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1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2:00
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康桥”是徐志摩精神的故乡,与康桥匆匆作别,那种心情自然是依依难舍的。以悄然的惜别,抒写无尽的眷恋之意,是这首诗的特点。
一、全诗内容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诗歌注释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扩展资料:
《再别康桥》诗歌赏析: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第二节至第四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以及“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再别康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2:00
全诗如下,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扩展资料: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识相恋后,期盼着能在一起,不料林徽因却回国和梁思成结婚,于是只能将往昔的甜蜜回忆,通过诗歌委婉地表达出来。比如“夕阳中的新娘”,新娘一词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寻梦中的“梦”,是指两人当年感情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暗含感情只能暗藏在心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2:0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扩展资料
此诗的意境
84年前的今天,徐志摩为出席林徽因在在北平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演讲会,于早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不幸罹难,享年34岁。
蔡元培先生为他书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徐志摩与林徽因相识于英国剑桥。
1920年秋,徐志摩到英国留学,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进入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读书。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两个年轻人互生好感、坠入爱河,在剑桥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单纯的岁月。
后来两人缘尽分手,林徽因回国后来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了婚。1928年,徐志摩第三次回到剑桥,对学校的怀念、对往日美好回忆的追忆,全都涌上心头,于11 月16 日在快要到达中国的船上,突然灵感发作,再度以诗的形式传达自己蕴藏胸中已久的题材,挥洒自如地创作了《再别康桥》这首不朽的杰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再别康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2:02
徐志摩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原文如下:
《再别康桥》
现代·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县一个富商家庭,其父希望他攻读商科以继承父业。但是徐志摩在美国与英国求学期间,却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和1928年,徐志摩两次去欧洲漫游,曾再度到了英国、法国等地。故地重游,使徐志摩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剑桥,是徐志摩“最心爱的”地方。他专门为剑桥写过三篇诗文。早期的诗《康桥,再会罢》,是作者热恋时的留别之作。1925年游欧发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是阔别后深情地回忆。《再别康桥》则是诗人1928年英国讲学归来后第三次对剑桥倾诉衷肠。
全诗共写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写康桥之美。其次是写出了诗人的心绪之乱。再次是写离别之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2:0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