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知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8:5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18
①物质的可知性定义:肯定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的观点被称为可知论。
②物质的可知性内容: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样一种认识论观点。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不但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但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这只是揭示了认识发展的一种趋势,或者说是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从认识发展的趋势来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没有一个极限,或者说没有不可认识的界线。显然,这是就人类整体的认识发展趋势而言的。在具体的历史阶段或具体的时间点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有限的,甚至是极其有限的。处于任何具体历史阶段的人,必然还有许多问题是认识不了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可知只是表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不可知反倒是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直接现实状态。尽管每一时代都有许多未知领域被攻克,许多谜底被解开,然而,无论是对于具体个体还是具体时代的群体来说,已知的领域总是小于未知的领域,这就是已知与未知的辩证关系。
③物质的可知性影响:
物质的可知性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趋势,对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发挥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使人们对认识和把握未来充满信心。古往今来,人们在这一信念的驱使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揭开了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不断改变着现实世界,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可知论的功绩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去深层地思考它的深刻内涵。人们往往只停留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个层面上,缺乏深层的追问。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夸大对世界认识的真理性,在实践中犯主观主义的毛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18
物质的可知性简单地说,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样一种认识论观点。可知论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趋势,对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发挥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使人们对认识和把握未来充满信心。古往今来,人们在这一信念的驱使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揭开了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不断改变着现实世界,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可知论的功绩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去深层地思考它的深刻内涵。人们往往只停留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个层面上,缺乏深层的追问。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夸大对世界认识的真理性,在实践中犯主观主义的毛病。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不但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但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这只是揭示了认识发展的一种趋势,或者说是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从认识发展的趋势来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没有一个极限,或者说没有不可认识的界线。显然,这是就人类整体的认识发展趋势而言的。在具体的历史阶段或具体的时间点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有限的,甚至是极其有限的。处于任何具体历史阶段的人,必然还有许多问题是认识不了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可知只是表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不可知反倒是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直接现实状态。尽管每一时代都有许多未知领域被攻克,许多谜底被解开,然而,无论是对于具体个体还是具体时代的群体来说,已知的领域总是小于未知的领域,这就是已知与未知的辩证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19
简单的说就是作为世界本质的物质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即使现在为被认识,将来总会被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没有不能被认识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19
其他人的回答都太形象太具体,但是有时候如果回答过于形象和具体就失去了某些本质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抽象的概念来描述世界的可知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20
世界可知性问题阐释的历史演进
编辑:studa9ngns 作者:佚名 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日期:2006-1-11
摘 要:世界可知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始终是哲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阐释。这种阐释大致有本体论,语言论和实践论三个阶段,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才提供了理解世界可知性问题的科学视域。
关键词:世界;可知性;阐释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世界是可知的,抑或不可知?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这种种解释推动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但很难令人信服地说已有一个相对合理完满的答案。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阐释历史过程的演进的分析,揭示这一问题的内涵及解决之道。
一 本体论阐释
近代哲学以前,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阐释,是构建在独立于人之外的世界本体的预设基础之上的.人们追问的问题是:世界是否可知?如果可知,其理据何在?世界是否彻底可知?如果不是彻底可知,其界限何在?古希腊人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巴门尼德认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1],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坚信人类的心灵、灵魂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得到真正的知识.但怀疑论者指出,人类的理解力只能把握现象中已有的东西,一切理性的东西都离不开感觉经验.人是依赖感觉去把握存在的,而感觉的主观性、不确定性说明思维并不能绝对地反映存在。因此高尔吉亚认为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尽管人心可以设想关于实在的观念,但这种观念毕竟不等同于实在本身。形而上学借经验类比推测超验的实在,从思想观念推证存在本质,根源在于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事实上,对确证性的渴望只能以或然性的假设而告终。
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都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为认识可靠性的基础是理性还是经验而争论不休。休谟认为,“我们凭什么论证能够证明人心中的知觉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引起的呢?”[2]事实上,人的认识只能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它不能超出经验。但经验的证据有两重性:一方面,作为知识来源的原始经验是可靠的,只真不假;另一方面,由原始经验出发做出的经验推理是可错的,它只能提供或然性的知识,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说,原始经验的可靠性决定了它可以作为一切科学认识唯一牢固的基础,经验推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经验体系范围是有限的,它不能达到终极的原则。
休谟认为,在经验范围之内的事情是可知的,超出经验的事情是不可知的。只有将认识*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反对一切独断的迷信。休谟划分可知与不可知界限的做法给康德以深刻启示。在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上,关键问题不在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在何基础上同一的问题,而是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界限问题,或者说“我们能认识什么”的问题。在康德看来,理性以其先天知识形式在综合统一后天感觉材料中创造自己的认识对象———自然界,从而获得知识的有效性;但理性为自然所立的法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作为现象基础的物自体,因而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存在而不可知。这一思想遭到黑格尔的严厉抨击。黑格尔认为,给认识的有效性划定一个范围,认为认识只能把握有限相对的事物,至于绝对无限的东西则被否认或推到不可知的领域,实际上就否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康德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现象与本质、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实在和概念的有机的辩证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存在即思维,没有思维以外的客观存在,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是思维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绝对的,僵死的,而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是由自在到自为,由有限到无限,由相对到绝对,由直观的多样性到多样性的统一,由表面的现象到深刻的本质的过程。作为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由感性直观到思维概念的发展,是一个越来越深入地把握对象真理性的过程。
黑格尔试图通过揭示思维和存在的辩证性质克服认识的界限问题,从而最终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或者说认识的可知性问题,但由于其客观唯心主义基础,这种分析仍不尽合理。黑格尔预设绝对精神,把认识看作是对绝对知识愈来愈全面的把握,依然是构建在主客二分,绝对本质的先验预设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现代科学如量子力学等科学的最新发展都证明,“绝对精神”,事物的绝对全面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假定客观世界独立于观察者,并且不受主体对它的认识所影响,即有一个自在自为的客观世界和独立于认识对象之外的“超然观察者”,这是不成立的,世界可知性问题要求新的阐释。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paper.stu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