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啥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1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没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是一具身体,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心学》
拓展资料: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你说知善知恶有什么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使你生活过得顺,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知识拓展:
这句话是《传习录》中记载的王阳明的"四句教"。他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王阳明说的这句话本意是,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从善恶的角度上来讲是善恶俱遣的。真如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时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咸具如来智慧德相”,释迦世尊所指的就是这个无善无恶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因为这个区分是非善恶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它本质上就是妄念。心本不有因境生,我们对一切事情不生分别就是佛,拥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们执着于别人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就是用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而它恰恰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还有个能知所知,能分别和所分别的东西在,还是在相上,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还是不究竟,还没有悟到真心之所在,还停留在于第六意识层面。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能对世间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缘而生的,那么我们当下就是佛,我们就拥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时也就能消灭一切的烦恼。般若智慧和世间知识的区别就在于这个能知善知恶的分别心,所谓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我们应该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识。尽管是分别,是妄念,但是究其源头,还是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在起作用。有分别能力而不去分别,因为善恶都是缘起法,是有相的东西,缘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间万法平等,万法无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换句话说世界没有不平,唯有我们的心不平。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内心如如不动,这样的生活会非常的好过。当然从来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世间人如果没有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无关。
第四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我们的真如佛性如同镜子一样,朗照一切而纤尘不染,我们的物欲私心如同尘垢一样遮盖了镜子的表面,从而让我们变的狭隘,愚痴,烦恼丛生。王阳明讲为善去恶,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欲和私心,扫除镜子表面上的尘垢,从而找回我们那个原本充满智慧和光明的真心。格物在佛家来讲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学讲心外无物,佛家讲心外无法,万法从心想生。(万法在这里就是指万事万物)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像佛一样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却是错的,追求财色名利这些空花水月般的东西,落入无边的烦恼陷阱。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就像是衣服里藏着摩尼宝珠的乞丐一样,本来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这颗摩尼宝珠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心外无法,向外求是求不来的,有智慧的人向内求,向心地上求,无尽的宝藏,应时会自然显发。放下一切其实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现前,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绝大多数人因为迷失在这个有相的世间,秉持着眼见为实的邪见,不能看破世间森罗万象的假相,颠倒执着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脱,实在是可悲!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
拓展资料: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1、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
2、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是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
3、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
4、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9
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没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是一具身体,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心学》
拓展资料: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你说知善知恶有什么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使你生活过得顺,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知识拓展:
这句话是《传习录》中记载的王阳明的"四句教"。他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王阳明说的这句话本意是,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没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是一具身体,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心学》
拓展资料: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从善恶的角度上来讲是善恶俱遣的。真如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时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咸具如来智慧德相”,释迦世尊所指的就是这个无善无恶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因为这个区分是非善恶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它本质上就是妄念。心本不有因境生,我们对一切事情不生分别就是佛,拥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们执着于别人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就是用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而它恰恰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还有个能知所知,能分别和所分别的东西在,还是在相上,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还是不究竟,还没有悟到真心之所在,还停留在于第六意识层面。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能对世间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缘而生的,那么我们当下就是佛,我们就拥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时也就能消灭一切的烦恼。般若智慧和世间知识的区别就在于这个能知善知恶的分别心,所谓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我们应该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识。尽管是分别,是妄念,但是究其源头,还是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在起作用。有分别能力而不去分别,因为善恶都是缘起法,是有相的东西,缘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间万法平等,万法无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换句话说世界没有不平,唯有我们的心不平。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内心如如不动,这样的生活会非常的好过。当然从来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世间人如果没有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无关。
第四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我们的真如佛性如同镜子一样,朗照一切而纤尘不染,我们的物欲私心如同尘垢一样遮盖了镜子的表面,从而让我们变的狭隘,愚痴,烦恼丛生。王阳明讲为善去恶,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欲和私心,扫除镜子表面上的尘垢,从而找回我们那个原本充满智慧和光明的真心。格物在佛家来讲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学讲心外无物,佛家讲心外无法,万法从心想生。(万法在这里就是指万事万物)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像佛一样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却是错的,追求财色名利这些空花水月般的东西,落入无边的烦恼陷阱。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就像是衣服里藏着摩尼宝珠的乞丐一样,本来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这颗摩尼宝珠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心外无法,向外求是求不来的,有智慧的人向内求,向心地上求,无尽的宝藏,应时会自然显发。放下一切其实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现前,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绝大多数人因为迷失在这个有相的世间,秉持着眼见为实的邪见,不能看破世间森罗万象的假相,颠倒执着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脱,实在是可悲!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你说知善知恶有什么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使你生活过得顺,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知识拓展:
这句话是《传习录》中记载的王阳明的"四句教"。他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王阳明说的这句话本意是,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
拓展资料: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1、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
2、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是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
3、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
4、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从善恶的角度上来讲是善恶俱遣的。真如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时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咸具如来智慧德相”,释迦世尊所指的就是这个无善无恶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因为这个区分是非善恶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它本质上就是妄念。心本不有因境生,我们对一切事情不生分别就是佛,拥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们执着于别人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就是用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而它恰恰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还有个能知所知,能分别和所分别的东西在,还是在相上,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还是不究竟,还没有悟到真心之所在,还停留在于第六意识层面。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能对世间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缘而生的,那么我们当下就是佛,我们就拥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时也就能消灭一切的烦恼。般若智慧和世间知识的区别就在于这个能知善知恶的分别心,所谓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我们应该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识。尽管是分别,是妄念,但是究其源头,还是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在起作用。有分别能力而不去分别,因为善恶都是缘起法,是有相的东西,缘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间万法平等,万法无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换句话说世界没有不平,唯有我们的心不平。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内心如如不动,这样的生活会非常的好过。当然从来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世间人如果没有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无关。
第四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我们的真如佛性如同镜子一样,朗照一切而纤尘不染,我们的物欲私心如同尘垢一样遮盖了镜子的表面,从而让我们变的狭隘,愚痴,烦恼丛生。王阳明讲为善去恶,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欲和私心,扫除镜子表面上的尘垢,从而找回我们那个原本充满智慧和光明的真心。格物在佛家来讲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学讲心外无物,佛家讲心外无法,万法从心想生。(万法在这里就是指万事万物)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像佛一样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却是错的,追求财色名利这些空花水月般的东西,落入无边的烦恼陷阱。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就像是衣服里藏着摩尼宝珠的乞丐一样,本来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这颗摩尼宝珠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心外无法,向外求是求不来的,有智慧的人向内求,向心地上求,无尽的宝藏,应时会自然显发。放下一切其实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现前,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绝大多数人因为迷失在这个有相的世间,秉持着眼见为实的邪见,不能看破世间森罗万象的假相,颠倒执着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脱,实在是可悲!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没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是一具身体,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心学》
拓展资料: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
拓展资料: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1、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
2、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是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
3、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
4、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7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你说知善知恶有什么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使你生活过得顺,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知识拓展:
这句话是《传习录》中记载的王阳明的"四句教"。他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王阳明说的这句话本意是,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9
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9
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从善恶的角度上来讲是善恶俱遣的。真如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时不禁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咸具如来智慧德相”,释迦世尊所指的就是这个无善无恶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因为这个区分是非善恶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它本质上就是妄念。心本不有因境生,我们对一切事情不生分别就是佛,拥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们执着于别人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就是用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而它恰恰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楞严经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还有个能知所知,能分别和所分别的东西在,还是在相上,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还是不究竟,还没有悟到真心之所在,还停留在于第六意识层面。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能对世间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缘而生的,那么我们当下就是佛,我们就拥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时也就能消灭一切的烦恼。般若智慧和世间知识的区别就在于这个能知善知恶的分别心,所谓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我们应该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识。尽管是分别,是妄念,但是究其源头,还是那个无善无恶的本体在起作用。有分别能力而不去分别,因为善恶都是缘起法,是有相的东西,缘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间万法平等,万法无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换句话说世界没有不平,唯有我们的心不平。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内心如如不动,这样的生活会非常的好过。当然从来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世间人如果没有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无关。
第四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我们的真如佛性如同镜子一样,朗照一切而纤尘不染,我们的物欲私心如同尘垢一样遮盖了镜子的表面,从而让我们变的狭隘,愚痴,烦恼丛生。王阳明讲为善去恶,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欲和私心,扫除镜子表面上的尘垢,从而找回我们那个原本充满智慧和光明的真心。格物在佛家来讲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学讲心外无物,佛家讲心外无法,万法从心想生。(万法在这里就是指万事万物)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像佛一样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却是错的,追求财色名利这些空花水月般的东西,落入无边的烦恼陷阱。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我们就像是衣服里藏着摩尼宝珠的乞丐一样,本来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这颗摩尼宝珠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心外无法,向外求是求不来的,有智慧的人向内求,向心地上求,无尽的宝藏,应时会自然显发。放下一切其实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现前,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绝大多数人因为迷失在这个有相的世间,秉持着眼见为实的邪见,不能看破世间森罗万象的假相,颠倒执着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脱,实在是可悲!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8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意思是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
拓展资料:
这四句话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所做,是阳明心学的观点。 尽管是心学,但是用佛法来解释更加的准确。
1、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人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无善无恶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清净自性不着一物,没有名相,离语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讲,说似一物即不中。
2、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什么凡夫众生都是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恶的观念非常强烈,常常看到别人的恶和非,从而导致自己内心里面无尽的烦恼。然而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是没有是非善恶分别的。圆觉经讲,“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一念妄动起了分别执着”,于是就生发出了一个善和恶的分别,也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就是有善有恶,有对有错。
3、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意思是人们能够区分善和恶,从而弃恶从善,这就是良知。这个说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究竟,前面讲佛拥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对世间万法不起分别。知善知恶,说明还有一个分别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别的邪见。
4、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格物经常被错解,现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不是古人造这个词的本意,这种错误的认知印光大师曾予以批判。所谓格物就是格除物欲,人有私心物欲,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
最后,总结一句,阳明心学取材于佛学,但是不能超越佛学。所以欲学心学者,尽可以先研佛学,佛学通,则世间学问自然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6:09
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