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真的只是为了度自己吗? 小乘真的如同大乘的法师说的那样,不能断法执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5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8
“小乘不能断法执”,这个说法不是大乘认为它怎么样,而是小乘佛教的理论本身倾向于认为“法体恒有”,而大乘佛教认为“我法皆空”。小乘不是“不能断法执”,而是认为法本身就是实有的,用不着断。以此为基础,大乘佛教在小乘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前提上提出了度一切众生。
佛教本身的建立,是在于其缘起论的特色。所谓缘起论(prati^tya-samutpa^da),就是说事物现象是在观待、条件中生起,不存在一个单一不变的实体性。如果我们把承认实体性的叫做“有”,把否认实体性的缘起论叫做“空”,那么,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就是以“有”和“空”的对象范围来划分的。
①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等派别,认为“我”(姑且可以理解为生命现象)是空的,而“法”(姑且可以理解为外部的,或构成我的,或一般的事物现象)是有的。比如《俱舍论》中的“七十五法”。
②小乘佛教的“根本上座部”等派别,认为“我”是空的,而“法”,只有“现在法”是有的,过去法和未来法则是空的。
③小乘佛教的“犊子部”等派别,除了像说一切有部一样认为“法体恒有”之外,还设定了“补特迦罗”的概念,作为生命现象的主体或轮回的承载者。所以,一般把它称为“法我俱有论”。
总之,小乘佛教一般而言倾向于认为“法”是实有的。
而大乘佛教则有很大不同。大乘佛教一上来就说一切法皆空,不仅我是空的,法也是空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也同样地不可得。
这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实际上是将“缘起”的法则贯彻到了天地万物的方方面面,从生命现象,到一般想象,都是缘起的,而非自因的实体。正是在这种观念下,求摆脱世间的解脱,求自我的单独解脱,都成为了不可能。由于一切都是缘起,要想解脱,除非是众生一起解脱,除非是在这个世界中力行菩萨道。
是从这个理论意义上说,大乘佛教度一切众生。在大乘佛教的理论框架中,离开众生的解脱,是不存在的;但在小乘佛教中是存在的。这并非意味着小乘佛教就“只为度自己”。因为在实践方面,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佛教不论大小乘,都倡导利益众生,大乘是把它看做义务了。实际在泰国等地方,佛教徒同样是非常热心的。泰国还有一个佛教徒组成的政党叫“为世党”,专门办公益。他们同样做得很好。返观中国的大乘佛教徒,历史上很多都是消极遁世,专门为己而不为人,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因此有被印顺法师等人称为是“教宗大乘,行在小乘”。很是讽刺。不过随着佛教的现代化,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正在得到发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9
如果想修大乘佛法!
那么就应该先修好小乘佛法!
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自度,那么怎么呢度别人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9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
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乃佛道中最下根者所修,胜鬘宝窟云:「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声闻乘所修法门为四谛,即苦集灭道是也,苦是受报之果,集是招果之因,灭是断招果之因,道是得寂灭之果,换言之,修四谛者,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也。谛是审实之意,其修法乃将六根断倒,澄心静虑,乃至仅存一点净念,此即小乘所达之境界,其果为阿罗汉果。
小乘人修行,其动机在於厌生死烦恼,而求清净寂灭,认为灵性中本无苦恼 ,一切苦恼,皆由六根招集起来,故欲得清净寂灭之乐,只有修道,将六根停止,使不生招集作用,眼不见,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六根既断,六户已闭,灵性中仅有清净一念尚存,寐静快乐,此即小乘所证之道果也,然六根虽暂断,而清净之一念,未能放弃,非究竟也。
中乘,亦名缘觉乘,谓观因缘而悟解也,旧称辟支佛,所证果为辟支佛果,中乘所修法门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也,此十二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循环不息之因果,「无明」乃指一念无明,非无始无明也,亦曰一念妄动性,因不觉起了念头,遂生出种种烦恼,造出种种善业恶业,谓之「行」,此两支乃前世所作之因,「识」是业识,譬如中阴身被业牵动而来投胎,「名色」谓在胎中时,包身尚未成就,受想行识四阴,只有名目,未有色质,「六入」谓在胎中开张六尘所入之处,六根已完成,「触」是出胎之后,六根触於六尘,「受」是领受顺逆等境界,此五支是今世所受之果,「爱」是对於尘境有所爱好,「取」是取著喜欣之事,「有」是「业」之意,今生造业,必有将来之报应,此三支乃今世所作之因,「生」是随所播种子再来受生,「老死」是既有生,必然有老有死,此二支是来世当受之果,此十二因缘之大概。
中乘修法者,观此三世众生,尽为十二因缘所支配,而十二因缘则依一念无明而起,认为小乘未能破此一念,故非究竟,倘能将此一念断倒,便可超出三世,了生脱死,故其用功方法,在将一念无明打扫乾净,达於空洞冥漠一无所有之境,自谓已证涅盘,谁知乃落於无始无明境界也,此境空无所有,亦名空执,冥顽不灵,与木石无异,况一念虽暂时停止,若受刺激,仍能再起,故中乘所证,非究竟也。
大乘,亦名菩萨乘,梵语摩诃衍,所修为六波罗密,亦名六度,六波罗密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是也,修大乘人名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即觉有情众生之意也,简称菩萨,菩萨者,发菩提大心之众生也,以菩提心为体而自度,以大悲心为用(运同体大悲)而度人,自他兼利,故称大乘。法华经譬喻品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相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六度摄於戒定慧三学,而以禅那为主要用功方法,修大乘人知一念无明之不可破,故利用一念无明以打破无始无明而见本源自性,乃擒贼先擒王之法也。
最上乘者,亦名佛乘,乃明心见性之后,直示真如佛性,发挥绝对妙理,惟证与证,乃能知之,故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擎拳,阿难合掌,以心印心,若合符契,不假言说,当面相呈,最高最极,无可复加,即最上乘禅也。
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大乘断无始无明,最上乘直示真如佛性,此四乘大意也。六祖坛经云:「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观乎此,则四乘大意较然矣。赵州和尚云:「佛字一字,我不喜闻」,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能明斯语,然后不为四乘所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8
“小乘不能断法执”,这个说法不是大乘认为它怎么样,而是小乘佛教的理论本身倾向于认为“法体恒有”,而大乘佛教认为“我法皆空”。小乘不是“不能断法执”,而是认为法本身就是实有的,用不着断。以此为基础,大乘佛教在小乘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前提上提出了度一切众生。
佛教本身的建立,是在于其缘起论的特色。所谓缘起论(prati^tya-samutpa^da),就是说事物现象是在观待、条件中生起,不存在一个单一不变的实体性。如果我们把承认实体性的叫做“有”,把否认实体性的缘起论叫做“空”,那么,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就是以“有”和“空”的对象范围来划分的。
①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等派别,认为“我”(姑且可以理解为生命现象)是空的,而“法”(姑且可以理解为外部的,或构成我的,或一般的事物现象)是有的。比如《俱舍论》中的“七十五法”。
②小乘佛教的“根本上座部”等派别,认为“我”是空的,而“法”,只有“现在法”是有的,过去法和未来法则是空的。
③小乘佛教的“犊子部”等派别,除了像说一切有部一样认为“法体恒有”之外,还设定了“补特迦罗”的概念,作为生命现象的主体或轮回的承载者。所以,一般把它称为“法我俱有论”。
总之,小乘佛教一般而言倾向于认为“法”是实有的。
而大乘佛教则有很大不同。大乘佛教一上来就说一切法皆空,不仅我是空的,法也是空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也同样地不可得。
这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实际上是将“缘起”的法则贯彻到了天地万物的方方面面,从生命现象,到一般想象,都是缘起的,而非自因的实体。正是在这种观念下,求摆脱世间的解脱,求自我的单独解脱,都成为了不可能。由于一切都是缘起,要想解脱,除非是众生一起解脱,除非是在这个世界中力行菩萨道。
是从这个理论意义上说,大乘佛教度一切众生。在大乘佛教的理论框架中,离开众生的解脱,是不存在的;但在小乘佛教中是存在的。这并非意味着小乘佛教就“只为度自己”。因为在实践方面,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佛教不论大小乘,都倡导利益众生,大乘是把它看做义务了。实际在泰国等地方,佛教徒同样是非常热心的。泰国还有一个佛教徒组成的政党叫“为世党”,专门办公益。他们同样做得很好。返观中国的大乘佛教徒,历史上很多都是消极遁世,专门为己而不为人,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因此有被印顺法师等人称为是“教宗大乘,行在小乘”。很是讽刺。不过随着佛教的现代化,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正在得到发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9
如果想修大乘佛法!
那么就应该先修好小乘佛法!
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自度,那么怎么呢度别人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9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
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乃佛道中最下根者所修,胜鬘宝窟云:「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声闻乘所修法门为四谛,即苦集灭道是也,苦是受报之果,集是招果之因,灭是断招果之因,道是得寂灭之果,换言之,修四谛者,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也。谛是审实之意,其修法乃将六根断倒,澄心静虑,乃至仅存一点净念,此即小乘所达之境界,其果为阿罗汉果。
小乘人修行,其动机在於厌生死烦恼,而求清净寂灭,认为灵性中本无苦恼 ,一切苦恼,皆由六根招集起来,故欲得清净寂灭之乐,只有修道,将六根停止,使不生招集作用,眼不见,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六根既断,六户已闭,灵性中仅有清净一念尚存,寐静快乐,此即小乘所证之道果也,然六根虽暂断,而清净之一念,未能放弃,非究竟也。
中乘,亦名缘觉乘,谓观因缘而悟解也,旧称辟支佛,所证果为辟支佛果,中乘所修法门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也,此十二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循环不息之因果,「无明」乃指一念无明,非无始无明也,亦曰一念妄动性,因不觉起了念头,遂生出种种烦恼,造出种种善业恶业,谓之「行」,此两支乃前世所作之因,「识」是业识,譬如中阴身被业牵动而来投胎,「名色」谓在胎中时,包身尚未成就,受想行识四阴,只有名目,未有色质,「六入」谓在胎中开张六尘所入之处,六根已完成,「触」是出胎之后,六根触於六尘,「受」是领受顺逆等境界,此五支是今世所受之果,「爱」是对於尘境有所爱好,「取」是取著喜欣之事,「有」是「业」之意,今生造业,必有将来之报应,此三支乃今世所作之因,「生」是随所播种子再来受生,「老死」是既有生,必然有老有死,此二支是来世当受之果,此十二因缘之大概。
中乘修法者,观此三世众生,尽为十二因缘所支配,而十二因缘则依一念无明而起,认为小乘未能破此一念,故非究竟,倘能将此一念断倒,便可超出三世,了生脱死,故其用功方法,在将一念无明打扫乾净,达於空洞冥漠一无所有之境,自谓已证涅盘,谁知乃落於无始无明境界也,此境空无所有,亦名空执,冥顽不灵,与木石无异,况一念虽暂时停止,若受刺激,仍能再起,故中乘所证,非究竟也。
大乘,亦名菩萨乘,梵语摩诃衍,所修为六波罗密,亦名六度,六波罗密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是也,修大乘人名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即觉有情众生之意也,简称菩萨,菩萨者,发菩提大心之众生也,以菩提心为体而自度,以大悲心为用(运同体大悲)而度人,自他兼利,故称大乘。法华经譬喻品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相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六度摄於戒定慧三学,而以禅那为主要用功方法,修大乘人知一念无明之不可破,故利用一念无明以打破无始无明而见本源自性,乃擒贼先擒王之法也。
最上乘者,亦名佛乘,乃明心见性之后,直示真如佛性,发挥绝对妙理,惟证与证,乃能知之,故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擎拳,阿难合掌,以心印心,若合符契,不假言说,当面相呈,最高最极,无可复加,即最上乘禅也。
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大乘断无始无明,最上乘直示真如佛性,此四乘大意也。六祖坛经云:「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观乎此,则四乘大意较然矣。赵州和尚云:「佛字一字,我不喜闻」,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能明斯语,然后不为四乘所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8
“小乘不能断法执”,这个说法不是大乘认为它怎么样,而是小乘佛教的理论本身倾向于认为“法体恒有”,而大乘佛教认为“我法皆空”。小乘不是“不能断法执”,而是认为法本身就是实有的,用不着断。以此为基础,大乘佛教在小乘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前提上提出了度一切众生。
佛教本身的建立,是在于其缘起论的特色。所谓缘起论(prati^tya-samutpa^da),就是说事物现象是在观待、条件中生起,不存在一个单一不变的实体性。如果我们把承认实体性的叫做“有”,把否认实体性的缘起论叫做“空”,那么,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就是以“有”和“空”的对象范围来划分的。
①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等派别,认为“我”(姑且可以理解为生命现象)是空的,而“法”(姑且可以理解为外部的,或构成我的,或一般的事物现象)是有的。比如《俱舍论》中的“七十五法”。
②小乘佛教的“根本上座部”等派别,认为“我”是空的,而“法”,只有“现在法”是有的,过去法和未来法则是空的。
③小乘佛教的“犊子部”等派别,除了像说一切有部一样认为“法体恒有”之外,还设定了“补特迦罗”的概念,作为生命现象的主体或轮回的承载者。所以,一般把它称为“法我俱有论”。
总之,小乘佛教一般而言倾向于认为“法”是实有的。
而大乘佛教则有很大不同。大乘佛教一上来就说一切法皆空,不仅我是空的,法也是空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也同样地不可得。
这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实际上是将“缘起”的法则贯彻到了天地万物的方方面面,从生命现象,到一般想象,都是缘起的,而非自因的实体。正是在这种观念下,求摆脱世间的解脱,求自我的单独解脱,都成为了不可能。由于一切都是缘起,要想解脱,除非是众生一起解脱,除非是在这个世界中力行菩萨道。
是从这个理论意义上说,大乘佛教度一切众生。在大乘佛教的理论框架中,离开众生的解脱,是不存在的;但在小乘佛教中是存在的。这并非意味着小乘佛教就“只为度自己”。因为在实践方面,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佛教不论大小乘,都倡导利益众生,大乘是把它看做义务了。实际在泰国等地方,佛教徒同样是非常热心的。泰国还有一个佛教徒组成的政党叫“为世党”,专门办公益。他们同样做得很好。返观中国的大乘佛教徒,历史上很多都是消极遁世,专门为己而不为人,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因此有被印顺法师等人称为是“教宗大乘,行在小乘”。很是讽刺。不过随着佛教的现代化,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正在得到发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9
如果想修大乘佛法!
那么就应该先修好小乘佛法!
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自度,那么怎么呢度别人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4:49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
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乃佛道中最下根者所修,胜鬘宝窟云:「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声闻乘所修法门为四谛,即苦集灭道是也,苦是受报之果,集是招果之因,灭是断招果之因,道是得寂灭之果,换言之,修四谛者,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也。谛是审实之意,其修法乃将六根断倒,澄心静虑,乃至仅存一点净念,此即小乘所达之境界,其果为阿罗汉果。
小乘人修行,其动机在於厌生死烦恼,而求清净寂灭,认为灵性中本无苦恼 ,一切苦恼,皆由六根招集起来,故欲得清净寂灭之乐,只有修道,将六根停止,使不生招集作用,眼不见,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六根既断,六户已闭,灵性中仅有清净一念尚存,寐静快乐,此即小乘所证之道果也,然六根虽暂断,而清净之一念,未能放弃,非究竟也。
中乘,亦名缘觉乘,谓观因缘而悟解也,旧称辟支佛,所证果为辟支佛果,中乘所修法门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也,此十二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循环不息之因果,「无明」乃指一念无明,非无始无明也,亦曰一念妄动性,因不觉起了念头,遂生出种种烦恼,造出种种善业恶业,谓之「行」,此两支乃前世所作之因,「识」是业识,譬如中阴身被业牵动而来投胎,「名色」谓在胎中时,包身尚未成就,受想行识四阴,只有名目,未有色质,「六入」谓在胎中开张六尘所入之处,六根已完成,「触」是出胎之后,六根触於六尘,「受」是领受顺逆等境界,此五支是今世所受之果,「爱」是对於尘境有所爱好,「取」是取著喜欣之事,「有」是「业」之意,今生造业,必有将来之报应,此三支乃今世所作之因,「生」是随所播种子再来受生,「老死」是既有生,必然有老有死,此二支是来世当受之果,此十二因缘之大概。
中乘修法者,观此三世众生,尽为十二因缘所支配,而十二因缘则依一念无明而起,认为小乘未能破此一念,故非究竟,倘能将此一念断倒,便可超出三世,了生脱死,故其用功方法,在将一念无明打扫乾净,达於空洞冥漠一无所有之境,自谓已证涅盘,谁知乃落於无始无明境界也,此境空无所有,亦名空执,冥顽不灵,与木石无异,况一念虽暂时停止,若受刺激,仍能再起,故中乘所证,非究竟也。
大乘,亦名菩萨乘,梵语摩诃衍,所修为六波罗密,亦名六度,六波罗密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是也,修大乘人名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即觉有情众生之意也,简称菩萨,菩萨者,发菩提大心之众生也,以菩提心为体而自度,以大悲心为用(运同体大悲)而度人,自他兼利,故称大乘。法华经譬喻品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相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六度摄於戒定慧三学,而以禅那为主要用功方法,修大乘人知一念无明之不可破,故利用一念无明以打破无始无明而见本源自性,乃擒贼先擒王之法也。
最上乘者,亦名佛乘,乃明心见性之后,直示真如佛性,发挥绝对妙理,惟证与证,乃能知之,故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擎拳,阿难合掌,以心印心,若合符契,不假言说,当面相呈,最高最极,无可复加,即最上乘禅也。
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大乘断无始无明,最上乘直示真如佛性,此四乘大意也。六祖坛经云:「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观乎此,则四乘大意较然矣。赵州和尚云:「佛字一字,我不喜闻」,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能明斯语,然后不为四乘所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