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学习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4:3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56
如何学习文言虚词
http://wenku.baidu.com/view/f9fe0a42336c1eb91a375d8b.html
文库中的讲义~~
文言文复习与应试的方法和技巧(虚词)
http://hi.baidu.com/%D6%D0%D1%A7%CE%C4%D1%D4%CE%C4%D1%A7%CF%B0%CD%F8/blog/item/72a7f9f8f7e1330cd8f9fdf1.html
这里的关于文言文的资料到蛮多的~~~
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共有14套试卷考查了虚词,涉及词语个,其中教学大约规定的18个中考到了16个(焉、所未考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以”,有8套试卷考到,“而、乃”有5套试卷考到。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除此之外还考到了一些教学大纲没有规定的虚词,有北京卷的“见、已”,福建卷的“若、且”。考生应该扩大复习的范围。
以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以下是教材常见的17个: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见。
一、复习方法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如06年考得比较多的“以”字,就要区分其虚实。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纲谏》)
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操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四个句子中的“以”就分作实词“率领”“认为”和虚词“把”“用”讲。
区分是实词还是虚词,主要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句“以”是整个句子的谓语(句前省略了主语妻、妾、客),没有其他词语可以作谓语了;第二句是“以”和“往赴”这连续的两个动词构成的连动句;第三句“以肃”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第四句“以十五城”也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对虚词进行一个一个的整理、归纳,从词性、使用方法上加以辨析。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乎、于”的前面如果是一个形容词,那么就翻译成“比)。“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中“乎”是一个形容词词尾,不译。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尤其是双音节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蔺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而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这样的词语还有“可以”“以为”“至于”“指示”“其实”“以及”“因为”等,要做好系统的复习。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4、重视课文
今年14套考查文言虚词的试卷中,最多的形式是与课文结合,共有套。
例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天津卷)
A. 乃戮之于市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 询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 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共8个句子,4个句子来自于语段,4个句子来自于教材,如果对课文缺少了解,这种题目的得分率肯定不高。
二、应试技巧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例如《廉蔺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应该解释成什么,人教版的教材有过变更,有解释成“一定、实在”的,也有解释成“如果”的,抛开句子的语言环境,这两个似乎都能说得通。但如果能够从语境角度加以分析,实际上不难分辨。这是当时尚为门客的蔺相如对赵王说的一句话,如果解释成“一定、实在”,不符合蔺相如的身份。退一步讲,即使后来蔺相如“拜为上卿”,也不可能这样说,无论如何,这包括着对赵王的不敬,如果蔺相如真这样说,那么蔺相如就不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了。这实在是一个脱离语境的解释。解释成“如果”语气就委婉得多了。
又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四川卷)
A、隐于壶山之阳 室西连于中闺
B、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待以师傅之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
该题答案是D,B项两个“乃”的意义就要根据语境来作分析。“乃为英设坛席”是樊英屡次不应安帝征诏,安帝就在在多年礼待樊英之后,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乃”应该解释为“就”。“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语出《石钟山记》,苏轼对以斧斤考击而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方式极不理解,在文章开头就说对这个方法“余尤疑之”,在“寺僧以小童持斧”时,他又“固笑而不信也”,所以,这个“乃”应该解释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作语气副词的“其”可作感叹、揣测、反问、希望、命令等多种语气,必须与整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湖南卷)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该题答案为B,A项前“乎”相当于“于”,后“乎”与句子整个语气配合,表疑问语气。C项第一个“而”解释成“但是”,后一个“而”表并列关系,不译。“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这个句子中,“不言法”与“法未紊”之间显然存在着转折关系;“所谓忠者不忠”与“所谓贤者不贤”无论从语法结构还是从语意上分析,都极其相似,从全句来看,是并列关系的连词,在这里可以不译。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江西卷)
A.以 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遂自投汨罗以死
B.者 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之 余倘然久之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D.与 仍挟一册与俱
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答案为C。“余倘然久之”之“之”,用在时间名词“久”之后,起凑足音节之用,而“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句末语气助词是“矣”,“之”是“哀”的宾语,显然是一个代词。
4、语法分析法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作主语,就是名词或代词,作谓语就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果作状语,就是副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虚词也是如此。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
① 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又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北京卷)
A. 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B. 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 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 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答案是D,A项“见”分别解释为“被”和“拜见”,“见”后分别是动词“许“和名词“公”。B项“已”分别解释成动词“停止”和副词“太、过分”,两句“已”前都有副词“不”,但前句“已”后已经没有其他词语充当谓语,而后一句有形容词“厚”充当句子谓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语法结构来判断其意义。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重庆卷)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答案为B,两个句子都是两个则连用,表并列关系。A项的“其”,分别是“那”和“他的”,单纯从结构上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细推敲,如果采用代入法,就会发现,“其人”不能解释为“他的人”,而“其妻”不能解释为“那个妻”。同样,C项两个“而”,前一个表顺承,相当于“就”“才”,后一个表转折,相当于“但是”, D项两个“为”分别是“因为”和表被动。如果代入尝试一下,立马可以作出判断。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意义
http://gkxx.com/news/2009-09-10/20090910142905.shtml
而:
1、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如: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⑵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⑶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⑷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2、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即表修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3、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却”的意思。如:
子产而死,谁其嗣乎?(《左传》,子产:人名;嗣:继承)
4、如,像。如:
黭(yān)然而雷击之,如墙厌(yà)之。(《荀子·强国》,“黭”通“奄”,突然,急速;厌:压)
5、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
余之而无罪也。(《左传》)
乎:
1、介词,相当于“于”。如: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2、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如: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⑵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
美哉乎,山水之固(《史记·吴起传》)。
4、形容词词尾。如:
汩乎混流,顺阿而下。(司马相如《上林赋》)
其:
1、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君子不近,庶之不服(《荀子·劝学》)
2、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者命令。如:
⑴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⑵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⑶其可怪也欤。(《师说》)
⑷吾其还也。(《左传》)
3、形容词词头。如: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诗经》)。
4、副词,“一定”的意思。
5、代词,指自己。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未穷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为:
1、wéi,介词,“被”。如: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
2、wèi,介词,“替”、“给”。如:
爱其子,必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替。
3、wèi,介词,“因为”(引申为“为了”)。如:
天有常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因为。
4、句末语气词。读wéi,表示反问或感叹。如:
⑴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⑵今故告之,反怒为!(《汉书》)
焉:
1、“于何”,在哪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连词,相当于“乃”,“则”、“就”。如:
若赴水火,入焉没耳。(《荀子·议兵》)
4、语气词,无义。如: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怎么”。如:
焉用亡郑以倍邻?(《左传》)
6、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如: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然:
1、表示转折,不过、但是、然而。如: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游褒禅山记》)
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所:
1、量词,“套”、“座”,用于房屋。如: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2、为……所,表示被动。如: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3、表示大概的数目。如:
父去里所。(《史记·留侯世家》)
4、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也:
1、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句末语气词,与“何”相应,表示疑问语气。如:
何也?
3、句中语气词,表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如: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回:颜回)
且:
1、连词,“而且”、“并且”。如:
余悲之,且曰。(《捕蛇者说》)
该意义下,常用句式中的“且”:
①既……且……:表示“又……又……”。如:
三军既惑且疑。(《孙子兵法》)
②且……且……:表示“又……又……”,或“一边……一边……”。
2、连词,“况且”。如: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
3、连词,“尚且”,“还”。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
4、语气词,读jū。如:
匪我思且。(《诗经》)
5、副词,“苟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副词,“暂且”,“姑且”。如:
县官且顺群臣言。(《汉书》)
7、副词,“将要”,“快要”。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8、应当。如: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从:
1、由,自。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堂房亲属。如: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3、副,与“正”相对。如:
从二品*。
4、跟从,引申为“追赶”、“使……随从”。
5、顺从,听从,引申为“任凭”、“听凭”。
(以上意义中“从”都读cóng)
6、参与。如:
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7、南北方向。如:
衡从其亩。(《诗经》)
8、放纵,纵容。
(以上意义中“从”都读zòng)
9、从容,不慌不忙。如:
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史记》)
10、怂恿。如:
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史记》)
(以上意义中“从”读cōng)
矣:
1、语气词,相当于“了”。如:
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2、语气词,表感叹。如:
定霸王之业,难矣。
3、语气词,表示命令或请求。
因:
1、凭借,依靠。如:
因人之利而敝之,不仁。(《左传》)
又:介词,依照,根据。
又:介词,趁着。
2、介词,由于。
又:介词,由,从。
3、副词,于是,就。
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到”、“向”、“对于”等。如:
⑴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⑵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⑶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⑷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这,酿泉也。(《醉翁亭记》)
⑸余于仆碑。(《游褒禅山记》)
2、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如:
苛政猛于虎也。(《论语》)
3、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
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4、动词词头。如:
黄鸟于飞。(《诗经》)
5、wū,叹词,表示呼声或赞叹。如:
禹曰:“于,帝念哉!”(念:常常想)(《尚书》)
与:
1.yǔ,给与,授予。如:
与斗卮酒。(《史记》)
2.yǔ,结交,亲附。如:
相与为一。(《过秦论》)
3.yǔ,对付。如:
庞火爰易与耳。(《史记》)
4.yǔ,和,跟,同。如:
六国与秦皆诸侯。(《过秦论》)
5.yǔ,赞许。如: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6.yù,参与,参加。如:
蹇叔之子与师。(《左传》,蹇叔:人名;军:军队)
7.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如: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
哉:
1.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如: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2.语气词,表示反问,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呢”,“吗”。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又: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吗”。如:
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则:
1.准则,法则。如:
以身作则
(该意义可以引申为“效法”,作动词。)
2.乃,就是,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4.连词,用在对比句中。如:
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正论》)
5.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假如”。如: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
之
1.动词,到……去,往。如:
子将安之?(《说苑》)
2.第三人称代词。如:
学而时习之(《论语》)
3.指示代词,这,这个,此。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4.第一人称代词,我。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6.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7.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8.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9.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
久之,蛇竟死。(《螳螂捕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56
每一种虚词的用法都可以总结出规律。
比如说:之····
1、之后面如果是动词,前面是名词,构成主谓关系,肯定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之后面如果是名词,一般之就是结构助词,的;
3、之后面如果是地点名词,之一般是动词,到·····去;
4、如果在宾语前置句或定语后置句中出现,肯定是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的标志;
5、之作为代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判断。
其他的虚词也有写规律,练习多了,就可以总结出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57
首先上课要是认真听讲,然后多做题,遇到不会的可以查字典等工具书,多读古文多翻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57
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都记下来,慢慢就学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58
建议找学习好的同学借语文笔记
把老师列出的虚词都抄下来
然后背下来
没有捷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