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5:4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20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继承了《诗经》“兴”、“观”、“群”、“怨”的艺术功能,从诗歌的现实主义功能来讲,他的新乐府诗确实回应了他的“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篇章之一,诗歌通过叙述宫使掠夺卖炭老翁的劳动所得,揭露了当时的“宫市”制度对底层百姓的戕害。
在《卖炭翁》中,诗人采取的是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他深入人物内心,听到人物的心声,诗人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是叙述者的口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卖炭翁的心理。
读者同时读出的是这两种信息:一是卖炭翁衣不蔽体,瑟瑟发抖;二是卖炭翁担心木炭降价,惟愿天气更冷。天冷衣薄,和逻辑的期待是天气暖和,期待天气更冷是不合逻辑的。可是,生活没有给卖炭翁更好的选择,他只能期待天气更冷,否则境遇会更差。(当然,他的任何期待都是无望的,后文发生了超过他预期的横祸。)这一“忧”一“愿”是如此反常规、不合理,又是这般合逻辑、入情理。此番冲突和张力将这心理描写的诗句推向现实主义的高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白居易说的话就是千年来我们传唱的《卖炭翁》,是《杜陵史》、《新丰折臂翁》、《缚戎人》,是《秦中吟》,是《新乐府》,是讽喻诗……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血脉始终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杜甫的现实主义名篇《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日:“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这一点与《卖炭翁》有所区别)。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可以通过与近体诗的比较体会古体诗形式上的特点:句数没有*,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如《石壕吏》纯为五言,《卖炭翁》有三言、七言句;用韵灵活,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不讲究平仄、对仗;等等。
《石壕吏》在构思上巧妙之处,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
而《卖炭翁》则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卖炭翁就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卖炭翁的故事本身就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议论和直抒都是多余的。诗人几乎不露声色地平静地讲述了整个故事,让故事在*中戛然而止,反而更含蓄,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和感愤。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20
这两者相比较的话,我个人对于石壕吏还是要更加深刻一些的,因为在杜甫的石壕吏当中所描绘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极其的悲伤而又悲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21
《石壕吏》比较深刻,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2:22
还是《卖炭翁》吧。一个老人,在寒冷的冬天,明明自己身上衣衫单薄,却还在担心卖不出去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