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1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1
一、学术思想
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二、个人著述
1、《本草纲目》
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
2、《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3、《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扩展资料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时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2
1、编著《本草纲目》
1552年,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这一鸿篇巨著。凭借着他扎实的医学知识,惊人的毅力,历时26年,《本草纲目》终于截稿。
《本草纲目》共16部,50余卷,记录1900余种药材,190余万字,记录方剂11000多种。然而,李时珍生前并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出版,该书于他去世之后3年后出版。
2、编著《濒湖脉学》
李时珍不仅仅对药物进行了规范修正,还有更厉害的又少为人知的地方。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存在错谬地方极多,古人信息不发达。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上保守思想作祟,盲目崇拜经典,那些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人,敝帚自珍,没有互通有无的概念,严重的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李时珍就是这样一个不容错谬流传的完美主义者。《濒湖脉学》是李时珍另外一部著作。该书开篇即言: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
3、促进医学发展
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
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中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在当时的切——脉学方面非常混乱。李时珍又一次进行了脉学的拨乱反正。
扩展资料
李时珍相关故事:
李时珍非常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经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作用。一回,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能够治疗瘀血症。于是,他找了2杯生猪血来做实验。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
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做为对照较的那杯生猪血却非常快凝固了,芋麻叶治疗瘀血的作用得到初步证实。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仅是证实野芋麻叶可以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它又有哪些作用呢?
于是,他又将芋麻叶粉末与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缓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功效。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亦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许多。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作用,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进煮的鱼沸汤中,非常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作用。
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去除油腻的作用,由这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时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2
李时珍的贡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3
在他发现原来的医药学书籍的错误后,历时26年,遍访群山,写下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但貌似《本草纲目》不是第一部医学巨著吧,我记得春秋战国时就有《神龙本草经》了,后来还有《唐本草》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3
最大的贡献是写了《本草纲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1
一、学术思想
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二、个人著述
1、《本草纲目》
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
2、《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3、《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扩展资料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时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2
1、编著《本草纲目》
1552年,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这一鸿篇巨著。凭借着他扎实的医学知识,惊人的毅力,历时26年,《本草纲目》终于截稿。
《本草纲目》共16部,50余卷,记录1900余种药材,190余万字,记录方剂11000多种。然而,李时珍生前并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出版,该书于他去世之后3年后出版。
2、编著《濒湖脉学》
李时珍不仅仅对药物进行了规范修正,还有更厉害的又少为人知的地方。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存在错谬地方极多,古人信息不发达。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上保守思想作祟,盲目崇拜经典,那些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人,敝帚自珍,没有互通有无的概念,严重的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李时珍就是这样一个不容错谬流传的完美主义者。《濒湖脉学》是李时珍另外一部著作。该书开篇即言: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
3、促进医学发展
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
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中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在当时的切——脉学方面非常混乱。李时珍又一次进行了脉学的拨乱反正。
扩展资料
李时珍相关故事:
李时珍非常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经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作用。一回,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能够治疗瘀血症。于是,他找了2杯生猪血来做实验。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
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做为对照较的那杯生猪血却非常快凝固了,芋麻叶治疗瘀血的作用得到初步证实。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仅是证实野芋麻叶可以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它又有哪些作用呢?
于是,他又将芋麻叶粉末与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缓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功效。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亦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许多。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作用,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进煮的鱼沸汤中,非常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作用。
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去除油腻的作用,由这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时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2
李时珍的贡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1
一、学术思想
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二、个人著述
1、《本草纲目》
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
2、《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3、《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扩展资料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时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2
1、编著《本草纲目》
1552年,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这一鸿篇巨著。凭借着他扎实的医学知识,惊人的毅力,历时26年,《本草纲目》终于截稿。
《本草纲目》共16部,50余卷,记录1900余种药材,190余万字,记录方剂11000多种。然而,李时珍生前并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出版,该书于他去世之后3年后出版。
2、编著《濒湖脉学》
李时珍不仅仅对药物进行了规范修正,还有更厉害的又少为人知的地方。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存在错谬地方极多,古人信息不发达。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上保守思想作祟,盲目崇拜经典,那些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人,敝帚自珍,没有互通有无的概念,严重的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李时珍就是这样一个不容错谬流传的完美主义者。《濒湖脉学》是李时珍另外一部著作。该书开篇即言: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
3、促进医学发展
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
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中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在当时的切——脉学方面非常混乱。李时珍又一次进行了脉学的拨乱反正。
扩展资料
李时珍相关故事:
李时珍非常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经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作用。一回,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能够治疗瘀血症。于是,他找了2杯生猪血来做实验。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
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做为对照较的那杯生猪血却非常快凝固了,芋麻叶治疗瘀血的作用得到初步证实。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仅是证实野芋麻叶可以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它又有哪些作用呢?
于是,他又将芋麻叶粉末与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缓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功效。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亦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许多。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作用,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进煮的鱼沸汤中,非常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作用。
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去除油腻的作用,由这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时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2
李时珍的贡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3
在他发现原来的医药学书籍的错误后,历时26年,遍访群山,写下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但貌似《本草纲目》不是第一部医学巨著吧,我记得春秋战国时就有《神龙本草经》了,后来还有《唐本草》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3
最大的贡献是写了《本草纲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3
在他发现原来的医药学书籍的错误后,历时26年,遍访群山,写下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但貌似《本草纲目》不是第一部医学巨著吧,我记得春秋战国时就有《神龙本草经》了,后来还有《唐本草》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3
最大的贡献是写了《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