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完成任务,如何解决问题,结合案例阐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8: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2 12:52
问候朋友。
教育科研的案例研究,作为一个教育科研术语对于我们中小学的老师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深奥,其实这样的问题跟我们的实际工作贴得还是比较紧的。譬如,在工作经常探讨一些问题就是研究,而且我们做的很多平时的总结和探讨,也包含有案例研究的基本元素。下面就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案例研究,谈谈自己的想法或体会。
一、重新认识案例研究,树立案例研究意识
案例研究其实是两大类的研究,一是问题研究,跳出学科的支离,我们知道要想解决问题,要想有所突破,我们首先应该从问题开始,而这个问题的研究最好是整体,而不是支离的。二是实验研究,进行一些实验的探索,有了这样的实验,这个实验做得对不对,是不是切重了问题的要害,这要有实证来证明。
案例研究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比如我从中学习怎么教好一个学科,怎么管理班级;又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案例研究来找到工作当所遇问题症结所在及解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很多方面能够梳理我们的思想。其优势在于它跟实践、跟经验、跟我们平时的工作结合得是非常紧紧密的。我们很多老师可能都会在自己的探索当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进行相关问题的案例研究。
二、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开展研究
1、立足教学实际确定研究的问题。在设计案例研究的时候首先要确定问题,把握研究问题的指向,为了这样的指向我们可能会把这个问题聚焦到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上。比如我做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2、选择案例研究的类型。案例的选择其实和研究的基本方向与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选择正确了,就有利于展开、推进,选择不正确可能研究就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案例的研究分类如成熟理论关键性的案例,思想走在前面了,我们没有典型案例接上,用一些典型案例支撑来丰富这种理论;要通过极端和特殊的案例来冲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架,比如现在的“高考不改,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改;接路式的案例,做一些深层分析。其实我们老师可能每天都能够接触和发现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可能有些是我们可以计时就可以进行研究的,如果我们的计划相对的精专一点,或者不拖得很长,或者和以前的相关的积累能够结合起来。
3、尽量保证案例研究的客观性。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一种主张或者问题的理论的背景,但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一些案例思想可能发生转变,可能在接受他人思想的基础上,对研究有不同于以往的一些解释,所以有人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很客观的研究但是里面必定适合每一个研究者的思想的背景,它的原则主张是分不开的。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尽量把先入为本的自我的见解抛开,如果不抛开,带着比较浓重的主张来进入研究,势必会影响它的客观性,影响它假设的合理性。
4、要善于检验和反思自己的一些成见。在研究之前,我们每个研究者难免会或多或少的带有自己的成见,如果在做案例研究的时候自己的主见过于强,可能看到的东西就会有选择性,看到和自己观念不符的现实情况就会排斥,和自己的观念相符的情况就会放大,从而就影响了后面的研究。
5、有指向的选择案例的设计的单位。案例研究的设计的单位,比如说是个人还是事件、班级、学科、学校还是一个地区,这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作为一个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每年承担的是两个年级段的教学任务,实行循环制教学。那么,我在案例研究中,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自己的经历、实力和能力,设计的单位主要是个人、事件、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校或本地区。
6、增强案例研究的逻辑性、科学规范性。任何研究都离不开数据的统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在有了数据、信息、有了一些思路以后就把研究的本身的逻辑串联起来,把设定的一些假设建立起来,并通过继续研究以实验来让这个假设得到证实。
7、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每一个案例都要以数据做支撑的,这种数据不光是数字方面的数据,还有很多文字方面的,甚至是语言方面的,甚至是我们比较直观,但是没有明确记录的;访谈,包括可以单个的或者是群体的,甚至还可以通过问卷,对这些访谈的结果进行恰当的处理;资料整理,包括怎么样做饼图、怎么分类、怎么列表的一些具体的技术,并对这些资料做一些梳理和归类,为后面的分析做一些基础。
8、分析论证,自圆其说。确定解释研究发现的准则,对于自己最后的分析的结果要能够解释,自圆其说。依赖一些理论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是跟研究目的相关的,甚至跟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关的,把它对应的关系找出来,逻辑关系梳理清楚,做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梳理完了以后就可以进入到撰写报告。