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影评 急! 急! 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09: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23:21
《唐山大地震》:一场合谋的催泪仪式2010-08-01 13:52:41
如果单纯只从影片本身来看的话,《唐山大地震》可以算得上中上之作,巨额的制作成本保证了影片的拍摄质量,从灾难引出一个家庭伦理故事也是冯小刚的明智之举,剧情的处理也不乏亮点,催泪的细节和一批老演员扎实的演技足以掩饰剧本中的瑕疵。然而,身处现今这个纷繁复杂的国内电影制作环境中,对于大部分的电影,都不应该简单地只看文本。比如这声势浩大的《唐山大地震》,它诞生的前前后后所引发的相关话题或现象,与影片本身形成的互本文关系,才是最最有趣之处。
最初冯小刚接到的任务是要正面表现唐山人民如何面对大地震,在灾难中突显人性。不过,在进行艺术处理的转化过程中,一直以老百姓代言人形象出现的冯小刚这一次做了一个聪明巧妙的“避让”,将故事的重心从灾难本身转移到一个家庭在遭受地震后32年间每一个人的际遇,将之演变成一出家庭伦理剧。回顾中国影视史,从早期电影的《孤儿救祖记》到19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到如今的电视荧屏,足见家庭伦理剧在中国观众中是最具分量,接受度最广的类型。另外,为了规避审查上的种种关卡,影片在从原著小说《余震》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去掉了更多描写人性晦暗的成分,比如将陈道明饰演的养父,从一个对养女方登有着觊觎之心的形象改造成无私宽容的慈父形象。这些作法虽然减弱了作品本身的深刻性,但是却吻合在当下这个创作环境下对于这种题材的处理,也最能迎合更广泛的观众心理。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冯小刚处理的亲情戏份细节饱满,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在表现老一代与年轻一代之间的情感隔阂与交流,在徐帆、陈道明、吕中几位演技沉稳的演员助推之下,这些场面都让人难以抑制住泪水。从总体来看,影片的开场段落处理得很具电影化,灾难一触即发的紧张感和方家人的生活状态都交待得非常到位。可遗憾的是从震后开始电视剧气息就越来越浓,到三分之二处以后,尤其能感受到作品急切地想要展示三十年间社会的“进步”,更是沦为宣传片式走马观花的表现。
让我们再次回到一切还未开始的原点。制作《唐山大地震》的缘起是唐山市*希望能够找到一位重量级的导演做一部宣传城市的电影,同时从本市的财政收入中拨出了这笔制作宣传费用。因此,从这个原初的出发点来看,《唐山大地震》首先是一张“城市名片”。随后,在影片启动之初,冯小刚就喊出了“5亿”的口号,令这个本应该是拿人民的钱为人民服务的事儿看起来有些动机不纯。而如此动机也注定在电影文本中落下病根,最明显的便是诸多令人跳戏的植入广告,工商银行存折的特写镜头,老百姓不可能顿顿畅饮的剑南春酒,还有“用中国人寿,踏实”这样的广告语汇,难免会让人从本应严肃的主题中抽离。更为不耻的是,在宣传中冯小刚的言论成为一种“道德要挟”,诸如将不感动落泪者比之于到幼*儿童的人之类的言辞,暗示大众不看者就有沦为禽兽的可能性。于是,有良心之人都应该或必须参与这场多方合力制造的催泪仪式。
纵观影史上众多触及人类历史灾难的优秀之作,比如阿伦·雷乃的纪录短片《夜与雾》,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波兰斯基的《钢琴家》等等,无论手法如何,都秉承着谨慎的严肃性,这不仅仅是诚意,更是对于人性的基本尊重。而对于《唐山大地震》这样一部特殊模式下诞生的影片,也许它的票房真的会突破5亿,但是就如中国的GDP一样,除了数字,它还能说明什么呢?
发表于《羊城晚报》
见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