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为什么厌恶叔本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4:2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3:23
全文http://tieba.baidu.com/f?kz=66382790
由于知识范围狭窄,不能立刻辨别一种哲学的优劣得失,只能借助高人来间接地认识一下,看看《西方哲学史》电子版书中的相关部分。以下大部分是摘抄:
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在哲学家当中有许多地方与众不同。几乎所有其他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乐观主义者,而他却是个悲观主义者。
他承认他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即康德、柏拉图和优婆尼沙昙(奥义书);但是我以为他得之于柏拉图的东西并不如他所想的那么多。他的看法跟希腊化时代的看法有某种气质上的亲缘关系;这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尚和平而轻视胜利、尚清静无为而轻视改良的努力,在他认为各种改良的努力不可避免总是要落空的。
他饲养着一只取名Atma(宇宙精神)的鬈毛狗,每天散步两小时,用长烟斗吸烟,阅读伦敦《泰晤士报》,雇用通讯员搜求他的名声的证据。他是有反民主思想的人,憎恶1848年的*;他信降神术和魔法;
叔本华的体系是康德体系的一个改制品,他主张,知觉作用所认为的我的身体其实是我的意志。有理由说明这种见解是康德思想的发展产物,固然大部分康德派的人对这些理由是不愿意全承认的。在康德看来,意欲必定不属于现象界而属于实在界。和某个意欲对应的现象是身体的某种运动;这就是据叔本华讲身体为现象、意志为其实在的理由。
用叔本华喜欢的经院哲学说法即"个体化原则"——的来源正是空间和时间。所以我的意志是一个,而且是无时间性的。
不,不仅如此,还应当把它和全宇宙的意志看成是一回事;我的分立性是由我主观方面的空间时间知觉器官生出的一个错觉。实在者乃是一个庞大的意志,出现在全部自然历程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自然历程都一样。
宇宙意志是*的;意志统统是*的,无论如何也是我们的全部永无止境的苦难的源泉。苦难是一切生命必不可少的,而且知识每有增长,苦难也随之加深。意志并没有一个假如达到了便会带来满足的固定目的。
所谓幸福这种东西是根本没有的,因为愿望不满足惹人痛苦,达到之后只带来餍足。本能驱*人蕃育后代,蕃育后代又生出苦难和死亡的新机缘;这便是性行为和羞耻相连的理由。自杀是无用的;轮回说即使按本义讲不是真的,也借神话形式传出了真理。
这一切都非常悲惨,但是有一条出路,这条出路是在印度发现的。
苦难的起因是意志强烈;我们越少运用意志,我们越少受苦。于是所谓知识,只要是某种的知识,到底证明还是有用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区别是现象界的一部分,按*来看世界,这区别就消失了。
因此,至少关于实践方面,叔本华同禁欲的神秘主义达到完全一致。
他讲,佛教是最高的宗教;佛的伦理说除在"可恶的*教义"盛行的地方以外,遍亚洲是传统公认的。
善人会实行完全守贞、自愿清品、斋戒和苦行。在所有事情上,他会一心克制他的个人意志。
这里淡淡地暗示圣者能看出别人所看不出的某种积极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也没有隐指出来,所以我想这种暗示不过是修辞上的。
……
除把这段话的意思解释成圣者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接近非存在以外,我们无法作其它解释;而为了某种从未清楚说明的理由,圣者靠自杀是达不到非存在的。为什么圣者比一个永远酣醉的人可取,这不太容易理解;
叔本华的知命忍从主义不大前后一贯,也不大真诚。
至于贤人不达到完全的非存在仍可以过有几分价值的生活,这样的提法也不可能与叔本华的悲观论调和。只要贤人存在,他就是因为保留意志这种恶才存在的。他可以靠削弱意志来减少恶的量,但是决不能获得什么积极的善。
假若我们可以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不是真诚的。
除对动物的仁慈外,在他一生中很难找到任何美德的痕迹,而他对动物的仁慈已经做到反对为科学而作活体解剖的程度。在其它各方面,他完全是自私的。很难相信,一个深信禁欲主义和知命忍从是美德的人,会从来也不曾打算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信念。
从历史上讲,关于叔本华有两件事情是重要的,即他的悲观论和他的意志高于知识之说。
从科学观点看来,乐观论和悲观论同样都是要不得的:乐观论假定,或者打算证明,宇宙存在是为了让我们高兴,悲观论说是为了惹我们不高兴。
从科学上讲,认为宇宙跟我们有前一种关系或后一种关系都没有证据。信仰悲观论或信仰乐观论,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气质的问题,不过在西方哲学家当中乐观气质一向就普遍得多。
比悲观论更为重要的是意志第一的学说。显然这个学说同悲观论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叔本华以后主张此说的人经常从其中得到乐观论的基础。于是,随着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等,知识的地位就下降了若干级。
我认为,这是在我们这时代哲学气质所起的最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由卢梭和康德作下了准备,不过是叔本华首先以纯粹的形式宣布的。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哲学尽管前后矛盾而且有某种浅薄处,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来看还是相当重要的。
看高人的评价有个好处,尽管评价的不一定对,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尤其对观点鲜明独立的哲学家们而言,但是,它起码让我们有个整体意识,知道他的来龙和去脉,不至于陷进泥潭而不能自拔。罗素的文笔跟他所评论的这个对象都是出了名的好,他以一种轻蔑的笔调举了一些叔本华品质不好的案列,他是不欣赏这个人的,但是罗素也不得不承认叔本华对于哲学界的两大贡献,就像他上面说的那样。
是非功过自有人评说,罗素也不例外。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3:24
因为他们之间的气质和风格不一样。讨厌一个人,就是因为他和自己不一样,甚至有时侯,太象自己的一些自己也讨厌自己的那些个影子。我是大而化之的说的。叔本华是纳粹祖师尼采的精神来源和知识之柱。所以对一个广泛爱好和平的人来说,恨屋及乌也是有可能的。再说德国和英国也不是什么友好的兄弟国家。谬见,见笑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3:24
一句话 叔本华的哲学太悲观 他俩世界观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