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14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24 06:09
1、小漏电。可首先逐个取掉与B+相通,而且此元件另一头直接接地的大元件。( 如:电源C。功放。充电IC )若取掉后无漏电。则为此元件漏电更换即可。若大元件取下无效。稳压电源把B t逐渐调大使漏电电流变大。 一般为100mA左右即可,用松香烟法或用嘴 唇感觉那个元件发烫,则为此元件漏电,取掉即可。
2、大漏电。可直接用松香烟法或手摸看那个元件发烫,则为此元件漏电,更换既可。
3、加电短路。直先把稳压电源电压调到0V,手机加电,再把B+电压慢慢调大,一般为0。5V左右。使电流上升到100mA以上,若有元件发烫,可取下此元件,若正负极不短路。则为此元件坏,更换即可。
4、开机后,待机漏电。所有手机灯灭后,待机,电流都为20mA左右,若大于20mA (一般要大于50mA)@大元件漏电(2小元件漏电大元件漏电:只能逐个更换大元件。小元件漏电:可用以上方法在电脑IC各路供电输出脚上加相应电压。查出哪个线上有漏电再逐个更换与此线相通元件坏,更换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0:35
1、如果要检查手机主板是否漏电的话,建议先给电池充满电,然后装在手机里关机一个晚上,第2天早上开机看电量,一般正常的手机在关机状态下一个晚上耗电几乎是可以不计的,否则有掉电。那主板可能就存在漏电,或手机质量有问题。
2、至于电池是否漏电,建议把电池充满电,然后用绝缘的胶袋包装好,放置一两天不使用,再拆开出测量电量,如果没有掉电,说明电池没问题,反之就是漏电了。
扩展资料:
防止手机漏电爆炸应注意事项:
1、手潮湿不要操作充电器,充电接口过松过紧都不好,避免长时间充电,不要充一夜;
2、充电器不要混用;不使用劣质充电器;不把充电手机放在床铺上;
3、不将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发现手机很烫,尽快停止操作。
漏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
1、B+漏电:这种漏电是指一接上电源,不按开机键即有漏电。在维修时重点查找B+通路上的元件,一般多为电源IC、功放、B+滤波 电容 等元件漏电所引起。
2、负载漏电:也即是电源输出通路上有元件漏电。这种情况接上电源时,不按开机键是不会漏电的,按开机键后才会漏电(即电流比较正常手机要大)。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是因为电源输出通路上的元件比较多,电路较为复杂。其次有时漏电元件本身并不发热,而是电源IC发热,这种情况令一些朋友头痛。
3、开机线漏电: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因此很容易引起一些朋友误判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0:36
判断手机漏电包括:加电漏电、加电短路、按开机键漏电、开机后待机漏电等情况。
1、小漏电
可首先逐个取掉与B+相通,而且此元件另一头直接接地的大元件。( 如:电源C。功放。充电IC )若取掉后无漏电。则为此元件漏电更换即可。若大元件取下无效。稳压电源把B t逐渐调大使漏电电流变大。 一般为100mA左右即可,用松香烟法或用嘴 唇感觉那个元件发烫,则为此元件漏电,取掉即可。
2、大漏电
可直接用松香烟法或手摸看那个元件发烫,则为此元件漏电,更换既可
3、加电短路
直先把稳压电源电压调到0V,手机加电,再把B+电压慢慢调大,一般为0。5V左右。使电流上升到100mA以上,若有元件发烫,可取下此元件,若正负极不短路。则为此元件坏,更换即可。
若以上无效,可逐个取掉与B+相通的元件,先取大的元件,后取小的元件,元件取掉后,加电不短路,则为此元件坏,更换即可。
4、开机后,待机漏电。
所有手机灯灭后,待机,电流都为20mA左右,若大于20mA (一般要大于50mA)@大元件漏电(2小元件漏电大元件漏电:只能逐个更换大元件。
小元件漏电:可用以上方法在电脑IC各路供电输出脚上加相应电压。查出哪个线上有漏电再逐个更换与此线相通元件坏,更换即可。
扩展资料:
手机充电保护:
1、尽量不要将电池电量耗尽至手机自动关机,过度放电会导致内部电压过低,还可能会造成电池休眠而无法开机和充电;另外电池电量用尽之后再充电,会降低电池的化学活性,从而缩短电池寿命。建议20%~30%左右充电!
2、充电完成后及时拔下充电插头和数据线,不建议长时间插电,电池充满即可。
3、充电完成后及时拔下,不建议长时间插电,充电时间过长也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和发生危险。
4、尽量使用原装充电器和数据线充电(因为输出功率匹配),充电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手机。
5、避免电池温度过高,也就是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当手机机身过热时,电池也会被迅速损耗。
参考资料:天极网 - 手机电量剩多少时充电最合适,怎么保护电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0:36
方法: 睡觉前 2945#*# 1-6-1进入实时电量检测 把两个数都记下,然后关机睡觉,第二天起床后开机再进电量检测 查下数值 对比一下数字,正常差值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