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课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3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1:07
1、有效课堂是指尽可能多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内容。因此有效课堂应该包括如下含义: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优化,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组合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
2、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掌握规定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
3、有效课堂要具有以下特征:(1)教学任务的适切性;(2)教学模式的科学性;(3)教学组织的有序性;(4)教学过程的主体性;(5)教学结果的有效性;(6)教学氛围的民主、合作、宽松、和谐、进取。
4、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在平时施教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最佳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灵活选择。有时可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几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达到扬长避短之功效。同时要方法灵活,不能生硬呆板,要注意语言风趣幽默这样也可以提高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这样就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做到低耗高效。
5、在教学中要充分营造有效课堂,作为教师不但“乐”教还要会“善”教,用老师的情感去感染孩子,这样学生也会“乐”学,真正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1:07
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先搞清楚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也就是现在说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掌握知识是获得能力和形成情感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桥梁;能力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学习知识的结果。只有这三个层次的目标都达到了,才算是有效的教学。其中知识目标应该包含着是否理解、掌握了所学知识;能力的提高,应该包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同时包括学习的能力、思维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途径、灵活处理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不断创新与终身发展的能力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在获得上述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情感上的体验、共鸣,形成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世界客观辩证的看法、人生价值取向,决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思想。
一、教学活动过程围绕“诱”、“思”,举纲张目
高中数学内容多,一节课往往要讲若干个知识点,如果主次关系、轻重方面处理得不好,甚至胡子眉毛一起抓,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教学的整体方向。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
二、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定位上趋于全面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在目标任务分层化上,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思维训练、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
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多样化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五、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要做到“趣”、"悬"、 "巧"、"精"。
教学问题设计要"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教学问题设计要"悬"。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问题设计要"精"。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1:08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