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物理期中复习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6:4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04
上册还下册
上:资料: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6、特殊的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②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③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④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三、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4.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四.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机械能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5.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6.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 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13.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6.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③ Q吸 = Q放 ( ※ 关系式 )
17.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 内能的利用 热机
1. 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 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镜面
6.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 凸透镜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 光路图: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水 水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
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
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
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第十四章 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斜面:FL=Gh
或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 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7.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04
《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体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 吨(t),克(g),毫克(mg) .一只鸡蛋约50克,物理课本约200克,一元硬币约6g,一只苹果约150g,一个成年人约60kg.1kg=1000g,1g=1000mg,1t=1000kg,
1m3=103dm3=106cm3,1L=1000mL,1L=1dm3,1mL=1cm3
2.质量测量工具有杆秤, 台秤,案称,物理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
4.使用天平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将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处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刻度线处,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 右 盘加减砝码;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和,即等于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还应注意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或化学药品的质量,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5.微小质量的测量用"测多算少"法测量.测量液体质量时要用到烧杯,测粉沫状物品可在天平盘里两边各放一张相同的纸.
6.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ρ=m/v;密度主单位是Kg/m3,常用的还有g/cm3,1克/厘米3= 1000千克/米3;
7,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同种类的物质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它的密度会发生变化. 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 =1 g/cm3 ;空气的密度是1.29千克/米3=1.29×10—3g/cm3 ;冰的密度ρ=0.9克/厘米3;
8.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托盘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m/v ,求出物质密度.(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 m/ρ.
9.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的单位是 J/(kg.℃).比热是物质 的物理属性,同一种物质比热是一般是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的比热 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会随物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10.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其含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
4.2×103J,水的比热大有许多的应用.如 :用水取暖 ,用水冷却.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比热外包括:硬度,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透明度,延展性.
11.①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体积位v1 ③ 用绳子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水和小石块的体积v2 ④ρ=m/(v2 -v1)
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的密度实验步骤:① 称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把容器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称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③ ρ=(m1-m2)/v
12,实验室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
《从粒子到宇宙》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有 空隙,构成物质的分子一直处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化合物,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
3.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而原子核又是不带电电的中子和带 正电的质子组成.原子不带电是因为组成原子的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4卢瑟福建立了原子行星模型,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卢瑟福发现了质子,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
5.微小粒子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电子.
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 由近及远 的, 托勒密 的"地心说"认为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 太阳 是宇宙的中心.
7.人们观察发现,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不变.我们称这些星为 恒星 .用精密的天文仪器观察它们实际也是 运动 的.
8.太阳是银河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与银河系紧靠的是 仙女星系 ,它距我们超过200万光年.地球是银河系中太阳的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9.光年(l.y)是长度单位.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我们把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1 AU).
10.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目前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是来源于"原始火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 负 电.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带 正 电.
12.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听到的汽笛声音音调升高,当它远离我们而去时,听到的汽笛声音调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13.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分之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扩散现象);(3)分子间存在空隙(如: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力》
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 ,压力 属于弹力.
2.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弹簧测力计.
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托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牛顿.物理课本重约2N.
4.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5.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弹性势能.
6.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量程 和分度值;(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7.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符号"G",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8.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mg ,其中常数用"g=9.8N/Kg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重为9.8牛顿.
9.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利用这个特点可制成重垂线或水平仪 .
10.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重力和高度有关.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合称为势能.
11.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物体滑动过程中,接触面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2.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把滑动变为滚动,物体间的摩擦力变小.
13.生活中的摩擦很多,卷笔刀卷铅笔是滑动摩擦;鞋底制有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脱粒时张紧皮带,刹车时握紧刹把目的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机器相对滑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通过使接触面分开来减小摩擦;安装滚珠轴承目的是把滑动变为滚动来减小摩擦.自行车中摩擦力方向是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14.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使用使接触面分开的方法减小摩擦的.
15.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产生力的作用至少必须两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力的三要素.又叫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7.力的示意图是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其中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 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若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04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
机械运动
1
、参照物
(
1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2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
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
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4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2
、机械运动
(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
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3
、长度测量:
(
1
)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
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
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
毫米
(mm)
,微米
(
μ
m)
,纳米
(nm)
。
(
3
)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
2.5m
、
课桌高
0.7m
、
篮球直径
24cm
、
指甲宽度
1cm
、
铅笔芯的直径
1mm
、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
1dm
、墨水瓶高度
6cm
(
4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
、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
“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
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
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
“记”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组成)
。
4
、时间测量:
(
1
)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秒表。
(
2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
s
,常用单位有小时
(h)
,分钟
(min)
5
、误差:
(
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
2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人为因素。
(
3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
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6.
匀速直线运动:
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
km/h
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换算:
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
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2m
合
4.32km/h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A
、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
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
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1
、
v
2
、
v
则
v
2
>v>v
1
E
、常识:人步行速度
1.2m/s
,自行车速度
4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km/h
客运
火车速度
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
×
10
8
m/s
第二章
.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
、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
1
)声音要靠一切气体,
液体、
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
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
也需要靠无线电,
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真空不
B
、
速
度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
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
与路程
S
时间
t
没关系
t
S
v
s
t
=
t
s
v
=
v
t
s
=
v
s
t
=
能传声
(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来说,
固体
>
液体
>
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
度大约是
340 m/s
3
、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
声与原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
17m
的
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
0.1
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
、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
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6
、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30dB
—
40dB
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超过
50dB
就会影响睡眠,
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
90dB
以上的
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
、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
(消声)
、
传播过程中
(吸声)
和人耳处
(隔声)
减弱
第三章
.
物态变化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
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
3.
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1
℃;
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
35
℃到
42
℃;
最小刻度是
0.1
℃
摄氏度。
4.
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
要注意:
(1)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要等温度计
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5.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
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
熔化过程要吸热;
凝固过
程要放热
6.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
称为熔点和凝
固点。
7.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8.
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它是在任
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
9.
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
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
液体
蒸发的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