,而是阅读者的习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black letter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那么的难读,但是当时的德国人习惯了,阅读速度经测试和一般人看非black letter差不多……
现在如果要选一个正文字体,我觉得与其先考虑易读性,不如先考虑这文章光从风格上讲适合哪些字体,然后再筛选,说难听点,你随便选个常用的字体,至少一定不会有人说很难读。真那么在意字体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也根本不用那么在意所谓的最适合阅读的字体:
易读性测试有个共识: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当印刷和显示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如激光照排和PC屏幕显示)的时代来临时,易读性研究的风潮已经过去,导致(易读性研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
影响 易读性 很重要一个因素并不是字体和排版,而是阅读者的习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black letter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那么的难读,但是当时的德国人习惯了,阅读速度经测试和一般人看非black letter差不多……
现在如果要选一个正文字体,我觉得与其先考虑易读性,不如先考虑这文章光从风格上讲适合哪些字体,然后再筛选,说难听点,你随便选个常用的字体,至少一定不会有人说很难读。真那么在意字体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并没有「英文中,印刷或者打印出来效果最优的字体」这一回事。
有一个关于字体的概念,特别是西文,大家要先在脑海中搞清楚后才能再谈下一步。
近代认真设计的西文字体全都基于「功能」(functions)出发去设计。例如Georgia、Verdana基于萤幕去设计,ITC Charter为了方便存入3.5 inch磁盘而设计,Frutiger为标牌而设计,或一些范畴没有很严格规范的字体如Helvetica、Univers、或Myriad等,但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功能点出发,这点与中文字体设计十分不同。若果要比较的话,国内主流对中文字体的思想还停留在西方数百年前的Caslon、Baskerville等万能形字款,这点得要靠大家支持和推动进步,详细容后再谈。
有这个「功能」共识后,你就可以想像到,较普级的电脑计算机在近二十年发生。在此之前只有印刷,那么,你说那一套字不是为印刷而设计的呢?我想占了九成半西文字款都是为印刷而设计。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看,一套字体灰谐度准确而均匀,结构良好,细部统一合理,已经是一套好字款,因此可以说,在我眼中能够家存户晓的基本上都是十分好的字款,剩下来只有个人风格喜好和你个人功能上的需要。
它好的地方除了有符合每一个要求的磅重外,有衬线也有无衬线,有标题有内文,也有Agate大小的设计(Agate特别针对指5.8pt的字体大小)。Guardian的设计有为报章的快速印刷作视觉补偿。Arrival是我的教授Keith Tam于英国雷丁大学修读字体设计时的毕业作品(该字体现为雷丁大学的指定路标字款)。这设计除了是一款他对「手书骨格对易认性有帮助」的挑战外,Arrival的整体设计就是为路标而设计:不完全浑圆的「点」、不完全垂直的直线就是为了背光环境作视觉保偿,特阔的字母大小和字间距也是为远距离快速辨认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19
其实也根本不用那么在意所谓的最适合阅读的字体:
易读性测试有个共识: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当印刷和显示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如激光照排和PC屏幕显示)的时代来临时,易读性研究的风潮已经过去,导致(易读性研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
影响 易读性 很重要一个因素并不是字体和排版,而是阅读者的习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black letter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那么的难读,但是当时的德国人习惯了,阅读速度经测试和一般人看非black letter差不多……
现在如果要选一个正文字体,我觉得与其先考虑易读性,不如先考虑这文章光从风格上讲适合哪些字体,然后再筛选,说难听点,你随便选个常用的字体,至少一定不会有人说很难读。真那么在意字体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