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05:55
广开土王碑中出现了高句丽前三王的王号,分别为“邹牟王”、“儒留王”和“大朱留王”,显然,所谓“大”者,乃与广开土王之伯父“小朱留王”,亦即“小兽林王”之“小”向区别和对应,所以正确的解读就是“朱留王”。有学者认为,“朱留”即为“朱蒙”,而儒留亦为朱留的同音异书。[13]显然,这种解读完全将前三王王号混淆在了一起,作为高句丽人自己树立的记功碑,不可能对自己的祖先有如此混沌的表述,其三王之“邹牟”、“儒留”和“朱留”当为不同意思的三个王号是没有问题的,不然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碑文之中。那么,对应来看,抛去大小的区分,朱留王字意应该正好分别对应着武神王和兽林王。从《三国史记》将“邹牟王”、“儒留王”和“朱留王”前三王分别溢美称为“东明圣王”、“琉璃明王”和“大武神王”来看,邹牟对应为东明,儒留对应琉璃,朱留对应则为“武”。所谓圣王、明王、神王皆为后来的修饰词,其与冉牟墓志中又称好太王为“圣王”、“圣太王”如出一辙,实质上都是对王的一种尊称,没有特别的意义,在高句丽语中亦无实际上的差别。从大武神王和小兽林王分别葬于大兽林原和小兽林村可知,朱留所对应的就是武和兽林,兽林实际上应简化为“兽”,所谓“兽林”中的“林”乃衍生词。而兽者,从高句丽文献中称光武帝亦为光虎帝、[1]p187称大武神王亦为大虎神王[18]p3可知,其行文中“武”与“虎”通用,一如中原文献中“元”、“玄”避讳通用一样,其本意是相同的。所谓“虎”者,高句丽发源之地便为玄菟郡,玄菟,本意“北方之虎”。虎作为海东地区食物链的最高等级,指代那些贤君雄主便不难理解,其实质是赞颂大武神王和小兽林王俱为高句丽史上雄才大略之君王。 那么,可见两者王号有着如下的对应关系: 大 武 神王 大 朱留 王 小 兽林 王 小 朱留 王 《三国史记·地理志》中载,新罗“遇王县”本为原高句丽县“皆伯县”,而又载“王逢县,一云皆伯,汉氏美女迎安臧王之地,故名王迎”。日本学者板桥义三据此认定“王逢”当为对应“皆伯”的汉译,“王”对应的是“皆,“逢”对应的是“伯”。[14]罗新先生以此认为,“皆”便是高句丽语“王”的读音,进一步提出,“皆”与“解”同,非指高句丽初期王姓,而是官号“加”(即“兄”系官爵)的异写,高句丽早期的“解”(皆)实际是“加”,后来称王后,将“加”爵转递授予了*。[15]显然,这是一种非常生硬的的语音对应,以“王逢”来对应“皆伯”完全是用汉语意境下的臆想,更无法解释“遇王县”与“皆伯县”的对应,因为再从“遇王”来对应“皆伯”的话,王字对应的就不是皆,而是伯了。况且,“加”的官号夫余早已有之,而夫余王姓解同时存在,因此便推翻了“解”初为国王官号,后以王称之而将“解”(加、兄)之官号降而为大臣官爵的可能。此种以汉字音译而来的民族语言地名,绝不能再以汉字对应而加以解读,如满语“窝集”为“森林”,“毕拉”为“河流”,无论如何不可以窝对释森、集对释林、毕对释河、拉对释流,否则将谬之千里。且,从大武神王所记为“一云大解朱留王”,小兽林王所记为“一云大小解朱留王”,可以分析,若将“解”理解为高句丽早期王称的官号,那么便成了大王朱留王、小王朱留王,显然这从语言表达方式上是说不通的,“解”只有从姓氏的角度出发,才能诠释这样的记载。此外,关于“解”的发音,究竟是“jiě”还是“xiè”?通过《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中烽上王条的记载便可发现,当读“xiè”(谢)音,而不是“jiě”(皆)音。烽上王元年条载:其“讳相夫,或云歃矢娄”,[1]p213从其名字首字可知,无论是“相”还是“歃”,其发音都近似“谢”音,而非“皆”音。可见,直至小兽林王时期,其王室仍沿袭着以“解”为王姓,而非许多学者认为的那样,在高句丽太祖大王时期便存在一个由“解”姓转变为“高”姓的过程,[16]从中国正史可知,中原最早以“高”姓称谓高句丽王的是《宋书》中之长寿王“高琏”。[17]如此,也印证了高句丽并非建国伊始便“以高为氏,”[1]p175至于所谓“国史高丽本记云:‘始祖东明圣王帝姓高氏*”[18]p37之载,皆为高句丽全盛时期,为前人修史之需要,或为高句丽亡国后,后人撰写附会之作,不足为征。 因此,从小兽林王的王号我们可以看出高句丽的王姓及王号特征,了解到高句丽中期发展的社会情况,尤其是王室*日趋成熟的脉络。 综上所述,小兽林王因其在位期间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韬光养晦的发展国力,在高句丽史上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贤能之主。因为他所引进和实施的包括宗教、教育、*律令等一系列措施,加速了高句丽的封建化进程,强化了王室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整个高句丽、乃至海东地区的文化发展和进步,所以能与开国前三王之一的大武神王并称为高句丽史上的“大、小朱留王”。正是基于其卓越的施政方针,才使得高句丽在海东地区优势的明显提高,其采取的相关*长期影响着高句丽*的发展走向,为高句丽各项制度的完善开创了先河,更为后来广开土王时期高句丽全盛局面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