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礼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2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7
中式传统婚礼含中国哲学 红色是对日神的崇拜
刚刚过去的西式情人节适逢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喜庆。不过,也许国人从此不必感慨本土节日比不上洋节了,因为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喜爱传统的方式。近两年,传统婚礼仪式越办越多,甚至形成产业就是例证。
前不久,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出现了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是由北京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亲自策划并主持的老北京传统婚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婚礼首次穿越皇家园林举行。这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花轿接亲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大江南北。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传统婚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重放异彩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中式传统婚礼,以揭示其中的魅力。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和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俗话说“礼乐和鸣”,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爱红源于日神崇拜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在传统婚礼上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仪体现天地人和谐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
请亲友来证明婚姻本身的正式和庄重,不是随意的,这和重视人与人的和谐结合在一起。由于婚姻的产生,使得二人的家庭形成姻亲关系。仪式可以体现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
仪式结束时,新郎新娘要把敬神的钱粮和裱文都要放到钱粮盆中拿到院里焚化。随着火焰、纸灰升腾,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示已经得到了“天”的认可。
国人敬天,这和农业社会生产水平有关。当时必须以家族为纽带,和自然形成共同生活的原则。因此只有天地人合一、关系和谐,人才能够丰衣足食。
再比如,传统婚礼中有很多装饰性的器物,以及语言禁忌、参与人的禁忌。像喜娘伴郎不能由鳏寡孤独者担任。这并不像庸俗化解释中说的那样是担心“不吉利”影响新人,而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鳏寡孤独恰恰表现了一种不和谐,不*,和仪式中向天地祈福的初衷是相反的。因此有了这样的禁忌。
传统婚礼中多用的乐器也反映了“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天”的重视。锣鼓、唢呐、笙都是以响声明亮为主的,婚礼上的音乐也不是文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表达人的声音,声音大才能让“天”知道,同时反映婚姻本身的隆重。参与者在四面大鼓,两面开道锣的巨大声响中能够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作用。人在天地间生活,要与天地和谐,也要与人和谐。中国人的祈福迎祥,也就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礼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何星亮在《文化与文明》中写到:每一种文化都可分为外显的文化和内隐的文化两部分。外显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主要是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集体生活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是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文化,它是人类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的。而内隐的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背后的结构或模式。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通常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例如,汉族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都吃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这四种食物象征“早生贵子”,而这种象征意义只有汉族和了解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28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