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8
特征一:舒适人性的课堂环境 英国学者威尔肯森(Clive wilkinson)认为“教室的环境布置是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关键”。课堂环境(主要是指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光线照明、墙壁色彩、背景声环境、室内温度、空气质量、桌椅设计以及人均面积等因素)舒适与否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可以说,课堂环境的摆设、教学方式及教师的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传统课堂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是由黑板、讲台、课桌、椅子等组成的一个封闭场所,是一种单向传递教学的过程。而未来课堂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化地促进学习为主要目的,打造优化舒适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个体生命成熟的过程,课堂环境舒适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使师生处于良好的教与学状态。 特征二:先进齐全的教学装备 未来课堂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使学习者能够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考虑学习环境,包括未来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平台。未来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交互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交互式电子白板、表决器、移动互动终端、多屏互动终端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的触摸屏会成为小型课堂中的必要装备。同时,未来课堂是一个基于“前端云端、后端物联”的课堂,未来课堂中一切资源的存取与处理均在云端,教师与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交互终端接入云端的学习支持平台,这样既能实现资源互享,又利于将课前、课中、课后做一体化设计。未来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课堂,而是可以借助于互动视频技术实现课堂的扩展,可以与远程课堂、虚拟课堂、实地场景等进行连接,方便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专家、虚拟学习者、实地场景内容等的实时在线互动。 特征三:便利自如的技术操控 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在《教育生态学》一书中这样定义:“课堂是教育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与环境(教师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未来课堂是一个高互动的学习空间,在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更加频繁实时。未来课堂中的设备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人的操作命令的信息处理工具,而是协助人完成任务的帮手,是人的伙伴。使用未来课堂中的设备,学习和操作负担将有效减少,在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完全是自发的、无约束的、非强制的,教师与学生能够以第一类的自然数据(如语言、姿态和书写等)与课堂设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自如的交互。 特征四:丰富充沛的平台资源 未来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学习者所获得的资源及与之互动的学习同伴、教学者、专家不再仅仅局限于真实的课堂内,可以借助于未来课堂多点互动系统,将位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教学者、专家聚集到一个虚拟学习空间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者与虚拟课堂中的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有力地扩展了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类资源、虚拟实验类资源、课堂交互类资源、资源的分享、资源的交流等功能。 特征五:实时流畅的对话交互 西方学者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在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传统教学只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而忽视学生群体的互相影响作用。互动式教学追求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支持,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使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当然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 特征六: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巨大变革。未来课堂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等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物联网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高效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旨在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通过在预习、学习过程中使用知识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整理与汇总,或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等。 构建在“前端云计算,后端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未来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屏互动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模式、可视化教学模式、即时互动评价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教与学反思模式、教与学协作模式等;广泛使用思维可视化教学、分组协作交流、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微课堂、翻转课堂、微格教学、E―Learning、教师教育培训等教学方式。未来课堂中教与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有限的物理课堂空间*,而是即时延伸到课堂之外,使现实的课堂与远端的课堂互连互动,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学习以及与远端课堂内的学习者交流合作。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8
特征一:舒适人性的课堂环境 英国学者威尔肯森(Clive wilkinson)认为“教室的环境布置是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关键”。课堂环境(主要是指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光线照明、墙壁色彩、背景声环境、室内温度、空气质量、桌椅设计以及人均面积等因素)舒适与否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可以说,课堂环境的摆设、教学方式及教师的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传统课堂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是由黑板、讲台、课桌、椅子等组成的一个封闭场所,是一种单向传递教学的过程。而未来课堂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化地促进学习为主要目的,打造优化舒适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个体生命成熟的过程,课堂环境舒适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使师生处于良好的教与学状态。 特征二:先进齐全的教学装备 未来课堂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使学习者能够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考虑学习环境,包括未来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平台。未来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交互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交互式电子白板、表决器、移动互动终端、多屏互动终端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的触摸屏会成为小型课堂中的必要装备。同时,未来课堂是一个基于“前端云端、后端物联”的课堂,未来课堂中一切资源的存取与处理均在云端,教师与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交互终端接入云端的学习支持平台,这样既能实现资源互享,又利于将课前、课中、课后做一体化设计。未来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课堂,而是可以借助于互动视频技术实现课堂的扩展,可以与远程课堂、虚拟课堂、实地场景等进行连接,方便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专家、虚拟学习者、实地场景内容等的实时在线互动。 特征三:便利自如的技术操控 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在《教育生态学》一书中这样定义:“课堂是教育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与环境(教师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未来课堂是一个高互动的学习空间,在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更加频繁实时。未来课堂中的设备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人的操作命令的信息处理工具,而是协助人完成任务的帮手,是人的伙伴。使用未来课堂中的设备,学习和操作负担将有效减少,在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完全是自发的、无约束的、非强制的,教师与学生能够以第一类的自然数据(如语言、姿态和书写等)与课堂设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自如的交互。 特征四:丰富充沛的平台资源 未来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学习者所获得的资源及与之互动的学习同伴、教学者、专家不再仅仅局限于真实的课堂内,可以借助于未来课堂多点互动系统,将位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教学者、专家聚集到一个虚拟学习空间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者与虚拟课堂中的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有力地扩展了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类资源、虚拟实验类资源、课堂交互类资源、资源的分享、资源的交流等功能。 特征五:实时流畅的对话交互 西方学者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在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传统教学只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而忽视学生群体的互相影响作用。互动式教学追求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支持,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使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当然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 特征六: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巨大变革。未来课堂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等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物联网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高效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旨在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通过在预习、学习过程中使用知识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整理与汇总,或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等。 构建在“前端云计算,后端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未来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屏互动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模式、可视化教学模式、即时互动评价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教与学反思模式、教与学协作模式等;广泛使用思维可视化教学、分组协作交流、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微课堂、翻转课堂、微格教学、E―Learning、教师教育培训等教学方式。未来课堂中教与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有限的物理课堂空间*,而是即时延伸到课堂之外,使现实的课堂与远端的课堂互连互动,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学习以及与远端课堂内的学习者交流合作。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8
特征一:舒适人性的课堂环境 英国学者威尔肯森(Clive wilkinson)认为“教室的环境布置是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关键”。课堂环境(主要是指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光线照明、墙壁色彩、背景声环境、室内温度、空气质量、桌椅设计以及人均面积等因素)舒适与否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可以说,课堂环境的摆设、教学方式及教师的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传统课堂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是由黑板、讲台、课桌、椅子等组成的一个封闭场所,是一种单向传递教学的过程。而未来课堂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化地促进学习为主要目的,打造优化舒适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个体生命成熟的过程,课堂环境舒适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使师生处于良好的教与学状态。 特征二:先进齐全的教学装备 未来课堂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使学习者能够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考虑学习环境,包括未来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平台。未来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交互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交互式电子白板、表决器、移动互动终端、多屏互动终端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的触摸屏会成为小型课堂中的必要装备。同时,未来课堂是一个基于“前端云端、后端物联”的课堂,未来课堂中一切资源的存取与处理均在云端,教师与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交互终端接入云端的学习支持平台,这样既能实现资源互享,又利于将课前、课中、课后做一体化设计。未来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课堂,而是可以借助于互动视频技术实现课堂的扩展,可以与远程课堂、虚拟课堂、实地场景等进行连接,方便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专家、虚拟学习者、实地场景内容等的实时在线互动。 特征三:便利自如的技术操控 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在《教育生态学》一书中这样定义:“课堂是教育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与环境(教师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未来课堂是一个高互动的学习空间,在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更加频繁实时。未来课堂中的设备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人的操作命令的信息处理工具,而是协助人完成任务的帮手,是人的伙伴。使用未来课堂中的设备,学习和操作负担将有效减少,在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完全是自发的、无约束的、非强制的,教师与学生能够以第一类的自然数据(如语言、姿态和书写等)与课堂设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自如的交互。 特征四:丰富充沛的平台资源 未来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学习者所获得的资源及与之互动的学习同伴、教学者、专家不再仅仅局限于真实的课堂内,可以借助于未来课堂多点互动系统,将位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教学者、专家聚集到一个虚拟学习空间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者与虚拟课堂中的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有力地扩展了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类资源、虚拟实验类资源、课堂交互类资源、资源的分享、资源的交流等功能。 特征五:实时流畅的对话交互 西方学者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在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传统教学只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而忽视学生群体的互相影响作用。互动式教学追求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支持,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使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当然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 特征六: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巨大变革。未来课堂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等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物联网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高效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旨在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通过在预习、学习过程中使用知识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整理与汇总,或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等。 构建在“前端云计算,后端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未来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屏互动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模式、可视化教学模式、即时互动评价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教与学反思模式、教与学协作模式等;广泛使用思维可视化教学、分组协作交流、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微课堂、翻转课堂、微格教学、E―Learning、教师教育培训等教学方式。未来课堂中教与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有限的物理课堂空间*,而是即时延伸到课堂之外,使现实的课堂与远端的课堂互连互动,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学习以及与远端课堂内的学习者交流合作。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38
特征一:舒适人性的课堂环境 英国学者威尔肯森(Clive wilkinson)认为“教室的环境布置是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关键”。课堂环境(主要是指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光线照明、墙壁色彩、背景声环境、室内温度、空气质量、桌椅设计以及人均面积等因素)舒适与否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可以说,课堂环境的摆设、教学方式及教师的心态代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传统课堂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是由黑板、讲台、课桌、椅子等组成的一个封闭场所,是一种单向传递教学的过程。而未来课堂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化地促进学习为主要目的,打造优化舒适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个体生命成熟的过程,课堂环境舒适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使师生处于良好的教与学状态。 特征二:先进齐全的教学装备 未来课堂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使学习者能够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考虑学习环境,包括未来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平台。未来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交互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交互式电子白板、表决器、移动互动终端、多屏互动终端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的触摸屏会成为小型课堂中的必要装备。同时,未来课堂是一个基于“前端云端、后端物联”的课堂,未来课堂中一切资源的存取与处理均在云端,教师与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交互终端接入云端的学习支持平台,这样既能实现资源互享,又利于将课前、课中、课后做一体化设计。未来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课堂,而是可以借助于互动视频技术实现课堂的扩展,可以与远程课堂、虚拟课堂、实地场景等进行连接,方便学习者与远程学习者、专家、虚拟学习者、实地场景内容等的实时在线互动。 特征三:便利自如的技术操控 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在《教育生态学》一书中这样定义:“课堂是教育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与环境(教师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未来课堂是一个高互动的学习空间,在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更加频繁实时。未来课堂中的设备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人的操作命令的信息处理工具,而是协助人完成任务的帮手,是人的伙伴。使用未来课堂中的设备,学习和操作负担将有效减少,在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完全是自发的、无约束的、非强制的,教师与学生能够以第一类的自然数据(如语言、姿态和书写等)与课堂设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自如的交互。 特征四:丰富充沛的平台资源 未来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学习者所获得的资源及与之互动的学习同伴、教学者、专家不再仅仅局限于真实的课堂内,可以借助于未来课堂多点互动系统,将位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教学者、专家聚集到一个虚拟学习空间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者与虚拟课堂中的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有力地扩展了现实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类资源、虚拟实验类资源、课堂交互类资源、资源的分享、资源的交流等功能。 特征五:实时流畅的对话交互 西方学者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在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传统教学只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而忽视学生群体的互相影响作用。互动式教学追求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支持,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使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当然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 特征六: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巨大变革。未来课堂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等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物联网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开展以高效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旨在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通过在预习、学习过程中使用知识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整理与汇总,或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等。 构建在“前端云计算,后端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未来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屏互动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模式、可视化教学模式、即时互动评价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教与学反思模式、教与学协作模式等;广泛使用思维可视化教学、分组协作交流、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微课堂、翻转课堂、微格教学、E―Learning、教师教育培训等教学方式。未来课堂中教与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有限的物理课堂空间*,而是即时延伸到课堂之外,使现实的课堂与远端的课堂互连互动,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学习以及与远端课堂内的学习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